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交锋(四)
“走穴?”
毕文谦当然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儿,但这个时候自己,似乎……还不应该“知道”。他更不明白的是,万鹏为什么会在此刻提这东西。
“我以前也不知道这种事情。小云在公安部走动的时候,听说了这档子事儿,也就多了解了一下。简单地说,走穴起源于以前说相声的行话,最近几年,逐渐演变成了文艺界里的一类事情。”万鹏稳稳握着杯子,低头吹了吹水,“指的是演员无视组织纪律,私自外出演出赚钱的行为。就小云调查的情况来说,歌手这一块儿倒还不多,其他圈子里倒渐渐有点儿成气候的感觉。我回国之后一直在到处走动,前些时候顺便约谈了一个有代表性的人。”
“哦?”毕文谦有些好奇,“谁?”
“一个电影演员,叫刘小庆,和你可以说是老乡,这些年在国内算是很出名了。”
毕文谦略有点儿囧,万鹏说的是谁他一听就知道了,但无论上辈子还是这辈子,他都没什么机缘看她的作品。
“……然后呢?”
“也许因为是通过八一电影厂的渠道,而且是约谈的形式,她起初有些抵触。后来知道我是文华公司的人了,才慢慢算是攀谈起来。也可能……她是见我小她十几岁,并且是认真看过她电影的人吧!据她的话说,她是从83年开始走穴的。起因嘛,是当时去香港合拍电影,《火烧圆明园》,还有《垂帘听政》,不知道你看过没有,反正这两部电影在国内的确比较有名。当时她独自在香港,以内地正常的工资,在那儿的物价水平下……连饭都吃不起。只能找同剧组的人要吃的,结果,不仅没要到,还被羞辱了一番。”万鹏始终看着手里的杯子,“她说她当时大哭了一场,一边说,一边落泪。但哭过之后,仍然没有办法,人在八一厂,收入水平在国内倒可以说是不错,但再出门一次,还是会吃不起饭。从此之后,她就开始了走穴的日子。”
认真看过她电影……毕文谦玩味儿地盯着万鹏,却看不到他的眼神。
“……你具体是个什么想法?”
“整个文艺圈咱们管不了,虽然以文华公司目前的情况看,公司签的歌手,不可能遭遇刘小庆那样的窘境,但如果其他人走穴的渐渐多了,她们早晚会有面对走穴的机会的时候。姑且先不说一般歌手,单是偶像歌手的合同,原则上会有严格的法律规定。而走穴这种事情,其实是徘徊在法律边界上的勾当。文谦,你打算怎么处理?”
终于,万鹏抬头正视过来,沉沉的目光里似乎有一丝柔软。
毕文谦也看着他,沉默了一会儿,忽然答非所问道:“那么,对于刘晓庆走穴的案例,你有什么看法?”
“我?”万鹏愣了一下,旋即又低下了头,“老实说……我对她有些失望。”
“哦?”
“她的电影,我都看过。我能够想像,一个在名满全国的人,一出门,竟然连嗟来之食都讨不到,会是怎样的落差。所以我虽然很体谅她哭,体谅一个三十多岁的人的羞愤。但正因为她是名满全国的人,我不能接受她哭过之后的选择。我虽然不出名,但我也出过门,别说挨饿的时候,我连命都差点儿丢了……”
万鹏的语速渐渐急促,却没有把话说完,突然仰头把整杯水喝干,然后直直地朝毕文谦看来,不再言语。
良久,又是张静林过来打破了沉寂。
“毕文谦,我又唱累了,我出去休息一会儿。”
“好。先帮万鹏续杯水。还有,出去看到王京云,叫他休息好了,就过来。”
等张静林倒好水走了,毕文谦才慢慢朝万鹏说道:“自上而下地说,走穴是必须严厉取缔的事情,有必要的话,杀鸡儆猴也别手软。但就像你说的这个例子,刘小庆以前本不走穴,连饭都吃不起了,她就开始走穴了。这表面上是一个非典型的例子,因为全国能够走出去的文艺工作者并不多。但认真想一想,这却是一件很值得未雨绸缪的事情。”
万鹏前倾着身子:“你说。”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与外界的交流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这是大的背景。而无论多还是少,文艺界里能够出去的人,总是以高水平的从业者居多。这些人,有着很大的名气,她们的一举一动,总会被关注,被后来者看在眼里,很自然的,形成榜样效应。自下而上地看,一方面,像刘小庆这样的人走穴而不被处理,知道的人多了,效仿者自然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像刘小庆这样的人竟然走出去连饭都吃不起,这将造成物伤其类的影响……不,这远远不是一句物伤其类就能形容的。”
“单就这个案例来说,八一厂做得很不地道,或者说,非常僵化。香港我虽然没去过,但我去过东京。我的饮食是黎华操持的,都是寻常人家的伙食,我只问过一次,她只含糊说那是令人肉疼的价格。那已经是我和她都划账接近千万的时候了,我们自然不至于窘迫,但一个八一厂的演员,哪怕是全国知名的演员,工资待遇也不可能过于出众,八一厂让人家出去拍电影,就没有考虑过当地的物价吗?没考虑过,那就是失职;考虑过却没有提前安排,那就是渎职。我们国家自己培养的顶级演员,孤身出门被人家羞辱……现在到底是1987年还是1897年?到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满清王朝?”毕文谦的手悬在半空,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