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谢送我平安符和月票的亲,当然还有打赏和留言的众位小主!
有了田,接下来就是人员问题了。
武暖冬想雇佣当地无田的佃户,这样便不用考虑给农户安置住宿等杂事了,目前她还不打算在贺州长期发展,一切从简最好。
无田佃户和程家雇佣同村贫农种田是两个概念,程家佃户其实更像是短工,仅仅雇佣春种、秋收两个季节,其它时间村民可自行安排或者耕种自家田地。但正经八百的佃户不同,他们又名佃客,是依附于地主的田地存活,处于无权的地位。佃客婚娶,田主要乘机勒索财物。如无力交纳,便不能成亲,其婚后子女也受田主奴役。
在法律上他们仍是良民,不能像奴隶那般合法买卖,但田主若是典卖田地,随田的佃户绑定着那块地也要立契典卖的。田主视佃户命若草芥,可以随意打卖生杀。他们的地位略高于奴隶的卑贱待遇。
武暖冬的要求让顾知府大喜过望,当初他们买下那批灾民后,贺州断断续续又进来了更多的灾民,只是这些人没有受过武家的恩惠,压根不愿意轻易卖身为奴。其中有些银钱的买到了田地,没银钱的,拿地头换了安稳的住所和落户的权利,便成了无田之人,靠着给别人打短工勉强过活。
贺州百废待兴,地里的粮食将将够自家吃的,断不会雇佣什么佃户,真正有钱人家的地主都有家养佃农,更不可能接受不值得信赖的外来户。
两千亩地,配上足够的犁车百人足以。武暖冬打算雇佣九十几个佃户,剩下的几人则由高门村已经熟知草药和蔬菜习性的下人辛苦些,在耕种和收获的季节到贺州监工加指导,而‘秘药’武暖冬也可以交给他们,毕竟是自己家的死契下人,又常年饮用勾兑灵水,早就对武家忠贞不渝。绝不可能轻易背叛。
佃户不用像选下人那般麻烦。由附近的里正推荐了一处新建的村落,里面正好三十几户,人口不足百人。几个孩子属于半搭的不算人头数。
这村子其实就是顾知府将那些没有银钱没有地的灾民安置于一起,给他们盖了房子,正是沼泽地背后大山山窝里的位置。他们到那片田地也方便,沿着小路绕过小片山围就到了。其他村落更远些。干起活来总不是太方便。
武暖冬去过那个三面环山的村落,因为山谷比较小。地面高低不平,房屋错落搭建,显得格局很紧凑仅仅够居住的,往小院落里种些自家嚼用的当季蔬菜都有些费劲。
这三十几户熬过寒冬不易。总算是有田种有了盼头,自是喜悦异常。
武夏至看着那简陋的房屋条件,眼都直了。高门村的邻居原先住的都比这强。至少房间宽敞。
武暖冬则是见怪不怪,现代的小户型比比皆是。价比黄金,不照样抢着买吗!
天灾刚过的那时候有多少人冻死饿死,现在他们不但活下来了,还有房子住,已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武暖冬眼神里没有嫌弃也没有同情,相当平和的展开契约,开始念了起来。
弄得那些很是敬畏和忐忑的佃农,顿时有些茫然有些惊讶,不是该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让他们听话,或者恩威并重还是让他们听话吗?怎得不按戏本上的来?等到竖耳听清那些条条款款,佃农们终于知道自己遇到好田主了。
不但育种和耕牛全是由田主负责,分成方式还不是按照别的人家的五五分成,而是四六分,田主四、他们六,遇到灾年,还可酌情少收租子。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只是其中一条让几户有几分踌躇,那便是种的不是粮食,而是田主要求的果蔬和草药。
农民靠地吃地,当然还是觉得种粮食稳妥,更何况他们不会种药草。
武暖冬自是明白他们的顾忌,耐心的解释了一遍,把技术支持、培育育种等农业科技词语转化成最朴实的语言,待他们一一了解后,方才提出签订契约。
当知道田主家中就是专门种药材和果蔬的,很有这方面的经验,基本上也没什么人再提出疑惑。田主也是想要丰收的,两者利益绑定在了一起,既然田主说能种,他们便踏实种呗!
已经到了耕种的最好季节,武天德和武行义带着两个小的也下了地,连着两个丫鬟。初期肯定是要开荒肥田,而且要细细教会这些原本只会种粮食的佃户怎么精心对待草药,哪种水果需要分株,哪种蔬菜不能浇多了水。
肥田还是之前的几个步骤,主要的就是把肥料和玉府里的有奇效的黑红土壤融合,让人看不出差别后攘到田里。
挑水费些劲,武暖冬便令人在田边挖了口水井,南方好就好在雨水多,极少缺水,水井挖的不深,却水源充足。索性她便沿着最外侧的田垅开了道水渠,每天往水渠里兑上些许灵溪水,免得再去刻意的浇灌田地。
至于沼泽地,需要好好的收拾、规划一番。
其实沼气是极好的燃料,可惜武暖冬只知其一,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的条件下发酵而生成的可燃气体,再深奥的技术比方说如何操作她就不懂了。
武暖冬的姥姥是秀美的南方女子,姥爷却是彻底的皇城根下的爷们,年轻时也是个喜欢斗蛐蛐、遛鸟的玩主,年岁大了收敛了些许玩性,偏爱上了兰花。
所以她对兰花的种植稍有了解,专门由沼泽地里生出的名为泥炭藓的水苔是培养花草的上等材料,尤其是娇贵的兰花。
而沼泽地周围稍干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