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江山争雄>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器晚成

王薄带军突围而出,夜色茫茫,慌不择路之下,离着他的大营越来越远,回头展望,似乎自己的大营也陷入了混乱激战中。

忽然间,他觉得大势已去,不敢再逗留,只带着残余兵马,向着北方逃窜,决定北渡黄河,逃避张须陀的围剿。

对于那些未带走的兵马,王薄虽然心疼,但是并不后悔,因为这种临时招揽的乌合之众,他深有体会,鱼龙混杂,难以众志成城,并没有凝成一股。

若是在打胜仗的时候,将士们都能冲向前,可一旦失利,顿时一盘散沙,各自想着逃命,没有一个严明详细的纪律和规制来约束,没有后盾依靠,就难以真正拧成一团。

王薄逃走之后,孟让大营遭到了张须陀带重兵的攻击。

孟让适才听到远处的厮杀声,也猜到王薄的援军似乎也遭到伏击,在不明白对方具体伤亡的时候,他也没有信心再鏖战,也带着精兵突围,朝着南方逃亡。

这个时候,顾不上别人,自己保命才是最要紧的。

战役打到了天明,雨水已经停了,地上的沟沟壑壑都染红了血水,到处是死尸,横躺在泥泞之中。

残肢、首级到处都是,不少人被开膛破肚,满地的内脏秽物,血腥无比,臭气熏天。

战斗已经结束了,隋军在清点伤亡,押走俘虏,整理物资。

罗士信、樊虎、程知节等将领聚集,当着张须陀大将军的面,汇报了各自的战况,复命交差。

“我军伤亡不足五千,却击垮七八万的叛军,俘虏两万多人,杀敌超过一万五,其余乱贼都逃散了,成不了气候。”张须陀对这一战非常满意,可谓大获全胜。

唐孝仁抱拳道:“将军,没有发现王薄和孟让的尸首,似乎已经突围逃走了。”

张须陀道:“王薄逃向了北部,我军休整一日,然后继续向北推进,东平郡、武阳郡、上当郡、信都郡一带,都是叛乱的重灾区,我等北上,可将沿途其它叛军都镇压了。”

罗士信、程知节等人点头,黄河两岸叛军众多,北面有孙宣雅、石秪阇、郝孝德、张金称、高开道、刘霸道的叛军,南面靠海一带,还有裴长才、石子河、郭方预、秦君弘、左孝友等十多支叛军,非常混乱,他们立功的机会,到处都是。

张须陀从容一笑,并未将这些叛贼放入眼里,因为他觉得,叛军都是无根浮萍,四处游荡,缺少了背后稳定的根据地和靠山,没有源源不断的物资和人力支持,武器低劣,装备不全,缺少严格的军纪和系统官职,调度存在很大问题,训练也不足,他只需带着几万精兵,就可以一路横扫过去,成就自己的赫赫威名,大器晚成。

………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李密近日郁郁不得志,奋笔疾书,写下一首怀才不遇的诗文。

本来杨玄感叛乱失败后,李密和王伯当一路逃命,坎坎坷坷,隐姓埋名,乔装打扮,冲破了封锁和官府通缉,投奔了郝孝德,但未受重用,甚至被郝孝德轻视怠慢,连伙食都不给充足。

李密与王伯当每日都无法吃饱,难以果腹,郁闷至极。

“先生,这郝孝德狗眼看人低,没有把咱们当一回事,不如早点离开,免受这窝囊气。”

李密点点头,他已经听闻,黄河南北,烽盗四起,举义旗者不下二三十位,都在招收人马,对抗隋朝廷,使得朝廷派军四处围剿,使李密的风头被压盖,已经没有人注意他了。

“伯当,我们在这里受了气,说明此处不适合我们安身立命,虽然义军众多,都打了一个义字,但是大多都是匪盗,除了被迫要跟朝廷军对抗外,没有什么义举,烧杀抢夺,**掳掠没少干坏事,我们不能投靠这种队伍。”

李密顿了一顿,继续道:“而且,这些所谓的义军首领,目光短浅,都是寒门出身,祖上没有什么功德和文化,他们起兵,也不过是官逼民反,想要掠夺财富,占山为王,过一时富贵而已,成不了大事,我们必须找真正要推翻隋朝,名声俱佳的队伍去投靠,也好善待我俩,广纳人才,豪雄聚集,这种义军,才能干成大事!”

王伯当点头:“先生说的在理儿,咱们一路逃亡,听到不少传闻,这些义军中,似乎韦城附近的瓦岗寨,颇有仁义之师的名声,听说山寨上的翟让大当家为人豪爽,招揽不少豪杰,山寨上单雄信、邴元真、徐世绩等,均是虎将,在跟隋军厮杀中,打出了一些名气,不如,我和先生投奔瓦岗军去?”

“瓦岗?翟让!”李密咀嚼了片刻,说道:“我似乎有一种预感,这里会是我们容身之所,发展之地,好,就去瓦岗山,聚义抗隋!”

二人商议了对策后,顺手牵走马匹,偷了盘缠,悄然离开了郝孝德的营地,融入茫茫夜色之中。

………

罗昭云与青霜在仆骨营内休养,伤势已经一天天好转,功力恢复不少,随时可以离开草原了。

只不过,罗昭云因为当时的承诺,决定等铁勒十五部的盟会过后再走,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助塔格和可敦的,最好能跟可敦见上一面。

这一日,兰依娜塔格来到了二人的营帐。

“宁泽,事情有些棘手了,这次薛延陀人果然没安好心,带来了一些草原勇士,据说


状态提示: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器晚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