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攻约梁山>第227节君臣妙策,下
不需要朝廷刻意费心思暗中隐讳散布流言了,只要天下的僧人全归在沧北,主要归在清州那受煎熬折磨,不用朝廷特意散布暗示,天下有识之人也立即能分析出此次灭佛原来在背后极力主张和推动的正是赵公廉这位光明强悍能臣。

为加强天下人坚信如此,朝廷不需要透露赵公廉正是那个罪魁祸,只需要散布一下沧赵家族和佛门的昔日恩怨就成了。佛门本就对一向不鸟寺庙僧众的沧赵家族无好感,更在上界佛陀暗示指引下反对朕这个道君而倍加痛恨帮朕强盛江山稳固宝座的奇才赵公廉,更想为佛门毁掉这位九世大善人最关键的第十世功德圆满,押去的僧人必会极度仇视赵公廉。

诸般因素一汇聚,结果就是保证能让赵公廉死死背上灭佛恶名,怎么甩也甩不掉......

如此,佛门做恶的坏事也能变成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皇帝的恶毒心思完全透露出来了,赵公廉倒霉倒定了,如今已经挂职枢密使多留在京城享福的大太监童贯眼见张邦昌出了大彩得了圣心,如何肯让张邦昌独自得了意,这时也立马站出来表现一把。

他没有比阴损的张邦昌更好的主意,就从现实军事角度为皇帝分析一把,进一步完善张的主张,也是让皇帝更放心。皇帝放心了,满意了,他童贯的印象分自然就有了,即使没争到第一彩头也不至于落得废物没用让皇帝失望。

“陛下,张大人的建议确是妙策。”

他先捧了张邦昌一把,示好大权在握的张邦昌,也是让皇帝顺心愿意多听听他的话。

“臣是这么认为的。把一众僧犯集中到沧北看押使用,确实是既避免了分散各地为祸,又能达到惩罚役使之利国利民的目的。那里东是大海,没有去路。据说海盗也极厌恶干说不干白耗费钱粮的佛门。想想也是。海盗以到处抢掠为生为荣,如何肯让自己以性命和在极度危险的大海上用万般冒险辛劳搏来的钱粮让这些僧人白吃白消耗了去?僧犯,海盗不要,就算愿意要了也必定是抓了当奴隶,而不是让僧人们能继续建寺庙念经悠然当凡尘神仙。僧犯也必定知道这情况,即便居处靠近大海方便叛逃也不但不敢主动勾结海盗投靠,而且会极力避开。若是海盗上岸抓他们,僧犯们不肯当奴隶折磨致死也必定拼命反抗。若不是如此,此前的叛逃中,这些僧人也不会在暴民的屠刀威胁下仍坚定选择留在我大宋了。”

赵佶点头,“有道理。”

众臣也纷纷赞许着。

做奸臣大官嘛,相互捧着才能一齐在朝堂站稳脚跟,才能加强交情更好更默契地沆瀣一气糊弄皇帝,把持住权势。

童贯得了认可支持,又严肃地说:“东路是死路一条。僧犯去不得。沧北北面和西面同样如此。”

“那两面出境就是辽国。辽国虽然也信佛。但此际却是特殊。辽东渤海人造反成功,逼得无数辽人急急间丢弃钱粮物资仓皇逃离辽东迁徙到燕云生活。燕云一下子挤进来这以多衣食无着的人口,又在夏季抢掠中并没有从我国抢到预期的众多钱粮缓解困难,燕山府更是不但没沾到便宜,反而同样遭受到海盗的凶残抢掠屠杀,也被我沧北军反攻抢掠了一把,如此燕云的形势越艰难。听说那些南下的契丹贵族老爷们对安置不满正闹腾得不轻。燕王耶律淳等正头痛无比。契丹自己人,甚至落难的朝廷与部落贵族都缺衣少食,过得正寒酸恼火,燕山府哪会有余力接收和照顾沧北叛逃来的僧犯?”

“就算辽国想使阴损手段借僧犯事件祸害我沧北边防,他们也绝不敢放出风声接纳僧犯。否则几十万汉子一下子涌逃入辽国,杀,杀不得,就算抓为奴隶也用不起。哪来的粮食养活猛增的这么多张嘴啊。契丹人自己还没吃的呢。”

“僧犯们也不傻,不会因痛快我国和不甘心当苦力服劳役就齐心协力一心叛逃到辽国求出路。佛门中可从来不缺智慧者。那些高僧长老个个精明透顶,知道辽国的困境,自会知道就算能强闯边关逃去了也不会有好下场,不沦落为奴隶,被辽国无视而任其数十万僧人在荒野中饥寒交迫在很快来临的寒冬中活活冻死饿死已经是最理想的结果了。”

因此他们也绝不会串联起来一齐叛逃辽国。那些有号召力的高僧长老先就会理智地否决甚至带头阻止投辽。免得去了辽国没找到活路,更别说出路,还增加了罪孽事实,进一步激怒我大宋,遭到凶悍边军大军的无情围剿屠杀。“

”说得好。真是高见。“张邦昌还以捧场,大赞童贯,“童大人不愧是在西北带兵多年历练出来的国之栋梁干才。”

顿时,符合着迎奉的人一堆,都赞美童大人有见识。

童贯心中得意,却不至于那么浮浅,嘴上谦逊几句,面上仍是严肃郑重,在皇帝越满意与期许的目光注视下又沉声道:“东西北三面皆是死路。那么剩下的南面就是肯定不甘心当苦力的僧犯想求的出路。”

“这些妄图和我大宋及圣明陛下作对的恶僧犯,在各地军队严厉围剿震慑下不得不老实投降,但汇聚沧北后人多势众怕是又会在某些高僧蛊惑或在某种执念下妄图闹事甚至悍然造反。为防止这一点,先在灭佛中要要求各地官府必须坚定把抓捕过程中敢逞凶反抗的一切恶僧全当场杀掉,然后在各地军队严密接力押解过程中再把那些暂时表面臣服实际桀骜不驯不老实的逐步鉴别出来坚决清除掉,


状态提示:第227节君臣妙策,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