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内部的叛乱之外,外部的诸侯们对于刘璋也可以说是十分的不友好,当时刘表在上位之初就有乘虚而入的意图,而曹操做大之后,更是没有把刘璋放在眼中。▲∴,x.
【试探的刘表】
荆州牧刘表在刘璋继位之初就已经开始动手,他派出从事刘阖诱反了刘璋麾下多位大将。
虽然刘璋和刘表都是汉室宗亲,但他们的关系可谈不上有多好,刘璋是继承了自己父亲刘焉的位置,而刘焉和刘表之间矛盾已经有不少了。
当年可就是刘表向朝廷揭发了刘焉僭越身份有谋逆篡位的意图。
在西凉军李郭等人挟持天子、控制朝廷后,为了拉拢地方上的诸侯,派出了许多使者东行。而刘表那时也是对李傕等人积极示好,刘表向借助朝廷的名义巩固自己的地位,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李郭等人也想拉拢刘表作为外援,双方一拍即合,于是李傕派黄门侍郎钟繇拜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后来又派左中郎将祝耽授予假节,并督交、扬、益三州军事。
刘表被授予假节之后,已经可以名正言顺的开始干涉益州事物了。而刘焉的死亡,刘璋的继位则是一个极好机会。
刘表于是派出麾下别驾从事刘阖,诱反了刘璋麾下将领沈弥、娄发、甘宁,刘璋也在成为益州牧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人生考验。
沈、娄、甘三人当时虽然都不是益州的核心人物,但他们后面有着荆州牧刘表的支持,不可小视,所以为了对付他们,刘璋直接派出益州集团的二号人物——征东中郎将赵韪。
历史证明了刘璋的这个决策是正确的,赵韪成功的平定了叛乱,沈弥、娄发、甘宁等人失败后不得不逃往荆州,依附刘表。
这一方面是由于沈、娄、甘等人的实力和赵韪差距太大,但刘表在外坐视不理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当时如果刘表派兵支援的话,赵韪没那么简单能赢的,不过刘表本人却过于谨慎,在如此良机之下,居然仅仅对于益州进行了一次试探之后就再无动作,完全的默认了刘璋对于益州的统治地位,任凭夺取益州的良机白白失去。
【短暂的和平】
在成功镇压了赵韪反叛,庞羲求软之后,北方也是和张鲁形成了僵持的局面,益州进入了一个长时间的和平时期。
这个时期内,由于赵韪的失败,东州人已经获得对益州本土集团的胜利,益州人也开始对现有的形势屈服,再加上天下的形势逐渐明朗,外部的难民也是一天天的减少,双方的矛盾开始逐渐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两者逐渐融合再一起,到了刘备入蜀时,东州集团和益州本土集团的区分已经不大了。
而在东边,刘表也因为内部的叛乱和北方曹操以及扬州孙策、孙权两兄弟的威胁对于益州的兴趣逐渐降低,只有北方的死敌张鲁,刘璋仍然是无可奈何。
随着益州周边的环境稳定,内部叛乱的平息,益州进入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平稳期,直到荆州发生了变化。
【刘璋和曹操】
历史上刘璋和曹操的关系说不上有多好,这倒不是刘璋对曹操有反感,而是曹操和他的许昌朝廷对于刘璋实在有些不怀好意。
在曹操将朝廷迁到许昌之后,对于刘璋的死敌张鲁采取了拉拢政策,拜张鲁为镇民中郎将(一说镇夷中郎将),领汉宁太守,张鲁在巴、汉的统治就此名正言顺。
而在益州叛乱期间,许昌朝廷还曾经以益州乱为由转而征刘璋为卿,派遣五官中郎将牛亶为益州刺史,但刘璋没那么傻,他果断的无视了这个命令。
刘璋也因此在很长的时间内再也没派人去许昌朝廷和曹操联系,直到曹操消灭袁氏之后。
那时,曹操已经开始南征刘表,还有准备平定张鲁的意思,而荆州和汉中一东一北,都与益州相邻,面对着曹操集团强大的实力,刘璋再也无法置身事外无视朝廷了。
于是刘璋派出河内人阴溥拜见曹操表明归顺之意,曹操顺水推舟的加封刘璋为振威将军,但同时也任命刘璋的兄长刘瑁为平寇将军。
在当时,这两个将军都只能说是杂号将军,而且平寇将军的地位还是要比振威将军高一档的,曹操对于刘璋什么态度,可想而知。刘璋拿曹操没什么办法,可刘瑁跑不掉啊,于是刘璋唯一一个活下来的亲哥哥,很快就被病逝了。
刘璋再次派出使节拜访曹操,而这次的是他麾下的别驾从事蜀郡人张肃,另外刘璋还给曹操送去三百老兵及其他皇家所用杂物,曹操于是封张肃为广汉太守,但就没有了其他的表示。
刘璋第三次则派出了别驾张松(张肃的弟弟)前往拜谒曹操,等张松到时,曹操已经平定了荆州,赶走了刘备,所以对于刘璋的使者完全不为所动,一点表示都没有,张松也没得到官职,为此张松作为使者也是怀有怨心。
而之后,曹操则在赤壁惨败,被孙刘联军赶回了北方,领土不再与益州接壤,当时曹操也还没讨伐关中和汉中,对于益州人而言局势等于重新回到了以前,这时拉拢曹操的必要性就已经大大降低了,所以张松回来后,刘璋几乎是再次断绝了和曹操之间的关系。
历史上刘璋之所以数次派出使者拜见曹操,是出于对于益州外部环境的担忧,为了向曹操寻找安全感,但每一次都没有成功,一次一次下来反而加重了刘璋的危机感,在第三次派出使者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