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明末国色江山>第一四三章 凯旋而归

傍晚时分,数万参与示.威行动的南京市民在戒严官兵的劝说下慢慢平静下来。

又累又饿的人群陆续散去,但仍有两万余扬眉吐气的民众选择留下声援,继续和13,000余名道士、工匠、农夫组成的主力军,把应天府衙和六部衙门团团围住,没有半点儿散去的意思。

令无数人无比震惊的一幕发生了,太太刚刚下山,上百辆马车组成的两列车队,在官兵们的默许下,满载一桶桶冒着热气的鸡鸭鱼肉和一筐筐碗筷,分别抵达应天府衙和南京六部大门前,为抗.议示.威的民众送去晚饭。

虎山庄园和紫阳观的工匠、农夫们,再次表现出了非常优秀的纪律性和组织性,他们一半人马继续忆苦思甜,继续高喊抗.议口号,另一半人则开始排着长队,轮番领取饭菜,原地用餐。

消息传入府衙,被围困在府衙里不敢外出的东林党名士们,又惊又怒,除了咬牙彻齿地痛骂野道士朱道临和他背后的道教、勋贵阶级及阉人集团,信誓旦旦宣称必将百倍报复之外,没有一个敢于祭出东林党人数十年来百用不厌的传统手段,走到堆满烂菜叶、破草鞋、臭鸡蛋和断砖碎瓦的大门外,气势凌人义正辞严地予以申斥。

入夜,数以万计的示.威者开始在府门外和空旷的街道上燃起一堆堆篝火,然后再次展开一轮又一轮的控诉声讨,把五花八门的申诉状贴得满城到处都是,用大桶墨汁在府衙的院墙上书写各种反贪反腐、争取权益和打击东林党人的标语口号。

一队队官兵不断游走其中,严密巡查,却没有半点儿出手制止的意思,被围困在应天府衙和六部衙门中的东林党人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明白:数万示威者背后的强大势力这回是打算彻底撕破脸了!

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行动持续到次日下午才宣告结束,13,000余名示.威者雄赳赳、气昂昂列队走出金川门,以胜利者的姿态返回幕府山下。

此时此刻,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游.行抗.议行动已经引发大江南北的剧烈震动。各种消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传向大明帝国的四面八方,江南东林党和复社的名声一落千丈,这场影响到大明帝国命运的全方位斗争才刚刚开始。

城门关闭的最后一刻,朱道临乘坐普通两轮马车。驶出神策门,回到紫阳观向一群同样被折腾得不轻的前辈进行禀报。

看到朱道临平安归来,担惊受怕两天一夜的玄青道长等人终于放下心来,别的不用说,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只有三十余人因踩踏碰撞受轻伤而无一人死亡的结果。就足以令玄青道长等人深感欣慰。

提前回来的玉虎、玉龙等十余师兄弟,已经准备好两万贯新崭崭的崇祯通宝,直接用马车运到每个工坊和雇农居住区,以加班费的名义发放给所有参加游.行示.威的工匠、民夫和武学的孩子们:

每人一贯,伤病者两贯,各队大小头目除此之外还另有奖励!

时至深夜,了解完所有内幕的紫阳观的道长们才把朱道临放回去歇息,回到虎山正院的朱道临,早已是又累又困,精疲力尽。在自己女人七手八脚的伺候中沉沉睡去,这一睡,就睡到次日中午客人登门才起来。

神清气爽的萨懿德进入正堂,向大步迎出的朱道临道贺。

这位几辈子居住在大名泉州府的海贸巨商,不但拥有超人的商业才华,同样拥有过人的政治眼光,萨懿德非常清楚两日来南京城里发生的一切意味着什么,非常乐于看到朱道临及其勋贵阶层组成的新兴势力,对把持大明海贸近百年的东南豪强势力发起挑战。

此时的萨懿德不但清楚地意识到大明帝国畸形而又顽固的贸易传统即将被打破,也看到了彻底摆脱东南豪强集团数十年来横蛮控制的巨大契机。

宾主间略微寒暄分别坐下。朱道临望向满面红光的应昌培:“三哥,萨先生的船准备好了吗?”

“萨先生从朋友那儿租借到的三艘大船已经停靠在上元码头,我和萨先生几个怕你没睡醒,特意参观一遍码头才过来的。”应昌培笑着回答。

朱道临歉意地转向萨懿德:“对不起。萨先生,让你久等了,1,200套瓷器、100套车轮车轴、150面磨花镜子和其他八种货物昨日已准备就绪,等会儿用完午餐立刻装船。”

萨懿德笑着说:“为争取时间,午餐就免了吧,哈哈!有件事我一直想征求朱先生的意见。除了合约签订的交易商品之外,朱先生能否提供精美的提花丝绸……就像你身后两位美丽的夫人身上的这种。”

朱道临转头望向俏脸微红的徐佛和小影,发现她们把自己带回来几匹绸缎做成长裙穿上了,于是笑了笑对萨懿德解释道:

“提供这种提花绸布没有任何问题,天枢阁那边还有不少花色可供选择,不过他们用先进机器纺织的绸布与大明的手工绸布不太一样,规格上也大不相同。”

“用大明的尺度计算,每匹绸布的宽幅为4尺5寸,长度14.7丈,按照公制计算是宽幅145厘米,长度达到50米,一匹绸布就相当于5匹半大明普通绸布,我这估计还有一两匹完整的,您稍等……”

“小影,我上次带回的绸布有没开封的吗?”

“这两天都分下去了,就剩那匹大红底色的飞凤牡丹彩绸,奴家去拿来吧。”温婉的小影匆匆返回内室,很快便指使下人搬来她留着准备缝制嫁衣的整匹丝绸。

朱道临在小影耳边低语


状态提示:第一四三章 凯旋而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