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的了解了如今天下的情况后,刘政却是话锋一转,突然问道:“鹏飞,听说令祖是颍川元礼公?”
李鹏飞一愣,不明白为什么刘政突然问起这个事情来。不过他还是说道:“正是。大人也知道先祖父?”
刘政点点头,说道:“元礼公乃天下闻名的国士,我岂能不知?况且,昔年元礼公任渔阳太守时,对家父多有关照提携,家父至今仍念念不忘。”
听刘政这么一说,李鹏飞才想起,他那个便宜祖父,与幽州还真的是有很大的关系。他曾经当过渔阳太守,虽然任期不长,仅仅三四年时间,但是却留下了很重的一笔,甚至在周边几个郡都很有影响。可以说,李鹏飞的商会在这两三年时间里,能够发展的这么顺利,与他这位已经过世了十多年的祖父有着很大的关系,很多人都是看在李膺的面子上,第一次跟他的商会做生意,然后才被李家的商品所折服。
不但如此,李膺后来还第二次来幽州任职。这一次是出任护乌桓校尉一职。
当时鲜卑多次侵犯边境,李膺常常顶着箭石,每次都将其打败,使得敌人非常畏惧。
谈到李膺当年在幽州任职期间的事情,大家都来了兴趣。当然,对这其中的细节,李鹏飞所知有限。在他的记忆中,他父亲李瑾很少跟他提起这些东西,或许这与当时李家的处境有关,毕竟李家是被流放来到这北地边郡的,一切繁华都已经是过眼云烟。而李膺本人过世的很早,当时李鹏飞才五岁,根本不懂事。倒是刘政和公孙瓒二人,对李膺的事情耳熟能详。
而李鹏飞也想对自己那个未曾见过面的祖父多一些了解,也是非常真诚的向二人请教。所以大家聊的很热烈,刘政和公孙瓒也告诉了他很多逸闻典故。
尤其是公孙瓒,对李膺任职护乌桓校尉的事情更是评价很高。
对此,李鹏飞有些疑惑。按照年龄算,李膺任护乌桓校尉的时候,公孙瓒都不一定出生了,他怎么知道当时的情况?
在公孙瓒讲了一个故事之后,李鹏飞才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公孙瓒的父母的命都是李膺救出来的。
在李膺任护乌桓校尉期间,鲜卑经常进攻幽州边境,而乌桓本身也是不安分,经常叛乱。
大概在150年左右的时候,有一次乌桓和鲜卑联合进犯辽西郡西部地区,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当时公孙瓒的父亲刚刚成年,正是年少轻狂的时候。他带着公孙瓒的母亲,还有几个仆人一起出游,正好遇到鲜卑和乌桓的乱兵,差点丧命。正好被闻听鲜卑和乌桓联合进犯的消息率军赶来的李膺所救。
从那以后,公孙瓒的父亲就把李膺视作偶像,对他的事迹非常感兴趣。公孙瓒从小耳濡目染,自然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李膺对鲜卑和乌桓的强硬态度,公孙瓒非常的赞同。
李鹏飞有些无语,怪不得后来公孙瓒对乌桓和鲜卑等少数民族的态度那么强硬呢,原来还有这么一层关系在里面。而他那便宜祖父,可以说是直接原因。
而从公孙瓒的话里面,李鹏飞也了解了一些其它内容。传闻公孙瓒出身贵族之家,但是其母地位卑贱,看来果然如此,他的母亲应该原本是其父的婢女。
因为李膺的关系,再加上今天又见到了李鹏飞本人的本事,公孙瓒对李鹏飞这个故人之后的态度都改变了很多,非常的友善。
率领三千人马就去冲击八万黄巾军的大营,这可不是一般的人敢做的。更别说还能够一击破阵,经灭八万黄巾,这更是如同神迹一般了。
而刘政也差不多,公孙瓒是他女婿,而且这个女婿很有本事。再加上他本人也对李膺颇为敬重,爱屋及乌之下,对李鹏飞也是很看好。
当然,更直接的原因还是今天李鹏飞还率领大军解了土垠城的围困,免除了他的性命之忧。黄巾军从冀州北上开始,一路攻城破池,对朝廷的官员的处理也非常粗暴,抓到就是砍头。土垠城被围,刘政表面上看上去很镇定,但要说心里面不害怕,那就真的是骗人了。
如今,李鹏飞率领大军前来,八万黄巾大军旦夕之间覆灭,不但解土垠城数万军民于倒悬,对他更兼有救命大恩。再加上如今乱世的局面已经显现,刘政是一个有远见的官员,非常看好李鹏飞的前途,所以在面对李鹏飞的时候,一点儿都不端长辈的架子。
酒足饭饱之后,刘政又留李鹏飞商讨继续攻打黄巾军的事情。
按照刘政的意思,是希望能够马上出兵,攻打蓟城的张宝,可是被李鹏飞拒绝了。道理非常简单,张宝坐拥二十万大军,又有险峻的蓟城,李鹏飞主动去攻城,那简直就是以卵击石。
虽然看不上黄巾军的战斗力,但是李鹏飞并没有因此而盲目失去理智。所谓蚂蚁多了也能咬死大象,张宝手下二十万大军,再加上随时可能回援的高升严正部十万人,足足是李鹏飞兵力的六十倍,他主动去进攻完全是找死的行为。
再说了,骑兵本来就不是为了攻城战为生的,只有在辽阔的原野上,才是骑兵驰骋纵横的地方。而下了马的骑兵,却是连步兵都不如。
以己之短击彼之长,那是傻子的做法。李鹏飞虽然不认为自己有多聪明,但也不是傻子。
事实上,到了这将进五月的时节,该急的人是张宝了。
在得到了朝廷的大力支援,以及各地豪强士族纷纷出兵之后,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