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江山争雄>第六百七十九章 西北文教

罗昭云陪着这些京城才子和高贤,煮酒淡饮,赏雪倾谈,没有摆任何元帅架子,就是想要拉近彼此的距离感。

在这乱世,纯文人的实际用处是不大的,既不能带兵打仗,也不能理政安民,只是蜗居在房舍之内,感慨万千,以写文章的方式来抒发情感,壮怀不已。

所以每逢乱世,都会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调侃,就是武者对文人的不屑和轻视。

但文人掌握了笔伐,在一定程度代表着民间舆论,通过自身文章影响力,脍炙人口传出去,很容易对某一方形成舆论的褒扬、强化,使得这个势力无形中增加了名声、运数等,为其造势。

而且许多文人中,也有一些实干型人才,能做谋士,运筹帷幄;能够从政,治理一方。所以,罗昭云对待这些大文人保持礼遇,也是希望能够借此,吸引更多的人才过来,为己所用。

毕竟自魏晋之后,门阀兴起,垄断了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仕途更是被门阀把持很紧。只有在乱世时候,门阀贵族受到冲击,才能不拘一格提拔人才。但是,绝大多数的人才还是出于那些旧贵。

拉拢更多的人才,也就等于跟旧贵、门阀产生了深厚关系。

不过有些贵族子弟,对西北百姓嗤之以鼻,觉得这些教化不多的百姓,听不懂中原文化,讲也是浪费。

还有贵族才子,对门阀等级限制的思维根深蒂固,有些抵触普通百姓接受知识,这样会冲破贵族的知识垄断。

罗昭云当然没有提出什么将科举深度化,要废除门阀特权的口号,那样只会招惹贵族的反感和戒备之心。

他要把利益最大化,既给寒门子弟一个升迁的希冀,也要给贵族子弟一些特殊待遇,以普化百姓、改变风俗的触及目的来办学,暂时还提升不到科举选拔人才的程度。

弘文馆的文人士子们,觉得自己有了用武之地,暂时还没有想过这些西北寒门孩童,长大之后,会对日薄西山的门阀贵族制度,有什么冲击和影响。

诸人相谈甚欢,罗昭云请姚思廉、虞世南等人,继续在西北教学、创作,将中原文化发扬光大,将西北的百姓,真正拉入中原的文化习俗中,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姚思廉这等大儒,自然希望能把孔老夫子的一套儒学,在西北推广,这是每个儒者希望做的事,阐述他们坚持的文之道,惠及更多百姓。

临别之前,罗昭云对薛芷箐做了邀请,可以随时入帅府做客,他的家眷也到了。

薛芷箐脸上露出喜色道:“哦,依依她也来到金城了啊,那太好了,以前在大兴城时候,我曾听过她抚琴,堪称一绝,虽然当年交流几次,但未能尽兴,这回可以好好切磋交流一番。”

“琴箫和鸣,那可是一件雅事!”罗昭云微微一笑。

薛芷箐笑而不语,心想去见依依,也只是一个借口而已,这样自己可以常出入帅府了。

罗昭云离开弘文馆,回到帅府内,得到了一个大好消息,李靖已经打通了河西走廊,顺利拿下敦煌郡,扫平了那里的叛军队伍,重新掌控玉门关,并且带兵在数日前,横扫伊吾郡,开赴新疆天山一带,将突厥部落重新赶出了伊吾地盘。

罗昭云接过信函,浏览过后,露出喜色:“太好了,李靖果然不负所望,成功打通河西走廊,从金城到西域三十六国,已经中东的大食国、火罗国等,都能顺畅了,沿途建立驿站,疏通路线,确保商业往来的安全,西北的经济会被带动起来,百姓富足,教化有度,改变蛮夷落后之风,对华夏真正一统也有重大奠基作用。”

一直以来,边戍不宁,少数部落反复多变,与朝廷抗衡,很大原因是这些边戍之地,文教落后,不习中原文化,不讲仁、礼、信等,完全是实力为尊,武力征服,反复无常。他们对中原归属感较弱,如果能将边戍的文教推行开,受到中原文化影响,有华夏民族的统一归属感,以后的疆域还能扩大,更加牢固。

萧依依道:“恭喜夫君,西北地盘铺开,如今已经是十一郡了。”

“是啊,西海、河源、浇河、临洮、枹罕、西平、金城、武威、张掖、敦煌、伊吾,十一个郡了,整个西北地盘,如今都在公子的统摄之下。”宁沐荷也露出惊喜。

罗昭云点点头,深思熟虑地分析道:“西北广袤空旷,十一郡的地盘加起来,等若大隋五分之一的疆域了,但是人口嘛,不足大隋的二十分之一,相对贫寒,百姓家里,连个像样的瓷器、玉器都没有,可不像中原那些百姓,陶瓷工具不缺,丝绸布匹不断,西北的经济太落后了。”

“不过,西北也有优势,地形高纵,中原兵力往西北来打相对困难,气候不适,而且西北适合养骑兵,我西北军的骑兵队伍,很快就是各方势力中,数量最多的。”

“夫君,接下来,我们要如何布局?”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罗昭云说出了历史上明初学士朱升对朱元璋提出平定天下战略方针的意见,很有借鉴意义。

“我军地盘不小了,要稳固消化一下,静观其变,江东一旦出事,会使格局在变,我们下个目标,就是关陇,但动兵之前,最好促使薛举与李唐先战一场,两败俱伤,然后我们再出击,平薛举,拿下大兴城!”罗昭云思路清晰,观中原风云局势,等待出师时机。


状态提示:第六百七十九章 西北文教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