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搂着孩子睡下,心里却很不踏实。因为孩子睡着了,一直没有喂药。欣欣心里装着这个事情,就一直没有睡实。半夜里,孩子又拉了,而且哭闹起来,欣欣忙叫醒外面的沐楠给孩子喂药擦洗。
公公婆婆也都起来了,一家人围着孩子团团转。孩子还迷糊着,不肯就着奶瓶吃药,婆婆便用个调羹给孩子把药灌了下去。喂第一勺的时候还好,孩子没有反应过来,一口就咽下去了,到第二勺的时候,小家伙明白了一些,一下子都给呛了出来,吐得满脸满身都是,欣欣在一边看得又着急又心疼,直掉眼泪。沐楠只得把欣欣推出房间,让婆婆继续给孩子灌药。
好不容易把药喂完了,欣欣忙进去给孩子擦洗干净了,哄着孩子睡下。一家人这才又都回去睡觉。
第二天早上起来,欣欣还好,沐楠一开口则带了明显的鼻音。欣欣知道肯定是昨晚上把他冻到了,忙叫他去吃药,沐楠却完全不放在心上,吃了早饭就赶着上班去了。
欣欣本来就犯了胃病,加上孩子拉稀,她只得硬着头皮又跟领导请了假在家陪孩子。
中午沐楠回来的时候,明显就不如早上精神了,欣欣让他吃药,他也不再反对,找了几个感冒药吞了下去。给孩子的药还是婆婆灌的,小家伙反抗得很厉害,欣欣心疼得不行,又被清除出场了。到了晚上,孩子基本止住泻了,拉稀的次数明显减少了。欣欣就再不肯给孩子灌药。沐楠不同意,他认为应该再巩固两天。小两口争执起来,老两口听见了,都众口一词的过来帮着沐楠。欣欣是少数派,很快就被沐楠一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剥夺了发言权,再次眼睁睁看着婆婆给孩子灌了一次药。
晚上,孩子睡得很安静,欣欣也终于安下心来。沐楠却发起烧来。他见一家人好不容易都睡个安稳觉,就谁都没叫,自己起来吃了片退烧药,可身上还是火烧火燎的。他便硬挺着熬到了早上。
早上一起床。欣欣就发现沐楠不对头了。婆婆见了沐楠满头虚汗的样子也着了慌。不让沐楠再去上班,把他赶去了社区医院。沐楠在那里输了半天的吊瓶,而且被告知明后两天也都要过来继续输液。沐楠有心继续去上班,却被家里人一致否决了,只得和单位请了假在家休息。
这连续的意外情况让欣欣的心情一下子低落了很多。但她安慰自己,马上就到农历二月二了,无论如何要高兴一点,节总是要过的嘛!
按照当地的习俗,二月二龙抬头是继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的又一个大日子。这天会有热闹的庙会,庙会上不仅会有各式传统手艺和传统小吃,还会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走旱船等传统庆祝节目,其热闹程度一点不亚于春节。
欣欣毕竟是年轻人,容易受外部氛围的影响,节日前夕的热闹气氛很是激发了她快乐的天性。她甚至打算和婆婆尽释前嫌,一家人高高兴兴合合乐乐的欢度一个二月二。但让欣欣没有料到的是,这个二月二,却成了她有生以来经历的最难过的一个节日。
她被婆婆重重的打击了。
第一个打击是二月二的头夜饭。按照习俗,二月初一晚上的这顿饭,要比照年夜饭的标准来准备,因为这代表着新一年里一家人是否能以“龙抬头”的良好气势开局,所以应当是堪比年夜饭的一顿盛宴。欣欣并不相信这些老人们的说法,但对于好好吃个头夜饭,她还是很在意的。所以她特意把这边的风俗习惯给婆婆讲了讲。当时欣欣还想,自己这么一说,这顿饭少说婆婆要给弄四个菜吧。在娘家的时候,就是平时欣欣每顿饭的菜也都在三、四个的。今年春节。他们是和欣欣妈妈一起过的,老太太准备了十个菜的年夜饭。可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婆婆给她准备的这顿二月二的头夜饭居然只有一个菜!
“是炸鸡!”沐楠安慰她说,“这是我们老家最好的菜了。我们小时候有这个能兴奋好几天。”欣欣没搭腔,沐楠还在发烧,她不想和他吵架。她清楚的记得。那年和他回老家过年,婆婆准备的年夜饭明明是做满一桌子菜的。公公倒是买了一条鱼,因为欣欣妈妈专门打电话说这边的规矩:这顿饭要有一条鱼,头夜饭的时候不能全吃完,留一点到二月二当天,取“鱼跃龙门”的好意头。可是婆婆不会做鱼。于是婆婆问欣欣带鱼行不行,那个炸一炸,她还勉强能应付。哪有用带鱼跃龙门的!?欣欣告诉她要鲤鱼,怎么做就不用她操心了。鱼买回来,欣欣开始给妈妈打电话询问做法,欣欣这个娇娇女这回不得不亲自上阵了。这是欣欣第一次做鱼,还算成功,只是开始煎的有一点过了,鱼皮有些焦了。于是,这顿饭饭终于凑齐了两个,好歹也算个“双儿”了。
晚饭桌上,欣欣只吃了几口就放弃了。鱼有焦味儿,炸鸡又太淡了,简直就像没放盐。连沐楠这个平时最口淡的人,都抱怨说没有咸味儿。欣欣草草吃了几口馒头,就算结束了这次“盛宴”。下面就换婆婆了。公公最近很疼婆婆,一直等着她老两口一起吃,沐楠病了,吃的也比较慢。于是变成欣欣回卧室看孩子,婆婆一家三口在吃饭。欣欣一进卧室,饭桌上的气氛马上热络了许多,大家开始谈论老家的各种新年习俗和熟悉的人事,虽然没什么菜,婆婆却觉得满有过节的味道了。
欣欣在卧室里搂着孩子,隔着水晶门帘隐隐瞧见婆婆正挨个给沐楠和公公挑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