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百人会之关东局>第三十四章 黄金十年?

冯雪峰带着小路半夜上了一艘小船,小船驶出江岔,进了黄浦江。向北走了一个半小时,过了外滩,到了日租界对面,对面的码头上停靠了大大小小的船,其中就有一艘战舰,当然是日本战舰。

到了宝山,已经是午夜。此时,大江之上明月一轮。江风吹在身上,十分清爽。

小路和二人好好商议,他们答应送自己去江阴。

次日上午,船到江阴。小路另外给了他们一些钱,请他们把自己拉到了江阴。到江阴不久,搭一班客轮去南京。二人拿了钱,帮助小路买票,帮助他搬东西,很是周到。

课船船舱分好多等,五等在船的底舱,也有椅子座位可以坐,乘客都是乡农,有担菜的,有担米的,有拉猪的,有贩鱼的。最奇怪的,小路还看见一个卖蛇的。

四等舱不是小房间,所有的人都有铺位睡觉,铺位上有垫子和毯子,不过都肮脏不堪。不算拥挤,没有什么私密性。

三等舱则是小房间,房间里有四个铺位,二上二下,卧具还算干净。二等舱或一个人,或两个人。一等舱则是套间。

小路买到的是三等舱,到了船舱位,见里面已经有三个人了,床铺下和过道里放满了东西,可能是做买卖的。

这时候,船上乘员来了。小路叫脚夫停下来,拿了一个大洋,吹了一下,放到耳朵上听,对船上乘员道:“请问能搞到二等舱吗?”

乘务员见了大洋,道:“这个,我可以给您看一看。”

小路又拿了个大洋,乘务员见了,道:“我想起来了,恰好有一间空着,您现在就请,不过要补个票。”

汽笛一声响,船开了。这一艘客船烧煤,能鸣汽笛,小路从窗子里可以看到,船的烟囱冒着大大的黑烟。

船到了南京码头。

7月1日。

小路先在旅店住了一夜,然后便开始租房。花了半天便租到了一座大房子。房主人不在,管家管两套空房,想收几个房租,答应租给他半个月,十个大洋。本来收八块大洋,因为人多,故而多收两块。

小路向北平的东北大学打电报询问。校方显然是得到了同学问的叮嘱,立刻回电,没过多久,加急电报就送达了。同学们已经出发,于7月3日到达南京。

房租贵,是因为房子好,房间多。虽然是老式样的房子,但是是二楼,住起来不错。

|

南京如今很繁华,虽然不如上海,但是是政治中心,很多机关都在这里,一些达官贵人也纷纷安家,百姓也跟着享受了繁荣。最新栽植了很多梧桐树,已经成荫。

南京和国民政府有紧密的联系。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改江宁府为南京府,不久后袁世凯将民国首都迁往北京。

1927年3月24日,国民党北伐军占领南京。同年四一二事变后,老蒋等人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同年置南京特別市。

1929年6月1日安葬孙中山於中山陵,置首都特別市。1930年改为直辖市。1931年6月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国都定于南京”。

1927年至1937年的十年被称作“南京十年”,也成为称为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期间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首都建设,奠定了南京现代城市发展的良好基础。

到1937年,南京的城市人口增加到100万以上,是当时中国的六大城市之一。

小路租完房子,在街上闲走,不知不觉到了南京市的新街口闹市区,远远地看见一个大商场,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果然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的商场之一,大门边有大幅广告,写着:“日用百货,无不齐备。餐厅茶馆,应有尽有,集国产之大成,汇万货于一处。”

走了进去,果然如此,里面号称将近二百商铺,同仁堂药店,张小泉剪刀,都能看到。南京中央商场,于1936年1月12日开业。

两年前,张静江,曾养甫,李石曾、茅以升等32位社会名流,倡导筹建全国最大的国货精品商场,要求经营的商品必须是国货精品,以对抗不断涌入的外国走私货,特别是日本走私货,业主必须是中国人。

除了中央商场,在新街口走了一段,到处都能看到小受日本货物的商店。日本货物上都是日文包装,人丹,布匹,人造丝,暖水瓶,无不发售,货色好,价格低。

小路觉得饿了,见大三元就在前面,便上了楼,点了一份盐水鸭,两个小菜。

等饭的时候,有报童上来推销报纸,小路买了一份《救国时报》,一份《中央日报》,翻开来看,一篇题为《走私日货之危害》的文章写到:“日商年来偷运私贩入华者,不计其数,日人上海日日新闻谓,过去一年中,日商私贩,总数在三万万元以上。日政府输货入华,亦多不纳关税,因此中国损失关税当在八千万以上云”。

另外一篇文章标题为《天津华商店两月倒闭三千余间》,文章写道:“近日来日货充斥华北,华商企业无法竞争,纷纷破产。过去两月,天津一市,华店因此倒闭者竟达三千间以上。日人商店,在平津一带到处林立。”

小路看了几个新闻,心情不很好。这时候,盐水鸭上来了。

刚刚开吃,旁边一张桌子的两个人聊天吸引了小路。

这两个人显然是很关心时事,一个道:“鄙以为,这十年,的确是黄金十年。你看,我们的公路有


状态提示:第三十四章 黄金十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