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中华大抗战>第351章 八莫附近战斗

八莫位于伊洛瓦底江东岸,水陆交通便利,是滇缅来往要冲,也是缅北战略要点。防守八莫的日军,为第2师团搜索第2联队和步兵第16联队两个大队,总计1,180人。

中国驻印军在10月初整补完毕,此时,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反攻作战中,已攻克松山、平戛、腾冲,龙陵指日可下。

为尽快打通中印公路,中国驻印军于10月10日下达作战命令,主要内容是:

(1)本军分三纵队,于10月15日开始,向南攻占印道至瑞古之线而确保之,并准备继续进攻作战。

(2)英印军第36师为右纵队,于19日以前肃清和平之敌,占领长萨、印道(因道)地区而确保之,并准备尔后继续推进。

(3)新6军之新22师为中央纵队,于19日到达和平,22日前肃清和平之敌,经摩西前进,占领瑞古地区,并准备继续推进。

(4)新第1军为左纵队,迅速向八莫推进,击灭或包围八莫至曼西地区之敌,并准备继续前进。

(5)第14师(欠2营)、第50师及美军148团(应为5332混合旅)为总预备队。

(6)暂编第1战车队为本军机动部队。

10月下旬,史迪威应召返美,由魏德迈中将继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驻华美军司令;另以原中印缅战区美军副司令索尔登少将,任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兼印缅战区美军司令。

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第二期作战便由索尔登直接指挥,并听命于东南亚盟军统帅蒙巴顿。此时蒙巴顿已将英印军第36师调来替代远程突击队,受索尔登指挥。

10月21日,新38师以第114团为右纵队,沿公路向八莫攻击前进;以第113团为左纵队,自公路东侧向南攻击前进;以第112团为机动部队,随第114团之后跟进。

右纵队于27日进抵太平江右(北)岸的大利,29日攻占庙堤,将太平江右岸日军完全肃清。左纵队于27日进抵太平江右岸亚鲁本后,即攀越高1,200米的大山,经太平江上的铁索桥渡河,到达不兰丹,于11月3日兵分两路,进占柏杭和森隆格巴。因庙堤附近江宽水急,对岸日军设防严密,渡河困难。

新38师调整部署:以第114团一部在庙堤实行佯攻、佯渡,牵制日军;令第112团向左旋回,由铁索桥渡过太平江,在第113团掩护下,沿不兰丹、森隆格巴向八莫东南的曼西进击,切断八莫日军后路;同时令第113团由柏杭进攻莫马克,策应第114团在太平江正面的战斗。

第113团激战至14日,完全占领莫马克,与由苗港渡江南下的第114团会师。第114团遂乘第113团与日军激战之机,于11月8日由庙港一举渡过太平江,先后攻占南劳、毛浜、马朴;于14日攻占莫平及八莫东侧三公里处的奈纳,切断了八莫东面的对外交通。

17日第112团袭占曼西,切断了八莫至南坎的最后一条退路。同日,第114团对八莫日军主阵地发起全线进攻,激战终日,尽克外围据点。

此时,中央纵队新6军新22师已攻占曼达,第65团一部进占八莫南郊哈马康,17日与第113团会师,并肩围攻八莫。担任进攻莫多、杰沙的右纵队英印军第36师先后夺取莫多和杰沙。新6军令第50师接替新22师铁道走廊及瑞古防务,令新22师以全力向瑞丽江进攻,尽快夺取芒米特。该师于21日攻占西于、当瓜,29日渡过瑞丽江,攻占拉西及芒市卡多要点。

当日,新6军受命进攻新维(即兴威),切断腊戍至南坎、畹町的交通。该军即令第50师推进到西于、拉西地区,掩护新22师向东进击。因国内黔南战况急转直下,新6军奉命率第14师、新22师于12月中旬空运回国。

新38师师长李鸿,为在攻克八莫后能立即移兵攻取南坎,建议孙立人不待八莫攻克即以新30师向南坎前进,并于18日令第112团于曼西掩护师左翼,同时准备协同新30师进攻南坎;令第113团以主力置于西影地区,准备移至飞机场东北角,由该处进攻城区;令第114团由城东南方向攻城,新22师第65团两个营(此时尚未空运回国)由城南哈马康突入。

各部队到达既定位置完成准备后,于21日开始攻城。激战至12月15日,完全占领八莫,日军残部突围逃往南坎。南坎北距八莫114公里,南距腊戍216公里,是计划中的中印公路必经之地,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新38师令第112团协同新30师向南坎进攻,令第113团以一部清扫战场,师主力向八莫以南的曼西集结待命。令新22师第65团两个营归其建制。新30师(缺第89团,该团置于曼西为新1军总预备队)主力分三路,于11月越过曼西,沿八莫至南坎公路及两侧山地直趋南坎。

12月3日,其先头部队抵达南于(距南坎约70公里)附近,与由南坎北驰增援八莫的日军山崎支队遭遇,发生激战。新30师第90团第3营迅速占领高地,多次击退日军冲锋。日军山崎支队由第18师团第55联队两个大队及第56师团一个大队等部组成,总兵力约3,250人,战力较强。

12月14日,日军集中26门火炮向第90团第3营阵地猛轰,一日内发射三千多发炮弹,其步兵一昼夜发动15次冲锋;虽营长王礼宏在激战中阵亡,但阵地仍在第3营手中。

这时孙立人、李鸿又采取“正面牵制,两翼迂回,包围歼敌”战术,仍以第3营所守高地牵制日军,以第89团向日军左翼迂回,以第112团为左侧支队,向南坎方面深远迂回,分


状态提示:第351章 八莫附近战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