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郡西门外,程昱沮授早就来了,两人身后,寸步不离的跟着的正是大将张颌。
张颌面如止水,神色冷峻,刀削的脸上一双虎目精光灼灼,不时的泛着慑人的冷芒,尤其是在漆黑的夜空下,这双眼眼睛,更加闪亮。
久经磨砺,长年征战,张颌的身上,早已退却了青色的稚气,更加沉稳。
张颌身形彪悍,肋下佩剑,手中的凤鸣枪笔直的插在地上,两眼正一眨不眨的盯着前面的城门。
城中杀声四起,声震大地,虽然离得远,但那弥漫的肃杀之气,依旧让人热血沸腾,只要敌兵突围出城,张颌一定不会有丝毫的犹豫,当即带兵就会冲上去,今夜,谁都甭想从这里突围。
程昱,神情复杂,脸上带着淡淡的愁苦之色,沮授扭头看了程昱一眼,对他的表情尽收眼底,轻轻摇了摇头,沮授倒背着双手,静静的看着已经燃起火光的魏郡城。
程昱的表情,再正常不过,毕竟,刚归降了陈削,心中的那份归属感还不是很强烈,何况现在郭嘉典韦也被困在城中,面对曹操的兵将,程昱要是什么都不想,能轻易放下,那才奇怪。
不过,程昱之所以会归降陈削,虽是形势所迫,也是性格使然。
程昱,性情刚烈,多谋善智,按说这种性格不太能归降陈削,可是,相对于田丰的固执,荀彧的守旧,程昱的身上,多少透着一丝圆滑。
三国中,荀彧的下场,田丰的下场,都是个性使然,程昱却能善终,活了80多岁,他跟贾诩一样,关键时候,懂得审时度势权衡利弊。
虽刚烈,绝不顽固,懂得进退把握分寸,一个人一旦善于给自己留有后路,就会活的长久,活的更好。
建安十七年,荀彧因极力反对曹操即公,被曹操赐死,一生赤胆忠肝,却没有得到善终,程昱却时时审视从未激怒过曹操,一个人,一旦给自己留有退路,说句难听的话,就没那么容易死掉。
当日,徐庶带人抓捕程昱的时候,随行虎卫都拔剑自刎,唯独程昱没有,被送往山林之中日夜劳作受尽屈辱,程昱也没有含愤自尽。
提到田丰,不得不说一下沮授,沮授为何会投奔陈削?大家还记得,田丰临死前,曾留有一封信,而那封信,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信的内容,至今是个谜,除了沮授,外人不得而知,就连陈削也不知道,只是田丰临终时交给他,他就照办了。
眺望着魏郡城,沮授的心中,却也难以平静,刚刚程昱的表现,多少对他有些触动,加上,这冀州,他再熟悉不过,触景生情,思绪飘飞,不知不觉,沮授就想到了田丰,当然,还有田丰留给自己的那封信,至今,那封信还被沮授小心的珍藏着。
信的大意,实则,就是田丰临死前跟陈削之间的对话,两人秉烛促膝长谈,足足聊了一宿。
田丰,嫉恶如仇,性情刚烈,就算被陈削所擒,也宁折不弯,就算死,也不会选择屈服,就算投降天下任何一个诸侯霸主,田丰也不允许自己归顺一个跟朝作对的反贼。
一见面,陈削就想杀他,这正中田丰的下怀,他求之不得!
可是,谈话的情形,田丰却大为震惊,刨除敌对的身份,陈削很敬重田丰,更欣赏田丰的才华,更道出了他自己的苦衷,造反难,带领一群穷苦百姓,身边没有能人相助,与天下为敌,更是难比登天。
田丰当时嗤鼻冷笑:那你还造反?明知道以卵击石,还非要自寻死路?
陈削就把自己的经过说了一遍,鬼才愿意造反,陈削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流民,就像路边的野草,纵使被人踩死,也没人会理睬。
陈削的话,质朴,简单,却让田丰为之一震:但有一口饱饭,没有人愿意造反,全是这该死的世道给逼的,有权有势的吃肉,穷苦百姓却在‘****’。
吃树皮,啃草叶,吃土,吃人肉…到处都是人间惨剧,路边放眼望去尽是累累白骨,卖儿鬻女,易子相食,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就算这样,陈削依然还是没有造反,下曲阳,广宗,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死的何等凄惨,四万人慷慨悲壮,决然赴死投河,城中十几万义军家属被肆意屠戮就地筑起‘京观’,讨伐义军的全都成了英雄豪杰,而这些为口饭吃的百姓,却死的理所应当,就算他们穷死,饿死,也应该老老实实的做大汉的顺民,这是何等悲哀的世道。
说完这些,陈削当着田丰,嚎啕大哭,泣不成声。
路不平,众人踩,理不和,众人排,天道不公,百姓无以为继,只能活活等死,要是这样,自己再不造反,还是人吗?
哭罢多时,陈削抬头看向田丰:先生,虽然上面的人没有人理会百姓的死活,在他们眼里,我们都是卑贱的蝼蚁,可我想请问,这天下是怎么来的,历朝历代,又是如何改朝换代的?
靠的是谁,不管是武王伐纣,还是秦王扫六合,又或者高祖芒砀山斩蛇起义,靠的还不都是我们这些穷苦百姓。
天下打下来了,一个个坐享其成,锦衣玉食,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而百姓被用完之后,依旧被弃之不顾。
没有人愿意打仗,这些都是被逼的,我陈削打仗,是为了今后再也不打仗!
乱世逐鹿,群雄并起,每个诸侯,都为了称王称霸,都怀有私心,谁都想最终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
可陈削的话,却最质朴,为了永远再不打仗,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