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诸葛书童>第三十三章 意料之中?意料之外。

一路无事,待诸葛松到了长沙城,出示了刘备的军令后,傅士仁很痛快的便交出了城中军马的指挥权,而长沙太守刘磐也将一切政务的处理权都暂时移交给了马良。

当然这并不代表诸葛松现在只要有刘备的军令就能让所有的人都他我服服贴贴,因为他发现在交割权利的时候,不管是傅士仁还是刘磐,目光所在都是停留在马良身上的。

到这个时候诸葛松才算彻底明白孔明为什么会让马良与他同来,马家在荆州是大族,马良的声望才学还有他在刘备那里所受到的重视才是诸葛松这次能顺利交割长沙一切军务的保证。

虽然诸葛松有些不甘心,但这也都是事实,以他现在的年纪,能作为统兵的主将已经足见刘备和孔明对他的信任了。只是诸葛松不明白孔明这次让他来长沙布防,难道真的会像孔明所说的只要吴军前来便死守城池十天那么简单么?演义中在描写这段时只是说周瑜的计策被诸葛亮所识破,通往蜀中的道路又被荆州军所封堵,在看完孔明的一封信后便吐血而亡了,那当中根本就没有半点吴军进攻长沙的描写。

就算历史上真的有吴军试图偷袭长沙的举动,那当时也没有诸葛松,那历史上孔明又是派谁来长沙布防的呢?

然而纠结这些现在对诸葛松来说已经是毫无用处了,就在他到达长沙的第二天,他的五百亲兵也都陆续进城之后,从罗县港回报的哨探报告,周瑜亲率水陆大军五万,已经开始浩浩荡荡的从陆口开出,所奔的方向居然不是江陵,而是先奔着罗县港而来!

罗县港是长沙通往江陵的唯一出水港,控制了罗县港,便相当于阻断了南郡与长沙之间的联系,一旦吴军从罗县港登陆进攻长沙,长沙将无法再得到南郡的任何援兵。

当然在正常情况下,就算吴军强行占领了罗县港,长沙还是可以得到荆南其他三郡的援兵的。但“妙”就“妙”在孔明居然将荆南四郡的可战之兵都给调走了,现在不光武陵、桂阳、零陵三郡无法派出援兵,就连长沙郡自己也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只能闭城自守,无法派军加强罗县港的守备,阻止吴军的强占了。

当然,诸葛松并没有因此担忧,因为这时候孔明针对长沙的第一个调度就起了作用,虽然罗县港现在只有数百名守军,但诸葛松想着此时陈到所率领的一万五千人也正在赶往罗县的路上,从双方的路程和启程时间上来看,肯定是陈到先到达罗县港的。

诸葛松觉得,有了这一万五千人的防护,长沙的北面就肯定不用担心。长沙的西面是已经成为了刘备军内湖的洞庭湖,南面是桂阳郡,也就是说,现在唯一的威胁就来自于长沙西面山林中在边界处的七八个吴军营寨和寨中难说是几百名还是几万名的吴军士兵了。

对此诸葛松便命傅士仁选一些带着本地口音的机灵士兵扮作入山砍柴的樵夫,分成十几路从不同的路径进入吴境进行探查。然而让人失望的是,几天过去了,这几十名伪装成樵夫的士兵一个都没有回来,很显然他们是被发现他们的吴军通通抓去了。

马良这几天一直在忙于加固城防的事情,诸如弓兵在城上的的站立位置,一旦开战城内往城上运送箭枝和守城用的滚木雷石的运送通道等等,都被他安排得妥妥当当。

守城之道诸葛松并不在行,之前在汉寿的时候看谢贤颇有守城之道,缺少了攻城器械的蛮兵在他的面前可以说是一筹莫展,只是当时一是县中之事还有赖于他,二是武陵郡已经进入了暂时的和平期,孔明又没早对诸葛松说要他来守长沙,否则的话诸葛松此次南郡之行是不管怎样都要带上谢贤的。

事已至此,多想无益。伪装成樵夫的士兵通通音讯全无虽然不能给诸葛松带回任何有关吴军的消息,可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一点,长沙西面的吴军营寨中肯定不止有几百名吴兵,并且一定有良将和即将展开的重大军事行动。

否则那些扮作樵夫的己方士兵肯定不会被抓,他们从扮相和本地人的身份来讲其实是很难被看出破绽的,之所以一个都没回来,肯定是吴军做贼心虚,本着宁可抓错不放过的精神,这才将他们全都抓走了。而且诸葛松派出的人是分十几路走的,能将这些人全都一个不落的抓到也足以证明长沙西面的密林中很可能已经是漫山遍野的吴军了,要不他们的巡逻力度也不会这么的强。

当然,诸葛松在心中暗暗惊叹孔明神机妙算的同时,也立刻在府中召开了关于守城的军事会议。之前的守城准备在这几天内基本已经就绪,之所以开这个会只是把他关于吴军确实要对长沙进行奇袭的想法和下面的文官将领们说一下,让大家做好准备,开完会立刻就让全城进入一级戒备状态。

大家听了诸葛松有关“樵夫”一个都没回来的分析,都是暗暗点头,看来诸葛松的分析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之前诸葛松和马良带人进入长沙也只是把孔明的顾虑和刘磐、傅士仁等几个身份比较高的人说了,刘磐和傅士仁当时虽然没说什么,可从他们的神色表现来看多是以为孔明是在杞人忧天,关于城防的加固和调配也多是马良在一力承担。

直到今晚听了诸葛松的分析,这两人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堂下的大小将领也都一个个神情紧张起来,看诸葛松的神色也都尊重了许多,不再像他初来时以为是纯靠孔明的关系面上对诸


状态提示:第三十三章 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