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改革的顺利进展,使得刘辩有了军队的强有力的支持。但是要想扫平天下,重振大汉雄风,光有军队的支持是不够的。
俗话说库里有粮,心中不慌。偌大个朝廷中不但军队要吃饭,朝臣们也要发俸禄。而东汉末年战乱频生,一方面大量土地荒芜,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流民无地可耕。刘辩为了更快的恢复生产,增加粮食和税收,开始在朝廷势力覆盖的司隶州及周边地区施行屯田。
屯田古来有之,东汉末年最先开始屯田的是徐州牧陶谦,而做的最好的则是曹操。所以刘辩要找人负责屯田的各项事宜,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曹操。
光熹二年四月初,刘辩下诏拜曹操为典农中郎将,总管司隶州境内的屯田工作,对司州全境的无主和荒芜的田地进行屯田。
曹操真不亏是治世之名臣,很快就弄好了一份完整的屯田方法。
曹操将屯田工作主要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军屯就是利用士兵来进行屯田工作。兵士们平时耕作,战时打仗,既不耽误生产,又不废战争,为军粮的充分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持。
各郡的军屯工作主要由各郡的军事长官来负责,以佰为单位进行屯田。但是钱粮的核算入库,和军粮的供应颁发都则由朝廷派去的屯田令和郡太守共同负责。这样防止了地方军队持军粮哗变或割据的发生。
在刘辩所辖的所有军队当中,只有两只军队可以不用参与屯田,那就是西园军和北军。他们由国家开饷,专职作战训练。刘辩需要有一两只专职打仗的军队保持战斗力。
而民屯就是招募普通民众屯田,每百人一屯,设屯长一名。屯长上有屯田令,屯司马,然后是典农中郎将。每屯独立编制,不隶属郡县。屯田的收入是民众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6民4,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
民屯是屯田的重中之重,由曹操亲自管理执行。河内人韩浩、颍川阳翟人枣祗闻朝廷实行屯田,对此都非常感兴趣,便投到曹操处。
曹操与他们交谈后,觉得他们都是人才,便上书刘辩推荐韩浩、枣祗等人。
熟悉历史的刘辩自然知道韩浩、枣祗他们都是东汉末年屯田制得发起人和执行者,立刻下诏征枣祗为屯司马、韩浩为屯田令,协助曹操开展屯田。
初期开展屯田的时候,人民一来害怕得不到实惠,二来又不愿被军事化的编制束缚,因此多有逃亡之举。后来曹操听取了枣祗、韩浩他们的建议,上书刘辩将国家政策强制性的强迫屯田改为了自由应募。刘辩也同时下诏表示屯田民众在所耕种的土地上满十年,且按时纳粮,就可以自动拥有该土地。并且朝廷还表示为了保障民众的所得利益,愿意与民众立下契约。
这一举措的出台,极大的调动了民众屯田的积极性。愿意加入屯田的人增多了,不但安置好了本州流民的问题,甚至还吸引了很多其他州郡的流民过来,使得司州人口产生了巨大的增长。
然而最具有意义的是,政府与民众签订契约的行为开始了大汉帝国契约社会的形成,使得帝国原有的靠道德来约束人们行为的模式逐渐改变,契约精神渐渐深入人心。
在屯田逐渐展开的同时,刘辩本来还想挖空心思想一些现代的农业知识,只可惜前世生活在大城市的他从来没有务过农,对于农业活动可以说一睁两眼瞎。
虽说刘辩拿不出什么现代的农业知识来帮助这个时代的农民提高农业生产,不过此时的汉代人已经总结了历代的农业种植经验,拥有了一套自己的种植智慧。
荀彧在一次早朝上向刘辩推荐了一本农业书籍——《汜胜之十八篇》。
这本书由西汉末年的汜胜之所著,是一本关于总结了北方黄河流域种植经验和操作技术的农业科普书。该书一共十八篇,主要内容讲述了耕种的基本原则、播种日期的选择、种子的处理、个别农作物的栽培等多种农业知识。尤其在各种农作物的栽培上,该书详细描述了禾、黍、麦、稻、稗、大豆、小豆、枲、麻、瓜、瓠、芋、桑等十三种农作物的种法,丰富了农业种植的多样性。
经学大家郑玄曾经在自己的著作中引述过它,而桓灵时期的著名政论家崔寔在自己所著的《四民月令》中也是以《汜胜之十八篇》为依据。
虽说《汜胜之十八篇》成书已久,并且也流传甚广,但也只是在读书人之间流传。一来当时的文化传播能力有限,二来此时的农民大都是文盲,耕作基本上都靠一代代传下来的经验,根本不可能去看什么书籍。
但是这些问题对于刘辩重生后的大汉帝国已经很好解决,造纸和印刷的发明使得文化传播变得容易快速。刘辩下诏让魏翊的印刷厂不但大量印刷《汜胜之十八篇》,每期的《洛阳时报》也会刊登该书的主要内容。针对许多农民不识字的问题,刘辩派出了任红昌为首鸿都门学所组成的文工队,天天下乡以曲艺的形式推广该书的内容。甚至在每个屯田的据点,刘辩还设置了工作组,专门在民众间推广《汜胜之十八篇》,并与当地农民交流经验。
与此同时,刘辩还命郑浑和史子眇领导的帝国研究院加紧研制曲辕犁和改进现有的翻车,以改善现有的农业工具。
曲辕犁前世刘辩查过这方面的资料,所以在研制上能给到郑浑他们很大的帮助,应该很快就可以完成。但是灌溉取水的翻车因为前世刘辩没有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