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医匡九合>第十四章 恩公

张力问道:“你是辽东过来的?”

高元良看了一眼四周,点头道:“我们还是回屋说话。”

其实从回春堂第一次听见高元良开口说话,张力就知道他是辽东人了,因为高元良的官话中,隐隐带着一丝辽东腔!

张力点点头,跟他又重新进了屋子。

原本张力是存着后世人的心思:比如得了绝症的人,医生都是避开病人,告诉家属实情。免得病人精神压力太大,直接垮掉了。

现在高元良这么一说,张力也只好跟他进屋。

张力看着康兴安一脸的不解之色,正要说话,却见高元良将门插上之后,抢先开口道:“我虽然只有二十岁出头,却是辽东广宁右屯卫李副将的家丁教头。后来母亲病势加重,便带着母亲四处求医。”

张力一愣,想不到这高元良竟然是副将的家丁教头!

张力知道,这明代军队中的家丁可与那些地主老财府上的家丁不同!

明末武将克扣粮饷成风,兵士们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可是仗总是要打的。

于是将领们便高薪养了一帮武力强横之人,平时都是勤练武艺,等到了战场之上,这帮人就是绝对的主力。

这些人,就叫做家丁。

这高元良,竟然是堂堂一名副将的家丁教头!

康兴安道:“高兄弟,刚才在那回春堂中,那几名药铺小二对你很不恭敬,你为何不……”

张力打断他道:“恐怕高兄弟有不得已的苦衷。”

高元良叹了口气,看了眼熟睡中的母亲,缓缓道:“小郎中说得没错,俺有苦衷,轻易不敢出手。”

“哦?”

“俺是逃出来的!”

张力吃了一惊,道:“你母亲得了重病,你跟李副将说明情况就是了,为什么要逃?”

高元良摇了摇头:“李副将不许我走。最近两年建奴频繁攻打广宁,作为军中武艺最高的人,我又怎么走得了?”

张力默然良久,道:“先不说这些。”看了一眼高母,见高母已经睡熟,张力道:“我与你说说你母亲的病吧。”

高元良和康兴安都走近了两步,想听张力细细分说。

张力想了想如何措辞,才缓缓道:“你母亲这病,确实无药可救,是肝脏已经病入膏肓了,没有什么办法医治。”

其实张力知道,高母所患的病,正是后世所说的肝硬化,也就是肝癌。刚才按压高母肝脏位置,明显摸到很大的硬块,说明已经是肝癌晚期了,根本无药可救。

高元良其实也有些心理准备:从辽东刚逃到天津卫的时候还抱着一丝希望,后来郎中们个个都说无可救药,便绝了心思。只是现在看着母亲每日受尽煎熬,不得不四处找郎中医治,只求母亲少受些病痛折磨罢了。

高元良黯然道:“唉,我心里也有准备。小郎中,真的毫无办法了吗?你再想想,找个法子,哪怕让母亲不那么疼痛,也是好的呀!”

张力明白高元良的想法,琢磨了一下,点头道:“我比较擅长针灸,以后我便每日给你母亲施针止痛,直到老人家仙去……”

高元良深深地一拜,哽咽道:“有劳小恩公了,不知小恩公高姓大名?”

见高元良称呼自己为恩公,张力心里有些黯然神伤:这人对母亲非常孝顺,是条好汉子!

张力急忙侧过身去,不受高元良这一礼:“我叫张力,以后你叫我力哥儿就是了。”

百善孝为先,张力很欣赏孝顺的人,因此也就对高元良高看了一眼。再加上高元良武功高强,如果收服了他,以后对自己也许会有极大的好处。

张力沉吟片刻,对高元良道:“我本来就和安子打算在这蓬莱县城中租一套院子,现在既然也需要每日给老太太施针止痛,那干脆……”

见康兴安听得认真,张力笑道:“你去租一套院子来,就此前你说的两进的吧。老太太需要清静,就住内宅。”

康兴安一听很是高兴,连忙道:“我现在就去找街坊里正,听说现在出租的宅子挺多的,我好好选选!”

张力点点头,康兴安快步离去。

张力回过头来,发现高元良眼眶有些红了,眼眶中泪水直打转儿,于是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你就留在这里安心照看老太太吧。”

高元良重重地点了下头,张力又叮嘱几句,这才离开了客栈。

张力既然有心带上高元良母子,那么刘府就不方便住了。毕竟高元良是个逃军,住在刘府很不方便,没准还容易碰个熟面孔什么的,那就麻烦了。

张力来到刘府,刘氏父子一听张力要走,挽留了几句,见张力去意已定,也只好随他。张力说每过几日,都会来给小刘宣复诊,刘氏父子这才放心。

回到贵安客栈,张力找店小二订下了高元良母子隔壁的那间房。

原本如果按照明初的规矩,住店是必须要有“路引”的。

明朝年间有这样一项规定:凡人员远离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当地政府部门发给一种类似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叫“路引”,若无“路引”或与之不符者,是要依律治罪的。“路引”实际上就是离乡的证明。

张力多嘴问了店小二两句以后才知道,在蓬莱县,这“路引”从天启朝开始就几乎名存实亡,没有人管。客栈一般嫌麻烦,定期给衙门上交些银钱,衙门也乐得清闲。

明末资本主义萌芽,商人势力庞大,这出门经


状态提示:第十四章 恩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