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汉末三国志>第005章 董卓来了

【迎少帝】

中平六年(189)四月,汉灵帝病逝,少帝刘辩继位。宦官集团和外戚集团斗争日益激烈,何进杀死宦官蹇硕之后,希望进一步铲除所有宦官,但何太后不许。于是何进、袁绍等人,便召董卓进京讨伐张让等宦官,并以此来胁迫何太后就范。董卓得到命令之后大喜过望,认为这是一个向朝廷中央迈进的很好的机会,他于是上书少帝,打着“逐君侧之恶,收让军,以清奸秽”的名义,带着自己的军队向洛阳进发,期间一度被谏议大夫种邵所阻。

但事态的发展远远超乎了董卓意料之外,宦官们和何进在洛阳展开大火拼,何进被张让等宦官杀死,何进的部下们知道消息之后立刻率兵攻打宫城,张让为首的一部分宦官急忙劫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半夜出逃,一直逃到了黄河边上。宫廷大乱之后,尚书卢植救了何太后之后立刻和河南中部掾闵贡率少量部队追赶张让等人,于天快亮时追上,闵贡杀死了数名宦官,张让等剩下的宦官被逼跳水自尽,随后他们转向回京。

等董卓领兵接近洛阳时,已经知道洛阳有变,他在得知少帝在北芒的消息之后立刻率军赶去,要比其他人都先到一步,带着文武百官和大军将少帝和陈留王迎回洛阳。就这样,宦官们和外戚的大火拼,打的两败俱伤,最终的胜利果实却被来得最晚来的最巧的董卓轻松摘到了手里。

董卓将少帝迎接回京城,牢牢的将皇帝控制在了手中,掌控到东汉王朝的实际大权,开始唯我独尊干预朝政。

【控制军队】

董卓作为一方诸侯想要控制朝廷的话,除了控制皇帝之外还必须要有大量军队,董卓自己也明白这一点。进京之前,董卓没有预料到朝廷的形势会发生这样的激变,为了避免何进袁绍等人的忌惮他并没有带太多部队只带了三五千人的少量精锐,这个人数对于偌大的洛阳城而言实在太少了,形不成威慑力。

但董卓很有小聪明,他暗中下令部队每隔几天便悄悄在晚上离开洛阳城,然后第二天再光明正大的开进洛阳城,这样训练有素、装甲精良、源源不断的西凉军便狠狠地威慑住了洛阳里的那些达官贵人们,这位董卓进一步的行动争取了不少的时间。

那时,洛阳城里除了董卓的西凉军之外主要还有何进原来的部队以及比董卓早到一步,已经被封为执金吾丁原所控制的至关重要的京城防卫部队。

前文已经说过了,何进的弟弟何苗因为收了宦官的贿赂加上他自己心里也是比较偏向宦官,结果拖了自己哥哥的后腿,最终导致何进被宦官所杀。何进原来的部下吴匡等人很感激何进对他们的恩情,他们认为何苗是宦官那边的人,是他害死了何进大将军,于是他们和董卓的弟弟董敏相联合杀掉了何苗,董卓来到洛阳后,吴匡等人投靠了董卓,他就这样轻轻松松收编了何进原来的部队,实力大增。

随后,董卓成功收买到了丁原手下大将吕布,不久吕布杀掉了丁原,董卓成功的控制了京城防卫部队,并发誓和吕布结为父子,任命吕布为骑都尉,很快进一步提升他为中郎将,封都亭侯。

那时,袁绍、袁术两兄弟和曹操手里依旧有一部分军队,董卓曾经拉拢过他们,甚至和袁绍商谈过废立之事,但都遭到了拒绝,几人也先后从洛阳逃出。

就这样洛阳的全部军队几乎都被董卓控制在了手里,他已经可以为所欲为无人能挡了。

【废立君王】

董卓控制的军队之后,他开始了进一步的行动。

首先他以国内久旱不雨罪在朝臣的理由迫使朝廷免除司空刘弘的职务,自己取而代之,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然后他为了完全的掌控朝廷,决定废掉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董卓废立的原因和借口我认为大概有以下五点: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少帝刘辩的年龄太大了,那时刘辩已经15岁了,而刘协才9岁。刘辩基本上已经算是半个成年人了,并不好控制,而且过不了几年刘辩就可以以亲政为理由名正言顺的夺取董卓的权力,甚至最终杀掉董卓,所以董卓要提前把他收拾掉。

其次,董卓为了扩大自己在朝廷的权威和影响力。董卓虽然拥有很多军功,但他在政治上成就并不高,在朝廷里也没有什么同党影响力也不大,而这个世界上又有什么能比得上废立天子能更展现自己的权威的呢?

再次,为了打击皇权,减少宫里的影响力。董卓在朝廷里没什么人但他在宫里更没人,而董卓他又不是何家的亲戚,不对你何家下手,不对你何太后的儿子刘辩下手,还留着你啊。

还次,董卓说刘辩这个人不行,你看他天姿轻佻、威仪不恪又愚昧懦弱,这容貌和性格就压根不适合当皇帝。我想说你董卓本来就是找傀儡的,又不是选明君把自己干掉的,你也好意思说,纯粹就一借口。

最后,董卓是不喜欢何太后这个人的,其实是想把何氏一族斩草除根,也可能是因为何太后拖他哥哥后腿的原因。但相反刘协是董卓的本家董太后养大的,而董卓又自称是董太后的亲戚,所以董卓本人就倾向于刘协,而不喜刘辩。

很快,董卓开始公开宣称刘辩人品不行不适合当皇帝,公然说我想做伊尹、霍光,除了尚书卢植当面反对之外,其他大臣们都慑于董卓的淫威之下不敢发对,而卢植要不是侍中蔡邕极力劝阻当天就


状态提示:第005章 董卓来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