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准备改变对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人的态度,扶持他们独立建国,同时调整对苏军投降部队的政策,考虑组建反斯大林力量——‘俄罗斯解放军’并将他们视为今后东方政策的一部分。8w·om”霍夫曼短短一句话如同一枚5oo公斤重的航空炸弹扔进了会场,引了阵阵骚动。
所有人都清楚这番话与元过去一直强调和坚持的政治主张是相悖的,元从来都将这些东方民族视为“劣等民族”而企图消灭,曾经不止一次有前线将领企图在被俘苏军中征募“志愿者”军队,但无一例外都为元和希姆莱所反对。只有少部分被俘士兵被挑选出来充当德军运输、警卫和后勤力量的“东方营”,虽然各主力部队中几乎都有“东方营”,但他们尚未形成统一整体更不具有军人身份,充其量只是仆役。
元准备改弦易辙了?
凯特尔、蔡茨勒等军方将领立即表示赞同,而希姆莱、戈培尔等人则不动声色地等着霍夫曼的后续言,他们需要一个合理解释。
“基于人口战争理论和以往战例,要打到斯大林屈服我们可能要准备付出3oo万甚至更多的牺牲,这对德意志人民而言代价过于沉重。消除布尔什维克对欧洲的****威胁不是我们德国一家的任务,必须让俄国人自己起来组建军队和斯大林耗,这既有利于节约德**人的性命,也有利于巩固最大多数的力量基础。”霍夫曼恳切地对这批心腹说,“先生们,人是最可宝贵的资源,一个合格的士兵需要18年时间,经历千辛万苦才能生产、成长起来,而消灭他只要一颗子弹,甚至都用不了1。8秒……美国人可以给苏联人各种物资和装备,但美国人绝不会派几十万人给斯大林,斯大林也不敢接受几十万美国部队——这对他的统治没半点好处。8w·om如果我们出面组建俄国反斯大林武装。目前那些在斯大林控制之下、被迫为他卖命的俄国人民就能看到另一条出路——一条与我们共同合作、消弭****威胁的出路,这对于瓦解斯大林政权有很大好处。”
戈培尔的反应很快,在霍夫曼讲完之后就将这个决策与刚才的欧洲联盟联系起来,吹捧这是元走的又一步好棋。
“虽然我对组建这些劣等民族的军队抱有较大顾虑。但鉴于对苏战争的长期化,为节约德意志军人的生命与鲜血,我原则上赞同元组建东方部队的提议。”面色阴沉的希姆莱考虑了半天之后才言,“只是这样做在战后会不会带来问题?一战时皇帝陛下扶植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结果2o年后他们反过来构成了对我们的威胁。”
霍夫曼还没开口。鲍曼立即反驳:“有没有问题关键取决于我们自身,只要德意志是强大而统一的帝国这些就不是问题。一战如果不是犹太人在背后捅了一刀导致帝国崩溃,俄国人是不敢撕毁《布列斯特条约》的。”
这番话说的其他人都频频点头,霍夫曼立即趁热打铁阐述了他对俄罗斯解放军的初步设想:
第一,这支部队的主要领导层应该是认同欧洲联盟精神的原苏军将领,地位越高越好,但纯政治委员一个不要,在组建部队的同时组建政治组织,可以考虑“俄罗斯解放阵线”等类似名字,由部队指挥官兼任政治组织领导人;
第二。组成这支部队的兵力要进行精心挑选,在志愿基础上优先选择非俄罗斯族和曾在苏联肃反运动中受迫害的俄罗斯族官兵,考虑用缴获的俄制武器武装他们,年底前先组建3个师,然后增加到6-8个师并组建集团军,只有成为集团军后才考虑配备装甲部队;
第三,士兵入伍前要进行与斯大林、与布尔什维克决裂的公开仪式,要在各部队派驻懂得军事与管理的帝国代表,一般由军官或军士长充当,承担联络与监察责任。﹎8_﹎>w=w`w·.代表至少要派到营一级;
第四,要加强宣传工作,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分子要授予勋章并晋升职务,要把精诚合作的俄国代表送到德国培训。向他们展示良好的德国式生活,适当迁徙士兵的家属以增强他们对欧洲联盟的认同感与向心力;
第五,前期主要承担后方警备、反游击战争等任务,等战斗力初步形成后可进入一线斗争,受有关德国集团军领导,组建集团军并完全成熟后可承担战役某一方向的任务;
第六。要描绘明确的前途——等对苏战争胜利后,非俄罗斯族部队将建立一系列非俄罗斯民族国家(数量较多)并成为各自民族的国防军,俄罗斯族部队将掌握(或部分掌握)俄罗斯政权。
……
霍夫曼一口气说了十条设想,一直在倾听的蔡茨勒上将忽然涌上来一个奇怪念头:这才是元作为政治领袖应该考虑的工作,像以前那样频繁往前线跑并对战役过程指手画脚的行为似乎有些越俎代庖……反过来他又想到:元大概是对哈尔德不放心所以才事事亲力亲为,自己担任总参谋长这一个多月来似乎与元相处得很不错,可见元并不是听不见他人意见的固执之人,对犹太人的态度,东方政策不都在修改么?若不是哈尔德老早就有了篡党夺权的念头,他怎么会这么指责元?
“在此次塞尔维亚会议后,我将召开东方会议讨论这些国家的政治安排与未来展,目前所占领的俄国领土也将会适当分配给我们的盟国与追随者——这场神圣战争不能只让他们牺牲而看不到任何回报。”
希姆莱插了一句:“如果都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