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青春校园>生生结>第六十三章 心中疑问

北方草原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以及北方匈奴人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整首诗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白话。

尤其是那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那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

他在北方驻守十年,当然了解牧民生活,当然更知道严玲婉写得这首诗,如果不是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绝不可能能够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就能展现出牧民生活的图景。

真真的想不通,她怎么可能……

一个一个的疑问,瞬间充满他的大脑,她的确有许多让人不解的地方。陈子墨想起道真大师说的,既是又不是,那究竟是何意?

他默默地背下这几首诗,他一定要亲自再次调查。心里的疑问如果不能得到解答,他手里有几十万大军,他掌握着大楚国的一半兵力,如果……他不敢往下想。

王爷知道她有秘密,难道她是匈奴人安排的奸细?难道严家是匈奴人在大楚的联络地?

哎呀呀,不就是一首诗嘛,王爷您方向错了!

严玲婉写下的这些都是后世中的《小学生必备古诗70首》中的前面几首,《小学生必备古诗70首》里的古诗都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是五千年历史上的诗歌精华之作。

多年的教书经验与培养孩子的经验中,都告诉她孩子需要大量的阅读,阅读中外名作,孩子在阅读中才能培养灵性、悟性。

后世中有一句常常被老师挂在嘴边的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出自陈寿的《三国志》,但是老师们,尤其是语文老师们是不厌其烦的引用。

唐诗宋词中有不少传诵千古的绝句名作。如王维的绝句堪称“在泉为珠在壁为绘”。李白的绝句如天马行空,有着极高的造诣。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等的诗作堪称绝唱。

还有不少的诗人虽然仅仅留下极少数的作品,却能深深打动人心,像王之涣只留下六首绝句,但却是首首经典。

这个时空里没有唐诗三百首,也没有宋词,所以严玲婉就把后世中教育部指定的小学生必备的古诗拿来让陈秦宇学习。

后世中的国学教育被有心人搞得是轰轰烈烈的,难道在古代还能不学吗?

在严玲婉的教育大计中,还准备把后世中的《日有所诵》里的经典外国名篇写下来,像泰戈尔的散文,短小的诗篇,纪伯伦的格言等等都给写出来呢。因为日不间断的记诵,就是炼心的过程。

光有智商是靠不住的,什么叫智慧?就是对应做和必须做的事情专心致志。

而背诵就是炼心,就是修戒定慧,就是培养聚精会神的能力。当孩子聚精会神时,他便能融入对象,成为对象。就这样兴趣盎然地一路背下去,或早或迟,或深或浅,所读所诵,都将内化为孩子们的精神气质。

在后世中,犹太人对子女的教育那是全世界闻名。犹太民族历经坎坷、四处流浪,在他们的眼中财富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也许早上还腰缠万贯,到晚上就有可能一贫如洗。

犹太人将知识当做他们最稳妥的财富,因此,惟有知识是不会被夺走的东西!

严玲婉非常认同这一观点的,尤其是现在的她,莫名的到了这里,丈夫不在身边,儿子不在眼前,父母姐姐都不在,朋友同事更加没有,唯一有的只有脑子里的那点知识了!

作为一个从一千八百年后来的灵魂,很自然的就带有后世中的习惯,无论生活习惯还是学习习惯,无论是思维习惯还是职业习惯。

而习惯是一个人最不容易改变的,原本就是积久养成的一种方式,因此会深深的印在脑海中,会不自觉的就冒出来!

只是严玲婉万万没有想到,她的习惯方式引起了一个不该有的误会。其中的一首《敕勒歌》被王爷看见,竟然产生了怀疑,怀疑她是细作!

《敕勒歌》是北齐人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原为鲜卑语,后被翻译成汉语,此歌最早见于唐朝李延寿撰写的《北史》,是一首充满画面感的优美佳作。

严玲婉要是知道此时王爷心里的想法,不知得有多冤!

在写下这首诗作的时候,严玲婉也的确是欠考虑了,她忘记了这是什么时代?王爷的怀疑并不是毫无根据的!

而此时的王爷,正懊恼着他自己,怎么这般快的就坠入了感情的网,没有多分析分析。懊恼自己怎么在这事上一点都不冷静。

王爷越想越不敢往下想,严玲婉所做的一切都被怀疑了,怀疑是故意为之。王爷抿唇不语,双拳紧握,暗沉着脸,。

“云,去准备一些‘回忆’的药,今天就要。”他很快的吩咐着,这事宜早不宜迟。一定要弄清楚究竟是不是她?今天晚上就去一趟严府,亲自去查!

“是。”云发现王爷暗沉的脸,浑身都散发着冷气,这是怎么了?刚不是好好的吗?小王妃还去做奶油蛋糕去了,但王爷有吩咐,云心里再有疑惑,他也会照着去办。

“风、火继续好好监视着。”王爷紧接着又吩咐。

“是?”火和风条件反射似的回答,瞬间反应过来时,语调微微向上扬,连续翻眨几下眼睛。

监视?监视谁?监视小王妃吗?

监视?怎么又变成了监视?

风与火对视了一眼,又看看云,爷这是啥意思?

云垂下眼帘,他也不知道王爷这是怎么了?王爷要用‘


状态提示:第六十三章 心中疑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