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赵云>第一百二十六章 雒阳的吃瓜观众不要太多

“赵云和道家干起来了!”

这话听着有些不对劲儿,一方是一个人,另一方则是庞然大物,看上去很不对等啊。

等等,你说赵云和道家干起来了?扯淡,一个是鸿都门学的新晋博士,据说现在去听他的课需要提前报名的,另一个是教派,大汉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教。

再说赵先生入城的时候,太学不是有不少居心叵测的学子想要让他出丑么?毕竟那时他还没走马上任,学子们去身份合适。

现如今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博士,学子们哪怕再不认同,存在着尊卑的差异。

就像一个小地方的县令或者县长,和大地方的刀笔吏,双方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

至于太学的那些博士们,一个个老朽,好意思去欺负人家小年轻嘛。

因此,太学和赵云之间纵然有龌龊,也干不起来,咋又和道家扯上关系了?

啥,赵先生写了一本《封神演义》?那是啥玩意儿?西周建国时期的故事啊,还有神仙妖魔鬼怪?这样的故事书我一定要好好看看。

有这么厉害?他还说有可能是今人无法达到先天的原因,那就更要看一看了。

《老子化胡经》?那是什么东西?让那些和尚看的?于是乎道家要找他的麻烦?

其实,在雒阳城流行的风言风语,都是从世家流出来的。

普通的老百姓,哪里明白道家已经在聚会,剑拔弩张,就不知道是对付赵云还是佛教。

当然,少不了那些本身就对赵子龙怀有不满的世家在后面推波助澜,不然,为何坊间流传的,都是道家要对付他的信息?

老百姓是淳朴的,他们并没有什么判辩的能力,世家传出来的消息也就相信了。

在他们的心目中,好像真定赵家在北方把胡狗都打赢,那一时期,世家为了鼓动皇帝继续出兵,确实在北疆战役胜利的时候出了力,不遗余力大肆宣传。

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利益诉求,自然不会再为赵家摇旗呐喊,让不明真相的平头百姓一头雾水,难道真定赵家胜利之后,北征就无疾而终?

看样子好像也不对,毕竟大汉除了极少数的宦官莫名其妙就成了侯爷普通人要想封侯,千难万难,真定侯是如何出来的?

直到赵云到了雒阳,才重新有了赵家的音信,半点儿也没有北疆那边的战报。

不少太学学子乔装打扮,到寻常酒肆,尽管点了最贵的菜,也觉得难以下咽。

当然,他们来的本意就不是为了吃饭,而是想知道老百姓对赵云的看法。

结果让太学士子们很失望,居然没有人对赵子龙口诛笔伐,道家的力量多么强大,谁都很清楚。按说赵云得罪了道家,应该是群起而攻之啊,剧本不是这么演的。

其实,就是这些学子们,他们不清楚,自己等人本身就是世家手中的枪而已。

“很奇怪,道家之人,为何不大张旗鼓进雒阳?上一次孝明帝时期,他们要对佛教动手,不几天就聚集了一千三百多人。”

“孝明帝到如今,都过去了差不多一百年的时间,真真假假谁说的清楚?”

“你的意思是说,那些佛教光头们,本身就是刘家人给引进来的?我的天,不是引狼入室吗?我大汉的教派,何须番邦胡人来分一杯羹!”

“是啊,传说中的方士徐福,带着五百童男童女,到海上去找传说中的仙山,多缥缈的说法,始皇帝那么精明的一个人,竟然相信了。”

“合着你们的意思,当今和他的前任们,觉得道家的力量太大,早就不满意了?”

“那是,一个皇帝,他们觉得自己是天下最有权势的人,谁想头上有一个太上皇?”

“很难讲啊。不要说咱大汉,就是前朝大秦时期,秦始皇劳苦功高,权柄一时无两,对道家的人都得供着。”

“未尝不是始皇帝想抓住道家的辫子,他们找不到神仙或者仙山的时候,那就会出面铲除了。”

“凡事没有绝对,兴许海上真有仙山呢?说不定徐福早就得道成仙,不然为何到如今也没有他的只言片语留下。”

“糊涂!横海将军带着船队渡过茫茫大海,到了那个叫邪什么的地方?”

“邪马台!”

“对对对,就是那里。一个女性,竟然成了他们的女王,传说中不就是徐福的后代么?”

“道家也不禁生育,不像和尚们,一个个清心寡欲,斩断尘缘,指不定就是他成仙之前留下的后裔,把道统传了下来。”

“啥道统啊,要是真厉害,张横海不过是一个武力值不高的武者,带着一些家丁部曲什么的,就能把邪马台打得溃不成军。”

议论的众人不再说话,他们突然想到,赵家最厉害的,并不是文才什么的,而是超绝的武功,连胡人都望风而逃,打下了不止一个郡的土地。

横海将军张郃,貌似以前还是赵家的部曲,连他们家的部曲都这么厉害,主家更是把胡人都打得抱头鼠蹿,得有多厉害。

他们心里很是彷徨,设若赵子龙知道是他们在后面使劲,赵家人会不会找人直接把大家给做了,也不是不可能。

上次在京城,赵云不是差点儿被人给刺杀成功了么?虽然不知道是哪家做的,相信赵家的武力值更高,要不然也不会没有人受伤。

一报还一报,指不定惹到了赵家,那边是山野之人,才不会把大汉律放在眼里。

再说,杀人之后,飘然远遁,你去找谁?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六章 雒阳的吃瓜观众不要太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