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天子而令诸侯”的说法在历史上最早是在《左传》就有的,管仲就曾经对楚成王说过:“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音霸),女实征之,以夹(音挟)辅周室。”
现在多数人则认为在三国历史上最早是由贾诩提出来的,大家应该有点印象,在李郭之乱时贾诩向西凉军将领们提议攻打长安,说出了类似的话,也就是被不少人认为最早的“奉国家以征天下”。
但在历史上实际上还有一个人早在贾诩说出这种话的一年前就已经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贾诩是在初平三年(192)说的,而沮授则早在初平二年(191),那时董卓还活着,袁绍刚刚从韩馥手里得到了冀州,在袁绍向其问策时沮授就已经在“冀州对”中说出了:“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
后来在汉献帝东迁之后,沮授更是积极推动袁绍迎天子,甚至非常直白对袁绍说出了“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但很可惜袁绍就是不听。
后面曹操麾下也有一个谋士说出了这个种话,叫毛玠,前文也有过介绍,他一开始是准备去荆州但没去,后来在曹操成为兖州牧投靠时曹操,被曹操辟为治中从事。
毛玠投靠曹操的时间是在曹操成为兖州牧之后,后来他向曹操提出了一个方向性的建议,原文如下:
“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大概意思是现今国家分裂,君主流离,民众失业,饥饿流亡,公家都没有能维持一年的储备,百姓没有安定的心思,这种状况是难于持久的。袁绍、刘表虽然兵民众多,力量强盛,却都没有长远的考虑,没有树立基础、建设根本的人。用兵之事,合乎正义的才能取胜,保守权位需要财力,因此,应当拥戴天子以命令那些不肯臣服的人,致力于耕植业,积蓄军用物资,这样,称霸称王的大业就可以成功了。
尽管《三国志》上并没有标明毛玠说出这段话的时间,但根据“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这些话语推断应该是曹操迎献帝前说的,“国主迁移”是指献帝东迁洛阳,“生民废业,饥馑流亡”等句应该是指兖州曹吕之战以及蝗灾之后的情况。
毛玠的“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的策略非常受曹操的重视。
“奉天子以令不臣”和“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相对应,这告诉了曹操汉献帝是一张王牌,谁得到了他谁就拥有了大义。
而“脩耕植,畜军资”则是非常针对兖州当时“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的残破形势,恢复兖州的发展实际上对于曹操已经是迫在眼前的问题了。
当时天子之论和兖州残破是曹操所面临的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其重要的程度都在兖州的外敌之上,毛玠的一段话坚定了曹操迎献帝的决心,也为后来曹操大规模屯田打下坚实的基础。毛玠也因此被曹操转为幕府功曹。
在历史上真正让曹操下定决心迎天子的人还不是毛玠,而是荀彧。
献帝东迁之后曹操想迎天子迁都许县,但不少人认为徐州还没有平定,韩暹、杨奉新近迎天子到洛阳,又在北面联合张杨,尚不能即刻控制他们。
这个时候荀彧站了出来,说到:“从前晋文公迎周襄王返回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东征项羽,为义帝穿素服发丧而天下归心。自从天子蒙乱,将军您首先倡导义兵勤王,只是因为关东地区纷扰战乱,还不能远赴关右,但还是分派将领,冒险与朝廷通使节,虽挽救国难于朝廷之外,而心无时不系于王室,这是将军诚扶天下的一贯志向。现今天子已返回京城,而洛阳又狼藉不堪,一片荒芜,义士有保朝廷的想法,百姓感念旧主而更增哀伤,如能趁此机会,拥戴天子以顺从民心,这是大顺;秉持大公无私之心以使天下豪杰归服,这是大略;主持正义以纳英才俊杰,这是大德。
这样,天下虽有人叛逆,必定不会成为我们的忧患,这是很清楚的。韩暹、杨奉岂敢为害?如不及时扶正朝廷,天下将生叛离之心,以后即使考虑此事,也来不及了。”
荀彧的话一锤定音,他先以晋文公、汉高祖的例子告诉了曹操天子的大义必要性,然后还高调评价曹操过去对于朝廷的维护,认为这也是大义,希望曹操不要半途而废,最后更是以迎天子的大顺、大略、大德告诉了曹操大义为何,并且还强调时间紧迫,机会难得,让曹操尽快抓住这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建安元年(196)正月,曹操派曹洪去西行迎接天子,但被董承和袁术部将苌奴据险阻止。
但不久后董承改变了主意,转而开始拉拢曹操,秘密召请曹操入京,于是曹操亲率大军进抵洛阳,并被任命为司隶校尉,奉迎献帝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将许县改名为许昌,并作为大汉都城。随后曹操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荀彧也升为汉侍中,守尚书令。
在一开始大家对于迎奉天子这件事情都是说的很委婉的,贾诩说奉国家,毛玠说奉天子,而沮授说的更好听“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而“奉”是什么意思呢?是拥戴的意思,实际上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