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后的京都一片漆黑,一队队人马在夜幕的掩盖下,朝着四面八方疾驰而去,一袭黑衣,几乎同夜色融为一体。
阴寒,冰冷,是冬夜的代名词。
大年三十的晚上,狂风夹带着萧瑟的雨水,更是令人不愿出门。
“今年怎的这么冷?”一间普通的民宅之中,一名妇人抱着刚满周岁的儿子抱怨着,“又风又雨又雪的,这十几年来我还没遇到过过年的时候这么冷的,你说咱这年要怎么过?”
“不要胡说。”男人看她一眼,又伸手去推了推紧闭着的门窗,这才压低声线道,“听说宫里出了大事,这些话可不能乱说。”
妇人不满道,“我不过是埋怨今年的天气罢了,又关宫里什么事?”
“你没听说过吗?六月飞霜,冬日巨变,都是有大冤情!”男人一副你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看着她说道,“这宫中是生了大变故,你这话就不能乱说!”
“真的吗?”妇人信以为真,赶紧抱着儿子上了炕,紧张道,“那我不说了,明儿起咱也不要出门,反正这天那么冷,出门也没趟好的。”
……
……
皇宫之中。
虽然惠妃去世,但过年这么大的日子,又岂能因为一个小小的嫔妃而坏了规矩?
此时的皇宫,皇帝与太后,还有后宫的嫔妃,与及一众皇子公主们,皆是围坐在一处吃团圆饭。
“皇帝啊,既是过年,就得有个过年的样。”太后看着神色恹恹的皇帝,语重心长道,“哀家知道你心情不好,但龙体要紧呐,你肩负着天下苍生的重任,不可肆意妄为啊。”
皇帝面上看不出喜怒,闻言只是淡淡“嗯”了一声,尔后拿起面前的碗筷,面无表情的向嘴里扒了口饭。
太后无奈的叹了口气,放弃了劝他的念头。
整个晚宴,都是死气沉沉的。
皇帝心情不好,别人自然也不敢说话,一个个皆是小心翼翼的捧着碗,看着面前的宫女们翩翩起舞。
在热闹的锣歌笙萧声的掩盖底下,气氛倒也不算太压抑,只是这饭吃在每个人的嘴里,都如同嚼蜡一般无味。
“皇上,皇上。”有内侍跌跌撞撞的奔进来,竟不顾礼仪般的直冲皇帝面前,“大事不好了皇上!”
皇帝还没说话,太后就已经竖眉喝道,“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那内侍却顾不得这么多,“扑通”一声跪倒在皇帝面前,“皇上,皇上,那杨大人,他他……他反了……”
反了?这是什么意思?
太后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尔后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皇帝已经霍地站了起来,眼底不见惊慌,反而闪过一丝兴奋。
“来了?!”他说道,因为久不开口说话,声音带着几分沙哑,“走,带朕去瞧瞧!”
话音未落,皇帝已经抬脚往外走。
太后连忙拉住他。
“皇帝,不可!”她说道,“杨家敢造反,定是带了不少官兵,刀剑无眼,你怎能亲自去?”
皇帝却并不听她说,脚步一刻不停的往外走,宽大的衣袖一拂,就把太后的手拂开了。
他边走边道,“无妨,朕去看看他杨青城究竟有几个胆!”
“皇帝……”太后欲再喊,皇帝已经大步迈了出去。
这些事情只是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直到皇帝走了出去,众人才反应过来,现场顿时一片哗然。
“杨家反了?”
“可恶!这杨青城也太胆大包天了,居然敢造反?!”
“难怪太子没来,怕是一早知晓了杨青城要造反……”
“什么太子?我大周朝现在没有太子!”
……
胆大的议论争辩几句,胆子小的已经跌坐在椅子上,脸色煞白,浑身颤抖,似乎不知该如何是好。
后宫的一众嫔妃更是面面相觑,捏着锦帕站在一处,惊恐万分的看着宫门处。
若是皇帝被杀,那她们这些后宫的嫔妃们,下场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太后虽然亦是惊慌,但多年上位者养成的气派凌厉,却让她很快的冷静下来。
“都给哀家镇定些!”她沉声喝道,“若是杨家事败,大家便各自相安无事;若是……”太后眼中闪过一抹狠厉,她神色坚定道,“皇帝若有个万一,你们一个个给哀家守住清白!”
语毕,太后吩咐内侍们拿来了毒酒、白绫等物,众嫔妃哭作一团,她们心知肚明,如果大周朝不复存在,那么她们这些人,也不会再存活于世。
……
……
杨青城能在京成调动的兵马足有一万,加之从旧部那儿调动过来的兵符,共聚了一万五千多兵丁。
夜幕罩住大地,站在雨中的人如同雕塑一般,将整个皇宫团团围住。
有护卫匆匆过来禀报,“皇上,四面宫门均被堵住……”
下一句话护卫没有说出口。
这是逃跑无路啊!
杨青城每日出入皇宫,对这皇宫再熟悉不过了,皇帝想逃,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杀!”
“杀!”
“杀啊!”
……
惊天动地的喊叫声传来,似乎整个皇宫都震动了。
杨青城的铁骑悄无声息的解决了四个宫门的守卫,一路过关斩将,杀到了金鸾殿前。
金鸾殿前挂了两个大红灯笼,冷风吹过,灯笼随着风晃动了几下。在这寒冬的夜里,三个烫金大字隐约带着几分凄凉。
杨青城身披盔甲,手执长剑,一脚踹开了金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