东曹村一年一度的豆腐节终于在蝉鸣中迎来,下午五点钟天气稍稍有些凉爽的时候,豆腐宴正式开始。
长长的通道两旁挂满了红灯笼,每家每户都开着大门灯,将一条街道照射地亮如白昼。豆腐西施家就在街道正中间,豆腐宴开始后,就从她家厨房里端出一盘盘的豆腐佳肴,煎炒烹炸,全都是以豆腐为原料制作出来的豆腐美味。
东曹村的豆腐宴几十年都是差不多的菜式,换来换去还不是那几道豆腐菜,吃来吃去都没有什么新意了。
每年的豆腐节东曹村都过的相当隆重,每家每户都要付出食材跟金钱,他们也将豆腐节视作春节意外最隆重的节日。可是这么多年,就像越来越没有年味一样,豆腐节也缺少了一点味道,年轻一辈都外出了不在村里,豆腐宴都只摆那么几桌,一点人气都没有了。
大多数东曹村的村民在今天出门前,或多或少都吃了垫肚子,生怕这几样豆腐菜吃腻了饿肚子……可是今天的这个豆腐丸好像完全超乎了众人的预料,首先上的是炸的热气腾腾的油炸豆腐丸子,然后再是口水豆腐、蚝油豆腐,有人动了第一筷子后,就停不下来了。
一开始桌上还有人在闲聊着家长里短,可是一会儿桌上鸦雀无声,只听得到筷子、汤匙跟碗碟相击的清脆声响。手跟嘴都停不下来了,再也没有有那个闲工夫去聊天了。吃了几盘菜就有些后悔……后悔今天出门吃饱了肚子,不能将豆腐宴上所有的豆腐菜肴都吃上一遍。
一想到这可怕的下场,每个参加豆腐宴的人都恨不得留下惨痛的眼泪,动筷子的速度又加快了一些。
村长杨世楷双手背在身后,从头走到尾,看到众人一副恨不得哄抢起来的模样,越发得意起来,笑地连脸上的皱纹都皱在了一起……村长看人家吃的那么香,觉得自己的肚子也有些饿了,他想是应该回自己的座位吃饭了。
村长迎面撞上了扛着摄像机的沈岳,见他一副“欲求不满”,脸都黑了的表情,有些不敢凑上去,但还是硬着头皮打了一个招呼,“沈导,往哪里走啊?”
从前的沈岳完全没有一个作为美食节目导演的自觉,自认为自己矜持冷静有毅力,不为镜头里的美食所动……结果,现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今天的豆腐宴他忙前忙后,天上的飞行器拍摄都出动了,力求还原出最真实最完美的豆腐节。他原以为忙碌会冲淡自己的食欲……现在才发现错的离谱——离谱!
这世界上做痛苦的事情要属什么,对现在的沈岳来说,就是看着美味吃不到!闻着香味吃不到!只能忍着饥肠辘辘,扛着摄像机拍来拍去!
沈岳觉得前路一片灰暗,恹恹地回答道,“还有几个画面要补拍一下……村长,你赶快撑开肚皮吃吧,小珺跟我们过两天就要离开了。”
沈岳这么一说才提醒了村长,村长都没来得及跟沈岳大声招呼,撒开蹄子就往自己的那一桌敢去。
望着村长远去的背影,沈岳默默地咽下了口水,苦着脸又去忙前忙后了。
这次豆腐丸是完全对外公开的,第一次吃到豆腐全宴的游客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豆腐,简直惊为天人,不敢置信。
这次在豆腐宴上除了《舌尖华夏》这个节目组,其实还有来了一家媒体,是东曹村上面一级的东乡区的《环河报》。
这家《环河报》已经连续报道了东曹村的豆腐节十年了,第一年还引起了市里、省里的关注,后来对东曹村的豆腐节报道越来越少,版面越来越小。
这次被《环河报》主编派来的的两个记者已经连续三年被派来报道豆腐节了,一个叫黄明,另一个叫卞小军。第一年来吃豆腐宴两人都特别新奇,第二年有些平淡无奇,今年第三年简直一点点的惊喜都没有了。
黄明跟卞小军找了桌供游客吃饭的桌子,他们估摸着这期留给豆腐宴的报道应该只留下一小块,照片都放不下了,索性连带来的单反照相机都没有打开。两人打算草草动上及筷子,写个几百字的报道就好了。
结果黄明跟卞小军一坐下凳子,才发现不对劲。
他们这桌几个人一看就是游客,桌上还放着墨镜跟照相机,看起来家庭条件都挺好,但是这三男两女的的吃相就像是刚从牢里被放出来的一样,风卷残云来形容也不为过,但桌上却没有一点点的汤汁跟菜屑掉落。
卞小军小声地嘀咕了一声,“有这么好吃吗?”
游客中一个烫着大波浪的女孩子抬起头,惊讶地看了他们两人一眼,似乎不可思议道,“好吃啊!你们吃过顶香楼的饭菜吗?我从没想过大锅菜还能烧的这么有水准,比顶香楼的味道还要好……你们不吃正好,给我们吃啊!”
说话间,一盘蒜蓉剁椒豆腐被端上了桌子,卞小军听了那女孩子的话,下意识地将护住这碗豆腐。
那个小姑娘刚刚伸出来的筷子一顿,恶狠狠地瞪了卞小军好几眼,拉下脸皮道,“干什么,你们想吃独食?刚才还说不吃,现在干么护食这么起劲。”
卞小军也不能理解自己的动作,讪讪地放开了手,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道,“我没吃独食的意思,好吃的东西大家一起吃。”
黄明已经伸出筷子了,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豆腐,送入嘴里。
这道蒸豆腐少油无烟,正适合夏天食用。剁椒入口的鲜辣口感一下子将味觉神经调动起来,整个人都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