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使用了网前打法后,纳尔班迪安丢掉了自己的发球局。
纳尔班迪安觉得有些郁闷,他喝了一口水,迅速的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对策。
“上网打法虽然极具威胁力,但是失误的概率也大了很多,所以我必须要打的更主动一些,压迫性更得更强一些,逼迫张冠出现失误。就像对付卡洛维奇那样!”纳尔班迪安迅速的制定了新的战术策略。
卡洛维奇是atp历史上进入前100的球员中身高最高的一个人,达到了2.08米,他是克罗地亚人,职业生涯排名最高是14位,不过在大满贯的比赛中,他最多只进入过八强,其他绝大多数都是一轮游。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家都在使用底线型打法的今天,卡洛维奇仍然坚持使用网前打法,他可以算是网前打法的继承人。
纳尔班迪安是2000年成为职业网球选手的,而当他有能力登上大赛舞台时,诸如球王桑皮拉斯、伊万尼塞维奇这种顶尖的网前选手都已经退役,所以纳尔班迪安所面对过的最强的网前选手就是卡洛维奇。
同样作为网前选手,卡洛维奇和球王桑普拉斯之间的差距,真的是天差地别,卡洛维奇只是一个大满贯一轮游选手,而桑普拉斯则是手握十四个大满贯的球王,两者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可比性。
张冠作为世界第一飞人,移动能力上本来就要优于桑普拉斯,而且张冠有学习了桑普拉斯的经验书,可以说目前的张冠是一个移动速度稍快一档的桑普拉斯。纳尔班迪安用对付卡洛维奇的经验来对付张冠,结果可想而知。
……
“张冠上网,漂亮的一次网前截击!”
“网前接球,打对角,纳尔班迪安这一球回大了!高压球,漂亮!张冠这一球打得太漂亮了!”
“张冠发……直接上网!界内!球没有出界!刚好是压在线上。裁判的判罚没有问题!”
上网、上网、还是上网,这已经变成了这场比赛的主旋律。
张冠几乎是每球必上网,虽然并不是每一球都能成功,但从整体的成功率来说,还是不错的,这一点也体现在了比分当中,第一盘最终的比分是6-3,纳尔班迪安显然是对张冠的上网打法极其不适应,除了第一局的保发成功之外,另外两局都是依靠着张冠上网击球的失误而赢下了的。
纳尔班迪安坐在场边的椅子上,默默的计算了一下张冠的上网成功率,在张冠的发球局中,他的发球上网几乎少有失败,偶尔的一两次失败也不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而在纳尔班迪安的发球局中,张冠的上网成功率能够达到50左右,如果再算上纳尔班迪安本身的非受迫性失误的几率,张冠完成破发的几率绝对要大过50。
“这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高的上网成功率!这不科学,也不合理。当年的球王桑普拉斯,想来也不过如此了吧!一定是我给予张冠的压迫还不够,所以张冠才能有比较高的上网成功率。他所以我还得继续的向张冠施加压力,球要旋转的更加厉害,这样才能逼迫他出现失误。”纳尔班迪安内心中制定了下一盘比赛的策略。
从理论上说,纳尔班迪安的策略完全是正确的,网前打法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占据了场上的主动权,可以给与敌人致命一击,而网前打法的缺点也很显而易见,那就是失误的几率太高。
在二十年前,也是就是球王桑普拉斯的时代,网前打法非常的流行,那个时代的网前打法不仅仅是发球上网,而是无论什么球都坚决的上网。一发要上网、二发也要上网;草地要上网、硬地要上网、就连不太适合网前打法的红土地也要上网。也正因为这样,球王桑普拉斯的十四个大满贯中唯独没有法网冠军,因为法网是红土地,压根就不适合网前打法。
而如今,网前打法已经逐渐的被淘汰,原因一小部分是因为科技带动网球装备和场地的发展,更主要的却是以费德勒为首的球员开始追求旋转,无论是费德勒的底线进攻打法,还是纳达尔的底线防守打法,清一色的都是高旋转高压迫性的打法,这样使得球员在上网的时候失误几率大大的增加,球员们渐渐的发现了底线对抽的打法更加的稳定,也更加的容易掌握,最终大家的打法都演变成了底线的各种对抽。
高速的旋转球的确非常克制对手上网,就好比张冠上一场对阵格罗斯让那样,“纳达尔转”直接把格罗斯让打蒙了,让格罗斯让的发球上网毫无用处。而在今天的比赛中,纳尔班迪安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
双方的第二盘比赛开始了,纳尔班迪安加强的球的旋转,自己打的也更加的主动,有些时候他甚至放弃了自己所最擅长的双手反拍,而用正拍去回球,目的就是为了让网球获得更加强烈的旋转。
但是纳尔班迪安取得的效果却非常的一般,纳尔班迪安的球风本来就偏稳健,而他最擅长的是击球落点的准确性,无论是正手还是反手,纳尔班迪安都可以说是指哪打哪,这种打法本来就是靠调动对手来回跑动来得分的。至于旋转,显然不是纳尔班迪安所擅长的。
几十分钟后,纳尔班迪安喘着粗气,望着比分牌,6-2的比分要比第一盘更加的糟糕。
“我太小看张冠了,他的网前技术绝对是世界顶级的!每一次网前截击都是打我死角,力道把握的非常准确,落点都是我恰好接不到的位置!还有上网的时机,在我看来根本就是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