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少年帝国>偃武修文篇

12日,任命沛郡太守韩歆为大司徒。17日,罢免马成的大司空,仍为扬武将军。

吴汉率得胜大军凯旋回朝。经过南阳郡治宛县时,刘秀诏书传来:命吴汉过家上冢,并赐谷二万斛。

4月,大军回到京师洛阳。刘秀下令大飨将士、班劳策勋。此次功臣增邑更封者共365人、外戚恩泽封侯者共45人。食邑最多的是胶东侯贾复6县。其次是三人食邑4县:高密侯邓禹、广平侯吴汉、安丰侯窦融。

刘秀厌心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故非遇警急,不复言兵。此时皇太子刘彊已13岁,有一次曾向父皇问起攻战之事。结果刘秀很严肃的告诉他“从前卫灵公问陈,孔子不对。此事不是你该问的啊”

最先发现刘秀欲厌战散伙的人,是邓禹。在刘秀的追随者当中,估计没人能比邓禹更铁杆,也没人能比他更了解偶像刘秀。所以尽管邓禹伐赤眉无功,但在所有功臣当中,邓禹仍位居第一!想当年,是谁策划刘秀离开刘玄,自开公司的?是邓禹!邓禹是刘秀造反生涯中最重要、极关键的一个历史推手。这样的眼光,他能看到刘秀的未来,当然也能看到他自己的未来。

邓禹认为:天下已定,功臣们都留在京师拥兵自重,这会让皇帝顾虑重重。不如自己现在就来做个榜样,退居二线…于是,右将军邓禹叫上左将军贾复,一同向刘秀请愿,说愿交出兵权,回家钻研学问。

很快,刘秀就批准了。并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废除了左右将军这个官职。并下令:所有功臣都不能在政府机构中任职。政策一出台,猛人耿弇也交出建威大将军的印绶。不消多久,大家都主动退出官场,皆以列侯就第,加位特进,奉朝请。

这是一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结局。眼前这种局面,非常符合刘秀的政治审美思想。所谓功成身退,才是智者之举!功臣们稍有过失,刘秀也必曲为回容,宥其小失。所有远方进贡珍甘,刘秀也常常先赐功臣,不会吝啬。功臣们也都怀德畏威,不生怨望。比起那高祖时代,迥然不同。大家都能保其福禄,无诛谴者。

邓禹内行淳备,有子13人,各使守一艺,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为后世法。资用国邑,不修产利;贾复为人刚毅方直多大节,既还私第,阖门养威重。

隐退江湖的高官中,李通也是其中一个。刘秀告诉李通“以后朝廷高层决策,将全由公卿们讨论决定。不过有几个功臣也必须参加。名额不多,也就三个人而已:高密侯邓禹、胶东侯贾复、最后一个就是固始侯李通你”

当然,现在天下只是初定,还有很多收尾工作也必须有人来做。为此,刘秀特别留下了两个会干活的人:大司马吴汉就像救火队长,哪里有火,就往哪里去灭火。7年后,这位救火队长生命烧到了尽头,病逝…

除吴汉之外,另一个拼命干活的厚道之人,就是马援。

马援干活,刘秀特别满意,并寄之重任。马援干的活,除他之外,还真找不出可替代的人。马援的活,跟当年赵充国的活一样,就是跟西边少数民族打交道。来歙生前就曾对刘秀说“要搞定西边这帮趁机造反的少数民族,非马援不可”于是刘秀就拜马援为陇西太守。事实也证明来歙的眼光独到。几年以来,马援都在无怨无悔地稳定西北,跟羌人捉迷藏,打游击…

在别的同志看来,马援是个肯干活,且不图报酬,不爱财物的好同志。在刘秀看来,想干活,能干活的同志,当然是好同志。但很快,他就发现马援这个老同志身上,暴露了一致命的弱点!

一想到马援身上的弱点,刘秀就睡不着觉。隐约之间,一股从未有过的杀气,打刘秀的心底腾腾冒出!

马援这辈子的人生哲学只有八个字:浪荡江湖,四海为家。马援12岁早孤,离开家乡,去边郡放牧。我仿佛看到:在那遥远的苍茫大西北,马援就像一孤独的侠客,仰望星空,韬光养晦,苦练神功。

在马援的身上,有纵横家的气质。纵横家这称呼换到现在,可称之为外交家。当马援在隗嚣、公孙述、刘秀等人之间自如游走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战国时代的苏秦奔波六国的影子。然而在我看来,马援是个优秀的外交家,也是个出色的军事家,但他绝不是个卓越的政治家!

马援从来都认为:自己的忠诚、意志、本事,都是经过刘秀的考验的。只要刘秀欣赏,他不需要为别人而活,也不需要跟别的权贵有何来往。

早年孤独侠客的气质和思想,仍在马援的身上根深蒂固。这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可估计马援从来没想过!马援心里想的只有一件事:活到老,打到哪。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我马援的影子…

4月,公孙述的瞽师、郊庙乐器、葆车、舆辇等物,被从益州运至京师洛阳,于是法物始备。兵革既息,天下少事,文书调役,务从简寡,甚至十中存一。

26日,窦融被任命为大司空。

5月,匈奴侵掠河东郡。7月,广汉郡徼外白马羌豪率族人内属。9月,日南郡徼外蛮夷献白雉、白兔。

12月30日,刘秀下诏:益州百姓自建武8年(32)以来,被掠为奴婢者,一律免为庶人;依托为人下妻而欲去者,一律听其自便。敢有拘留者,按建武7年5月,青、徐二州的买卖人口之法从事。

建武14年(38)1月,匈奴遣使贡献。刘秀则一面派中郎将刘襄出使匈奴还报


状态提示:偃武修文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