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青春校园>文艺生活>284.第284章 起步

十月下旬,《卧虎藏龙》的主要演员确定,需要进剧组接受一段时间的训练。

只是拍摄电视剧,倒不会太辛苦,武术指导会根据各人的特点和角色要求来设计武打动作,当然,太过危险的动作会由替身完成。

徐晶蕾接到通知,让她前去剧组报到。

这件事要和班主任汇报,还要请假,学校的老师有责任保护学生的安全,核实剧组的真伪,别碰上什么乱七八糟的剧组。

在表演系,到了大三,老师鼓励学生出外接戏,也会给学生创造拍戏的机会。

徐晶蕾第一次接戏就能出演女主角,起步非常好,《卧虎藏龙》这部戏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颇有名气,还有俞菲鸿在一旁照应,这让老师很放心。

这部戏在京城拍摄,剧组为演员提供住宿,演员也可以选择回家,只要不耽误拍戏就成。

徐晶蕾拍摄一集的片酬是八百块,总共也就一万多块钱,相对于陈导明来说,非常低了。

没办法,谁让她还没有毕业,也没有名气呢。

张纪钟之所以选择徐晶蕾和片酬有关,他想拍摄大场面,就要尽可能的压低演员的片酬。

按照现在影视行业的行情,只要稍微拍过两部戏,有点名气的女演员片酬都有两千每集,著名演员都要超过五千每集。

现在国内的情况是,电影行业低迷,电视剧却很火爆。

有名气的编剧写一集电视剧都要几千块,演员的片酬更是节节攀升,原来拍电影的导演都开始转行拍电视剧了。

拍电影赔本,拍电视剧只要不是粗制滥造,都能卖得出去。

观众对电视剧的需求量很大,老百姓需要电视节目进行日常的消遣娱乐。

这一年,华国有两亿八千台电视机,有超过八亿电视观众,制作了不少于七千集电视剧,其中京城电视艺术中心出产了350集剧集。

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国内电视剧市场的繁荣。

不过,与之相对应的是再也没有出现像《渴望》和《京城人在纽约》这样引起巨大轰动的电视剧,就连精品电视剧都不多见。

大家习惯了跟风,而不是创新。

比如戏说历史剧火爆之后,这两年光是类似的电视剧就不下十几部,过于泛滥。

观众看第一遍觉得新鲜,看得多了自然会厌烦。

拿今年的金莺奖来说,组委会往年通过报纸发放的选票至少会回收30万张,今年只收到10万张,这说明观众的参与度在下降。

或者说他们认为没有好看的电视剧,也就懒得参与了。

民营资本进入影视行业,一方面带来了电视剧行业的繁荣,一方面拉低了电视剧制作的档次,资本逐利,什么赚钱拍什么,而不是想着冒险拍摄新的题材。

就像林子轩投资300万拍摄武侠剧,就相当冒险。

如果成功,会掀起一股拍武侠剧的风潮,一旦失败,就会成为业内的笑柄。

徐晶蕾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参与的是一个风险很大的项目,她对于整个行业还不太熟悉,对她来说,只要演好戏就行了。

在离开电影学院之前,她去找了林晓玲。

林晓玲仍然在和剧本作斗争,还没有完成郑洞添交待的功课,想要写好一部文艺电影的剧本并不容易,需要一遍遍的打磨。

如果是一部商业电影,剧情不需要太过严谨,只要场面够火爆,演员够酷就行了。

不过作为一部文艺电影,尤其是这种注重细节的文艺片,剧情的合理性就尤为重要。

比如说老太太这个角色,她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她的人生经历是什么样,这都要交待清楚,塑造一个性格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物。

林晓玲要给这位老太太写一个个人小传。

老太太上学过,有文化,骨子里带着点清高,不喜欢和周围的老太太打成一片,她年轻的时候当过兵,扛过枪,性子倔强。

她结婚没几年丈夫就死了,一直单身到现在,儿女不在身边,心里孤单,却又不想被人知道,这些性格特征通过和女孩的日常交往都要表现的出来。

她有理的时候会怎么样,没道理的时候会怎么样,想要安慰人的时候又该怎么样。

无数的生活细节把晓玲同学折磨的死去活来,要把走访的素材变成一个剧情扎实的剧本,中间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林晓玲想要在今年冬天开机拍摄自己的电影,就要努力干活了。

《卧虎藏龙》的拍摄周期大概是两到三个月,年底之前拍完,并不会影响到《我们俩》。

在林晓玲忙碌的时候,贾章柯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剧本。

他找了管理系的同学做了一个预算,拍摄《小山回家》需要多少资金,这个预算是按照一部电影正规的操作流程来进行的,包括租用摄影机和各人的工资在内。

他们算下来大概需要10万块左右。

电影学院的学生虽然不差钱,可想要凑出来10万块非常困难,一两万还差不多。

接下来,贾章柯琢磨着怎么节省资金,《小山回家》的情节简单,只要几个人就能完成,也不用拍摄太多时间。

如果大家都不拿工资,就能省掉一笔钱。

有个同学说他父亲在报社工作,报社新买了一台摄影机,一直都不用,咱们先借出来拍片子,拍完了再还回去。

有个录音系的学生说他们系里有一台录音机,可以和系领导商量。

这就是在电影学院的好处,大家集思


状态提示:284.第284章 起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