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锦绣三国>第五十一章 可以避免的惨败

“答案貌似已经揭晓了,文锦你并没有做到。”

“你的心,很宽大却又很狭。”

“你的野心大!在宛城老夫已经看出来了。你不愿向刘表投诚,做一根苟活于乱世的稻草。你不愿远赴西川,打下王业再图谋帝业。你选择了逐鹿中原,成者王,败者寇!”

“然而你的容忍之心太!和曹操这一战是必须打,但你却拘泥于一城一地之得失,只想拒敌于国门之外。不愿放弃汝阴一个郡,结果就是可能连整个淮南搭上。”

“曹军兵员数量超出我方,兵将素质也不是我们可比的。但是俗话有利就有弊。曹军兵众,其实正是他们的弱。二三十万大军的粮草消耗本来就是巨大的,如果战线拉长,粮草消耗就是天数!”

“那么,战场选择在距离许昌更近的汝阴好,还是选择在淮南其他地方好呢?”

“我方遭遇粮荒,在这时却也是我们的一大优势。如今的淮南不用我们刻意的坚壁清野,田地里已经是颗粒未存。甚至所有能吃的树皮野菜,也都被灾民充饥了。”

“那么要是曹军深入淮南腹地作战,更是难以得到粮草补给!甚至还得发放粮食来救济饥民。本来军粮可以支撑三四月,这样一来最多只能够一个月作战。”

“这本是战略眼光问题,其实老夫相信文锦你有这份眼光。但是可能因为因为你的不愿隐忍,或者因为你的自负,导致你只想在汝阴阻挡住曹军步伐,而不想战火烧进你正在重新建设的淮南。”

“你想证明自己,老夫知道。你的确需要通过一场举世闻名的战役凝聚人心,证明自己真正崛起于乱世。但是如果你的心不成长,势力再大也是一场浮华!”

“老夫赞同‘谋略是决定战局的重要因素’这句话。”

“而在蕲阳之战,文锦你和陈公台的谋略,始终在曹孟德的掌控中。”

“谋略确实可以在战场上扭转战局,弥补强弱的差距。但是,如果在谋略上,弱势的一方也逊于强势的那一方,那就真的无药可救了。”

“没错,曹军确实用了声东击西之计。有十万军帐的东大营却只屯驻四万军队,只有四五万军帐的西大营却屯驻了十万人马。智谋如陈公台,自然是能分辨的。”

“但是文锦你必须知道,陈公台和曹孟德交手多次,对对方套路都了如指掌。陈公台深知曹孟德奸诈难缠,难道曹孟德就不知陈公台智谋超群心思缜密吗?”

“更何况如今的曹操已经不是原来的曹操。不这几年曹操的心性谋略有多少长进,就他身边,已经聚集起了数位当世尖智谋之士!”

“也许有的人名声未显,但其智谋却绝不下当世任何一个久负盛名的智谋之士。比如,颍川郭嘉!”

“此人年纪不大,甚至只有老夫年纪的一半,但其心性智谋和眼光,却不逊于老夫。”

“此人现在在曹操手下担任军师祭酒之职,这个官职还是曹操特地给此人设置的。或许这个官职没有参军主簿这些显要,但是却只向曹操负责。可见此人在曹操心中地位。”

“而且这次文锦之所以败,老夫猜想就是此人所为。因为曹操用计,以奸诈、利落干脆和直取要害为特色。”

“当日被吕布以田氏之名诓骗,在濮阳城大败的曹操当晚便用诈死之计大败了吕布。足见此人奸诈本色和直接利落的作风。”

“攻灭吕布也一样,得陈登父子内应,曹操便一口气要剿杀吕布,永绝后患。之后以退为进,一举包围了臧霸飘忽不定的泰山军。”

“种种计策,都是不计手段,一举就直击要害。这便是曹操的作风。然而此次,曹操却阳谋阴谋结合,还用了连环计,一反一招制敌的常态。”

“这都是因为郭嘉的存在!”

“曹操兵马多于我方,但是从没有和我军正面交战的他并不知道我军目前的实力,所以他邀战野外,来对比两军实力。”

“当然,曹操也能从文锦你纠集主力开赴蕲阳这看出文锦你急于证明自己的心态,所以他不担心邀战不成功。最后,文锦你确实去了。”

“这场首战文锦你无疑打得很漂亮,尽管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大将都出战了,而军阵却无得力大将镇守的问题、我军各部默契配合稍差、应变应急能力不足等等问题。但文锦你好在赢了,还生擒了曹操帐前都尉虎痴许褚和干将于禁,我军与曹军交战也保持了伤亡大致持平。”

“从战术上文锦你无疑赢了。但是战略上,文锦你已经输了。因为你的应战举动,已经让曹操达到了他的目的。”

“战争中,达到了敌人的目的就等于让自己朝着失败走近了一步。”

“曹操以及他的智囊们大致得知了我军实力后,就可以有针对的重新调配部署。比如,曹操再实施声东击西之计之时,将十万人马放在中军,进行攻城。在西侧也放了十万人马,用来攻打纪灵的西大营。而只在东面留了四五万疑兵,迷惑张辽统领的东大营。”

“如果这是曹操用计,倒是只可能就是这样。但是,因为郭嘉的存在,曹操还用了一计,那就是偷梁换柱!”

“事实上,曹操在野外首战之后,就偷梁换柱换掉了正规部队。屯住在中、东、西三路的军队,都只是虚张声势!二十五万摆在台面的军队,实际上老夫估计最多只有十万是真正的曹军,而其他的一大半,呵呵,都只是曹军民夫而已。”


状态提示:第五十一章 可以避免的惨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