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青春校园>武侠红楼>第103章莫言圆盖便无私

如果不是北静王自己和黄龙道长邀功,大约谁也弄不清名义上在京城的皇帝如何会出现在朱成功的大船上。原来幻剑山庄的机关其实是连着长江的一段暗河,北静王和黄龙道长通过柳真元早就有往来,安排了金员外带了顺治帝几位去山庄品茶,董鄂妃惦记宫中的孩子,又担心皇上这次偷偷出来被太后知道,让皇帝解决了金陵的事情就赶快回宫,自己由太监和护卫军带着先行回北京去了。这董鄂妃明着是为了回宫看孩子,实际上是去北京传救兵,当时的金陵往北,官道上也有很多义军的岗哨,顺治帝派去送信的人多被明军斩获。董鄂妃只是带了几名护卫,骑着千里驹,一路北上,路上不断换马,这路上一路紧赶慢赶也花了快七天。回到宫中向太后报告了军情,太后想不到皇上之前还一味惧怕,要退回关外去,当时骂他怎么可以把祖先以勇敢和鲜血生命拼来的江山这样轻易放弃呢,福临当时羞愧,说自己要亲征,当时自己一顿斥责,说这样不是乱了国家的根本,没想到他还真的偷偷跑到南京去了。还带走了北静王爷和忠顺王爷,心里恨这孩子好没有个度数,但国家大事哪里能马虎,忙假传圣旨,命令安南将军达素,固山额真索红,护军统领剌塔率八旗子弟南下。又命江西提督杨捷宁夏总兵刘芳赶赴江宁。董鄂妃这一番乔装颠簸,虽然旗下女子这样骑马也不是什么大事,但不眠不休,也十分疲惫,好容易见到孩子,那孩子却病着,完全没有精神,董鄂妃心力交瘁,当时晕倒了,至此落下了一身病。这是后话。

江宁这个地方原来就是黛玉父亲最早任职的地方,江宁的清军这几天实在是热锅上的蚂蚁,江宁城内的八旗指挥官施喀喀木,是忠顺王爷的父亲的亲兵,他担心城中的百姓为朱成功充当内应,一心只想屠城,斜月和晴雯从水底出来,恰恰头顶就是这江宁城,家家户户紧闭门窗,连鸡鸣狗吠声都听不到,官府的人在这城中寻行,靠近城墙的房屋都被烧毁,斜月看到郑帅根本就没有封锁城外的道路,相反这城中的防守却十分有序,不断有增援的清兵到来,十分着急,忙着赶到了郑爽的军营。

斜月和晴雯被带入军营,一眼就看到了柳真元,柳真元将他引荐给郑成功,(朱成功),朱成功和义军首领张煌言正在下棋,一听斜月是林如海失散的公子林良玉,十分开心,当时拂乱了棋盘,迎了上来。

林良玉看到自己钦佩的两位英雄,却也来不及寒暄,直接问道:国姓爷,为何不乘胜而战,却在此围城,围且没有围住,驿道和城门间来往人众甚多,今日我眼见苏松提督的徐登第带了三百兵进了江宁。

郑爽怒道,这些人,原本是汉人,如何帮着满人而战。

柳真元劝道:大帅不要生气,这些日来降纳贡的也甚多。

林良玉顶撞父亲:父亲,如果不警惕,尽快拿下金陵,等满人缓下劲来,我水军在此就会孤立无援。况且前年在舟山也被洪水袭击。柳真元一听斜月提到郑成功当年之败,连忙阻止。郑成功脸色微变,心中一疼,原来那一****遭遇风暴,六位妃子三个儿子都被淹死,不禁十分悲痛。林良玉知道自己触犯了他的伤心事,放低了口气。国姓爷,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郑爽摇头道:不是我不进攻,是王道士带来了这个人,预言我们必须在七月二十八攻占最好。林良玉吃惊道:家国大事,如何听一个小女子预言。说自己要审妙玉,问问缘故。柳真元道:不要胡说,她是大明公主,可不是什么小女子,我们这些人都要奉她为主

原来妙玉打算一路随行董鄂妃,王道长再三相邀,告诉妙玉马道婆伤重,十分想念她,妙玉对这马道婆,名义上有养女的名分,心里是万千的不喜欢,但一听到她这一次被伤得这样重,内心里也不愿意再被皇帝软禁,有王道士几位护着,自然是自由很多,答应去五毒谷为马道婆治疗。终于自由的妙玉连夜离开了幻剑山庄。谁知却被带到了船上。

更加让人想不到的是郑爽和柳真元又让他见了一人,竟然是顺治皇帝。只见这个皇帝痴痴呆呆,茫然地看着众人,郑爽笑道:这是黄龙道长和北静王设计带出来的,想想有小皇帝在我们手中,自然不怕他千军万马。晴雯道:怎么我们宝二爷竟然在这里。

林良玉猛然想起那个在水窟中和黛玉相会的宝玉,低声问道:这个皇帝一直这样不清醒吗?

“是有点傻傻的,但他怀中有玉玺,神龙道长和北静王爷不会错认他的。”晴雯笑道,“我到觉得这个人很像我们家二爷”。

林良玉冷笑:“我也认为这个人是宝玉,只是奇怪怎么会不认识我们二人,况且他们丢了皇帝,还可以在幻剑山庄按兵不动?这个人是缓兵之计,这个人是假的,他和妙玉,都是北静王用的计策。”

“这个人不是皇帝,待我杀了他,挂他的首级在船上,看这些人用什么诡计。”林良玉忙叫“大帅且慢,如果这个人真是宝玉,我可以问得清楚,请国姓爷和张将军暂且离开,让我们问个清楚。”郑爽和张煌言感到事关重大,对柳真元道:柳先生,您留在这里,示意柳真元不要让人劫走了这人。柳真元点头,张煌言看这父子二人神态不对,示意郑爽答应柳真元的要求。二人自己离开。柳真元让自己的亲兵守住门口,不要放任何人进来。晴雯忙去为宝玉倒茶洗脸。面对宝


状态提示:第103章莫言圆盖便无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