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青春校园>清云>第二百二十五章 威慑百官

这一日,长安城广元殿内,依旧争吵不休。昔日威严肃穆的华浙国朝堂,今番就像是市井菜场一般。往日间自恃身份,气度恢弘的百官,眼下倒是跟那些街上争吵的升斗小民一般无二。最为激动的几位大人,若不是有身旁大臣拉扯着,怕已是在这广元殿之上,上演起了全武行了。

至于上首处的刘习,一脸慌乱无措的样子,显然已是心神大乱。相较于殿下众人来说,此时的刘习到像是个纯粹在旁观看的闲人了。

狗日军兵临城下,已是让刘习胆颤不已。可是,近几日,满朝文武,不仅没有商讨出有效的退敌之策。反倒在是否迁都一事上争论个没完了。不过,说起来,迁都一事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眼下狗日军兵势正盛,不若暂且退避以待后计。

刘习可不想落得个跟眼下在长安城闲居的,海上国国主赵基一样的下场。海上国被狗日军攻破后,赵基仅仅带着十数个亲卫狼狈不堪的逃难到华浙国境内。至于他的妃嫔子女等,皆悉数落入了狗日军的手中。正是有了赵基这样的前车之鉴,此刻的刘习,对于这迁都一事,已是逐渐的出现了摇摆。

就在殿上争吵不休之时,殿外值殿内侍的一声高呼,顿时使得殿上众人心神一震。一瞬间,原本吵杂不已的广元殿上,居然静的仿似没有人一般。

“端王爷,上殿觐见!”

在一众文武神色各异的注目下,殿外一道威严无限的身影逐步的走了进来。端王刘涵那可是华浙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人物啊,与其余诸多王爷郡王们不同。端王他手中,可是握着华浙国近一半的兵权啊。而且,与皇帝刘习不同的是。端王其人,德才兼备,文武双全,在华浙国朝堂,乃至于百姓心中,皆有崇高的地位。更甚至,先帝在位时,一度曾有意将华浙国的王位传给端王。怎奈,自古长幼有序,王位向来传嫡不传庶。再者端王本人再三据辞,最终王位还是落到了皇长子,也就是眼下华浙国国主刘习的手中。

不过,自从镇守陇西七郡之后。端王基本不再踏足长安城,每年间的进贡朝奉,皆令其子女前来。端王此举,最大的目的,自然是为了避嫌。他在华浙国的地位及影响力,实在太大了。留在长安,始终对于皇帝而言,是个难以释怀的存在。不过,即便如此。端王刘涵,在华浙国朝堂之上的声望,依旧高高在上。

“皇弟,三日前,寡人方才接到你传来的奏折。其上所言,你亲领十万大军,前来长安城护驾。怎么,你眼下这么快就已是到了长安城?”刘习从短瞬间的惊愕中回过神来,当下一脸不可思议的询问道。

“陛下,臣心忧长安城安危。故而轻装简从,仅带十余名亲卫快马赶至长安。至于十万大军,尚在前来长安城的路上。”端王当先觐见行礼,随之恭敬的回复道。

听了这话,殿上众人心中的疑惑,自然随之解开了。就在百官,思付着如何继续。方才,因为端王的突然驾临,而被打断的争论时。殿上的端王,已是打量了一番两侧众人。看到不少人尚且面红耳赤,胸膛微微起伏,呼吸略显急促的姿态。端王已是清楚,方才这广元殿上定是上演了一出好戏的事实了。至于这出戏的内容,在进宫的路上,端王已是有所耳闻了。

“陛下,臣弟方至长安之际。就已是在市井百姓之间,听到了一个消息。说是现下的朝堂上,呼喊迁都的声势甚为高涨。不知这个消息,是否属实啊!”端王面色平静,看不出是喜是忧。而他这番话,明着是问刘习。实则,直指的正是眼下殿上的百官。

“不错,是有此事。”刘习不清楚,端王此问的意图,当下老实的答道。

“哦,不知是哪些大人,有此高论的啊?”端王收回了上视的目光,转而向着两侧打量,似在搜寻话中之人。

殿上依旧一片沉静,在不清楚端王真实含义的情况下。这些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条,又岂会轻易的出来以身相试呢。不过,眼下这般情形,众人也深知不可避免的要有人出来应对。况且,眼下若是弱了声势,那么这迁都一事,今后怕是难以再提了。

几名位于众官上首处的大臣,相继交换了眼神。随之,在他们的颔首示意下,右侧官列靠后处,一名五品执金郎当即越众而出,躬身行礼后,这才答道。

“启禀王爷,狗日军此番骤然发难,兵势甚为猛烈。短短不到七天时间,就已是攻打到了潼关之下。长安城,久未经战事,故而军备难免有所疏漏。臣等唯恐前番海上等国之惨例再现,事关陛下安危,华浙国国运兴衰。是以,臣等上言,愿陛下暂且迁都以为后计。”

“哼,还真是好一派胡言啊!”端王又岂不知这些官员间的行事手段,况且此番进宫前。他早已令人从百姓口中多番探询,得知了朝堂之上的大概情形,以及那些主张迁都的一众代表人物。更何况,眼下出言的不过只是小小的一名五品官员。就凭这么一个小官员,又岂能搅的华浙国朝堂不得安宁呢。

既然,对方派出这么一个小卒作为试探,端王当下已是趁势想到了敲山震虎的手段。端王,自也深知,百官在朝堂之上势力根深蒂固,这绝不是他一个在外的王爷所能比拟的。况且,端王也根本无意与百官中的一方势力起直接的冲突。到时不管结果如何,在眼下的形势下,对于华浙国而言,这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事。到时,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五章 威慑百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