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穿越重生>铁骨>第一六一三章 势如破竹

八月七日上午,在安毅于湘西乾城发表演讲的同时,顾长风也在西贡城北的军营进行了阅兵,当着众多媒体记者的面,讲了番保家卫国收复故土的大道理,随后部队开拔,由北向南穿越西贡城,进入军港,登上运兵舰。随后,装满二十条运兵船的庞大舰队,驶离西贡港,向茫茫大海而去。

消息被有心人传到了暹罗,迅速在暹罗政府中造成强烈反响,暹罗的备战工作,再次加速,大量的军火物资由曼谷运往沙缴、巴塞、库坎等边境要地,新近从日本、美国购买的战机,也汇聚到边境各城市的军用机场。

但谁也不知道,运载安家军的船队其实并没有离开多远,进入南海后不久即折返,顺着海岸线,进入戒备森严的金兰湾。部队在那里下船后,将秘密由连接金兰湾港口到天南省西部洞里萨湖的公路,前往南华与暹罗边境

七日夜九时,黑暗笼罩的锡尔河左岸,两辆苏联ba27装甲车正在缓慢行驶着,他们隶属于苏军第五集团军装甲侦察连,在此进行防卫安家军随时可能进行的渡河行动的巡逻工作。

此时,坐在副驾驶位的一个苏军中尉正意兴阑珊地看着窗外的风景,脸上一片忧色。这两天锡尔河一如往常的平静,但苏军中尉却感到一种难言的恐惧。这不单是对敌人可能发起的渡河行动,也有对自己和部队的处境的深深担忧。

两天前,库利克元帅自杀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中亚红军各部,与外界中断联系的方面军政委梅赫里斯临时接过了军队的指挥权。梅赫里斯召集所有集团军将领到别戈瓦特开会,经过半日的协商,终于制定了主力向南翻越土尔克斯坦山脉,向东与天山兵团汇合再决定今后行止的计划。

由于无线电通讯失灵,当时的梅赫里斯并不知道,崔可夫已经开始有步骤地放弃阿拉木图,一支支部队正在向南越过帕米尔高原,进入阿富汗境内,伺机进入伊朗,返回苏联高加索地区。而苏军为避免引发国际纠纷,开始打起了新疆王盛世才的名号。

盛世才已经进入阿富汗东北部的法扎巴德,威胁塔哈尔、昆都士、巴格兰等北部省区。盛世才掠夺法扎巴德周边部族的粮食物资,留下一半作为自己军队的用度,一半给崔可夫送去,以缓解阿拉木图地区苏军日益严峻的粮食危机。

在梅赫里斯的任务安排中,第五集团军担任北线阻击任务,为主力撤退争取两到三天的时间,同样接到固守任务的还有第二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他们分别担负着西线和东线的防守,此前作战中受损严重的第三、四集团军作为战略预备队,随时支援各处。由于翻山越岭不便,五个骑兵军的战马全部被宰杀,烤成肉干后供部队充饥使用,骑兵从即日起编成步兵,等日后有了战马再恢复建制,就这样,在杀掉数万匹战马后,苏军意外地获得了一周的口粮,其代价是有五百多名骑兵指战员因为抗命被宪兵和督战队坚决执行枪决。

六日夜,苏军主力悄悄收拾行装,先由公路向南行至乌拉秋别,然后由山间小道,折而向东,于七日晨进入土尔克斯坦山区,派出大量侦查部队预防安家军的空军侦查,小心翼翼地在群山万壑间向天山兵团所在的扎拉尔阿巴德进发。

知道自己被作为弃子使用,没有人心情好得了,所以巡逻的苏军中尉打不起精神也就不难理解了。

装甲车缓缓行驶,在沙漠与草原的结合地带滚滚前行,在到达北面锡尔河转弯处时,装甲车正要返回,中尉突然通过车窗发现北面一行隐隐绰绰的黑影,看那黑影的体型,怎么和中国人的坦克那么像?

中尉心里打起了鼓,难道中**队不准备从塔什干以南的铁路桥周边地区发起强渡,已经在锡尔河下游地区渡过了河,然后顺着草原和沙漠地带结合部,南下攻击?

就在中尉犹豫不决的时候,黑影和装甲车已经很近了,中尉鼓起勇气,冲着驾驶员大吼一声,ba27装甲车向那排黑影迅速冲了过去。

“哒哒”

几乎在同一时间,ba27车顶旋转炮塔上的7.62毫米机枪怒吼起来,笔直的弹道在夜色中划出火红的轨迹,准确的命中了领头的黑影,那排黑影对自己受到袭击显然是吃了一惊,但马上清醒过来,领头的黑影缓缓调转了身子,中尉此刻终于看清了对面的东西,果然是中国人所拥有的豹i坦克。

豹i坦克的76.2坦克炮,拥有42倍口径身管,能够轻易撕穿目前世界上所有坦克和装甲车的装甲。

“咣”

火光闪过,豹i坦克的主炮怒吼一声,一道闪电伴随着闷响从炮口脱出,大地为之一颤,炮口冲击波将坦克车车体前侧的沙尘掀起数米高。

远处白光闪烁,在撕心裂肺般的巨响声中,ba27装甲车的装甲如薄纸一样立刻被撕开,被洞穿的车体发出“咯吱吱”的怪响,迅速扭曲变形。穿甲弹在击穿装甲车的正面装甲后,又毫不留情地钻透它宽大的身躯,一团黑红色的火焰猛地从顶部的旋转炮塔弥散出来,伴着剧烈的爆炸声,ba27车体象被点燃的火炬一样,猛烈地燃烧。

两辆ba27装甲车甚至没有来的及发出预警信号,就这样被干掉了。

在燃烧的火光光亮照耀下,豹i坦克缓缓从夜色中现出身形,没有丝毫停步的意思,缓缓转过炮塔,继续向前方开去。

一个小时后,在火把般燃烧的ba27装甲车旁,大地开始微微颤动,一股轰鸣声


状态提示:第一六一三章 势如破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