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百人会之关东局>第455章 巴巴罗萨计划,柱子和门

1941年5月13日,柏林。

元帅们和上将们分批进了总理府,他们是分头进来的,而且是从三个门进来的。

会议显得很神秘。其目的就是不让外国的间谍们注意这个会议。参加会议所有的人是可以进行战争决策的。

这样重要的会议,有的时候在郊外总理别墅举行,有的时候在度假地举行,在总理府举行的不多。在东普鲁士腊斯登堡(一译为贝希特斯加登)的密林里正在修建一个秘密指挥部,由一系列地堡和碉堡组成,四周围以铁丝网。

这个秘密指挥部已经取名为狼穴,不久以后就会启用,为的就是元首方便指挥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为什么叫狼穴?阿道夫一词源于日耳曼语,意思是尊最的狼。

这一次,因为元首就在柏林,所以会议在柏林举行。

参加会议的元帅们中,李斯特元帅,魏克斯上将是从巴尔干调回来的,他们刚刚结束了巴尔干陆地战役。4月15日南斯拉夫军停止抵抗。4月17日签订南军无条件投降书。4月23日签订希军投降书。4月27日德军占雅典。4月29日进抵伯罗奔尼撒半岛南端。损失近1.2万人的英国远征军,毁掉重武器和运输工具,经海路撤往克里特岛。

目前,他们正在计划攻占克里特岛,彻底占据地中海的制海权。

他们的计划是空降战。正在这个关键时刻,被抽回来开会。南欧的事情结束了,就可以集中军力财力物力对付苏联了。

德国其它部队多数已经集结在了波兰,少数在西线驻扎。

会议开始,希特勒开门见山,道:“今天,我们讨论对东部的那些低等种族的作战计划。我们能在原定的5月15日开始吗?”

对苏联的最占计划早就定下了,现在需要决定的,是什么时候开展。

|

这个计划就是巴巴罗萨计划,是进攻苏联的计划。

早在1940年7月,这个计划就开始制定了。年底,计划制定完毕。德国人已经意识到,苏联是世界上的强国,和西欧国家根本不一样,他的军队数量,坦克数量,大炮数量都比多少个国家的总和还多。苏联的国土面积辽阔,也需要大量的军队才能完全占领。

1940年12月18

日,希特勒发布21号命令,批准这个计划,并且命名为巴巴罗萨计划。

如果是中国人就不会用这个名字作为计划的名字,这个巴巴罗萨虽然一生都在作战,很厉害,但是却在渡河的时候淹死了,多不吉利。

会议上,多数人都认为不能按时进行,因为地中海的战役还没有结束,克里特岛还在英国人手里。如果现在就作战,那么就会出现双线作战的境地,是不利的。

不过,有几个人认为,应该按时进攻,因为苏联是一个极其寒冷的国家,只有春天开始作战,才能在入秋之前占领莫斯科,拿下乌拉尔山的城市。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就给斯大林保留国力的机会,不能彻底消灭苏联。

希特勒倒是同意不要两线作战的观点,而且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他也动物了不少脑筋。

但是,他不同意苏联会坚持很久的说法,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苏联就是一座破房子,向门上踹一脚,这座房子就会倒塌。”这是他高估了自己,低估了苏联的一句话。

“元首,我倒听说了一个不同的观点。”这是外交部长李宾特洛甫。

希特勒:“什么观点?”

李宾特洛甫:“未必是不同意,只不过有不同视角:我们外交部门在中国搜集情报的人员认为,苏联的确是个破房子,但是踹在门上房子不会倒塌,只有踹在柱子上才可以。”

希特勒:“那么哪里是这座破房子的柱子?”

李宾特洛甫:“在我们观察了苏联和日本的战役后,我们认为,这座破房子的柱子是莫斯科,还有他们的武器制造业。只有莫斯科占领了,武器制造业毁了,苏联的军队才会大量的投降。”

希特勒:“虽然我不愿意再次进行哪里是主攻方向的讨论,我却愿意听一听外交部门对苏联最新动态的分析。”

李宾特洛甫:“我们观察,苏联是个集权国家,一切集权的命令都来自莫斯科,只有斯大林死了,或者离开莫斯科,才可能动摇苏联人的抵抗决心。只有这样,那些惧怕斯大林的人才敢投降。说简单一点,只要斯大林死了,苏联就好打了。另外,我们还有其他成果。”

希特勒:“说吧。”

李宾特洛甫:“我们不吝惜杀死低等种族,但是却吝惜高贵的日耳曼人的鲜血。因此,我们有减少日耳曼军队流血的外交途径。这是中国使馆传来的报告,刚刚送到。”

希特勒:“念,大家都听一听。”

“这份报告有几点:第一,是要尽早进攻苏联,最好是五月,以期在冬天到来之前打到乌拉尔山,彻底消灭苏联的国防工业。第二,为了减少日耳曼人流血,可以让盟国日本出兵苏联远东,加速苏联灭亡。第三,为了促成日本人参战,我们有如下建议,a,和日本瓜分苏联,亚洲部分归日本,欧洲部分归德国。b,把我们获得的苏联远东矿产资料送给日本人。c,在战争中创造机会,使得日本人认为出兵可以捡便宜。”

“下面是创造日本出兵机会的建议。……”

这份报告引起了司令部很多将军的重视,几个将军把报告要了过去,仔细地研究这份报告的内容。

不一会,大家关


状态提示:第455章 巴巴罗萨计划,柱子和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