卉秋是通房抬的姨娘,并不是什么良妾,这一辈子身份地位也就到头了。她对自己的身份看得很明白。因此就是让她当了家也十分的低调。处事温柔平和,不似马氏那般的苛责。
马氏留下的这些人,能用的她都留下了,那些不服约束的,她想法子重新挪了地方。过了半个来月,倒还相安无事。就是杜氏对卉秋的管家能力大为赞赏,夸赞她:“到底以前跟着前面的二嫂见过世面。那些仆妇丫鬟们私下里还夸赞你。说你处事公平呢。”
卉秋却十分谦逊道:“让奴婢管家,本来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他们肯听我的差遣也是给了天大的面子。”
杜氏听了这话掩嘴笑道:“什么他们给你面子。你肯用他们是给他们面子。要是换做我,必定把把里里外外的都换了自己的人才安心。以前的那些旧人都给打出去。还是你太心软。”
卉秋红了脸不说话。
杜氏把拟的嫁妆单子给卉秋看。卉秋以前跟在齐氏面前也颇认得些字,看个账簿,看个单子的能力还是有。她恭敬的看了两眼。前面列的是绫罗绸缎,中间是金银器皿首饰簪环。最后是田产铺面。她特意的留意了下田产和铺子。只见田产写的是湖北谷城田庄一共四百一十四亩,还有一处是四川雒县田庄五百亩。京城铺面四间,扬州铺面四间。不说那些吃穿摆设,就这几处大的田产铺子只怕也要花数千两的银子。心道老爷真是大手笔。筝姐儿的这份陪嫁已经很出色了。
“这些田产铺子南北都有,只怕不好打理吧?”
杜氏笑道:“容易的,到时候只用派个信赖的人过去做庄头。每年年底来交一次年例就成。二伯伯还真是阔绰。以后我们筱姐儿的嫁妆我也要比照这个拟一份。除了我们荣家给置的,还有当初她母亲的陪嫁也要稍上。还不止这些,我听说齐家老太太还说要大大的添妆呢。”
卉秋道:“实在是大方。”
杜氏又笑说:“嫁的是宗室藩王,嫁妆太差了,怕他们沐家看不上。最后吃亏的是我们筝姐儿。”
卉秋点点头。心道像她这样是不会有什么陪嫁的,将来留下什么给自己的孩子。
这张嫁妆杜氏让人带到安阳给荣江看,荣江斟酌后回了信,信上说田产都是物产丰饶之地,虽然只有几百亩,可能胜过北方的上千亩,但铺子太少了,让在扬州、京城两处再置两间。
祖上例子嫁女是三千两,荣江说要给荣筝添一笔,这么算下来怕要到五千两了。
荣家几代经营着自家的绸缎铺子,铺面开到了南北都有,一直收益不错。除了绸缎铺子,祖产也不少,拿出五千两嫁女儿也是能拿出来的。
最后嫁妆单子到了荣筝手上,她略看了看,心里粗算了一番。前世她嫁到廖家去,父亲怕她在廖家受委屈,也在扬州置了四间铺子,在湖北买了田庄给她。还凑了八十抬的嫁妆已经很风光了。今生只怕嫁妆有上百抬,田产铺子也添了好些。家里有多少的进出她也是知道的,心道这样下来,只怕家产被她拿了一半走。两世以来,父亲对她始终不错。
转眼已到了重阳。中秋的时候荣江都没能回汴梁,说是公务繁忙。重阳后,王府那边说要请期,把正式迎娶的日子定下来,好下大定。卉秋做不了主,只好频繁的给荣江书信商量。
最后终于把正日子定了下来,选在了冬月十七。荣筝在家不过只有三个月的光景了。这些日子来她自己赶了些针线,余下的分了些丫鬟做,打算再去铺子上买些也就凑够了。
九月二十二,荣筝收到了沐瑄的信。信上说他已初十回了汴梁,说想见自己一面。地点约在了明日的杏花巷。
荣筝握着这封信,心里在想到底要不要去见他。
正这样想的时候,肖王氏一头走了进来,笑着给荣筝请了安。荣筝看了茶,与肖王氏闲话。她将书信收好,肖王氏只当没看见一般。
“小姐,才老奴从卉姨娘那里看望小少爷回来。卉姨娘让老奴给小姐捎句话,问小姐选好陪嫁的丫鬟没有,还有陪房。您得拿个章程出来了。”
荣筝略想了想,便说:“这些我都有数了,一会儿我和她说去。”
肖王氏点头说:“小姐既然已经有人选了,那也用不着老奴操心了。”
“只是打点庄子的人,只怕还要重新选人。”
肖王氏说:“卉姨娘说这个不用小姐操心,到时候老爷会选人的。”
荣筝松了一口气笑道:“那我没什么好操心的了。”
陪嫁的丫鬟荣筝选了紫苏、如意、梅芬,她没有选红螺,而是选了新进来不久的雨棠。陪房挑了肖家,白家,和管通许庄子的常家,然后是别家。
荣筝把拟好的单子交给了卉秋。卉秋看了一眼,并没什么不妥的地方,点头笑道:“你早有准备我也不操心了。早点定下来就怕临时乱了阵脚。”
越接近婚期,荣筝就越觉得不安。以至于临睡前她终于下了决心,明日她要去见见沐瑄。
到了第二日,荣筝让丫鬟重新给她梳了头,戴了个珍珠箍。穿了身玫瑰紫遍地金的短袄,油绿色的综裙。这才出了门。
去杏花巷之前,她先去了一趟铺子。
当时别永贵不在铺子里,只雷波和一个伙计在守着。
雷波突然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