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隋蚁>第八十二章 当时隐而未发之力

第八十二章【当时隐而未发之力】

这其实是一个生态平衡的问题,只有稳定的食物链结构,才可以长久的维持不变,也只有这样,才能把瓢虫长久留在麦田里,帮人们看守麦子,实现黎青山完全自动化除蚜的设想。

而顾三那样急功近利的作法,会将食物链其中一环打破,短期看效果虽然惊人,但时间一长,蚜虫的数量就会反弹,可瓢虫却早已逃逸走,治蚜的效果反而不好,。

这么一解释,顾大竹这才有些懂了:“这样的话,以后就不会有蚜灾了,因为蚜虫生得多,瓢虫便也生得多,蚜虫少了,瓢虫也会飞走一些,也变得少了……反正蚜虫有多少,瓢虫就跟着有多少。”

说到这里这位老族长忽然感叹起来:“这真是,真是……黎爵爷,顾某已经不晓得要如何形容了。”

黎青山笑道:“这个道理,其实我也已经写进陈姑娘编撰的那本《治蚜录》里去了,这个部分还是花大篇幅重点说明的,顾大叔真该好好看看。”

顾大竹当即点头表示是该好好看看,争取把理论知识再吃透一下,旁边的黄老邪却感叹起来:“陈家这女娃子也是有眼光啊,鼓捣了这么一本书,不但造福乡里,居然还拿了朝廷的赏赐,还是圣旨颁下来的,这样的事情,真是破天荒头一遭啊……”

顾大竹也有同感,黄老邪这番感叹当然是有原因的。

虽说士农工商乃国之石民,但商人在古代的地位一直都不高,统治阶级对这个群体向来不重视,没有打压已经算不错了,因为他们更愿意老百姓去务农。越多人务农,社会就越稳定越好管理。

黄老邪当了一辈子村正,从西魏到北周,再从北周到现在的大隋,都没见过这样发圣旨赏赐商人的事情。这回也算是开了眼。

陈若兰正挽着棠儿的手,在旁边静静地听黎青山认真给顾大竹他们讲解,那些知识她早已经听过一遍,甚至已经写过整理过一遍。可此时再度听到却依旧感叹。

听到黄老邪说到自己,少女这才谦虚地笑起来:“若兰此次都是沾了黎……爵爷的光,要不然,我区区一介商户,终日行钻营之事。哪能得享如此殊荣?”

“陈姑娘,你也莫要自谦,你这次出的力并不少于我,这份赏赐……是你应得的。”黎青山转过头来望着她完美的侧脸,忍不住说了一句。

这话并非客套,因为在黎青山看来,这次陈若兰的表现也堪称完美。

她当机立断,一看到瓢虫的法子确有奇效,马上以最快的速度整理相关的资料,自掏腰包找人雕版、印刷、装线。付梓成书,并且充分发挥自己遍布各地的渠道资源,将印好的书册火速发往各个灾区,甚至连还未暴发蚜灾的那些州县,她也没有放过。

当时书印出来之后,黎青山是第一个过目的,因为他要负责把关,主要是检查除虫的操作细则及原理说明这两大核心部分。看过之后,不得不说,这本书远超过他的预期。陈若兰在赶时间赶速度与蚜灾赛跑的同时,并没有忽视书的质量,真不知道这个女子是如何做到的。

她为此应该也付出了巨大的心力吧。别的不说,单说其速度之快。甚至在官府还没有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之前,她的书就已经印好并在路上了。

这本名为《治蚜录》的小小书册内容翔实而细致,通俗易懂,每一步要干什么,准备哪些工具,捕捉瓢虫的要点。投放的注意事项,后期的保护措施,事无巨细,通通写得清清楚楚。

陈若兰甚至还找人刻了七星瓢虫的样子出来,做到了真正的图文并茂。只要识字的人,基本上都能看得懂,并且把黄蚁村和顾家村的虫灾抗击成果也附在书后,更是大大增加了此书的说服力。

后来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这本《治蚜录》一经面世,便受到了各地农户疯狂的追捧,七星瓢虫这种以往遭人嫌弃的臭龟子,忽然摇身一变成了天降祥瑞,黎青山的以瓢治蚜法,更是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各地的官员本来都对蚜灾之事头疼无比,生怕自己治灾不力,上头会怪罪下来,没想到民间突然出现这样的法子可以遏制蚜灾,一个个也是欣喜若狂,大力跟进。在各地官府一番推波助澜之下,这个方法更加普及开来。

结果也并没有让他们失望,这个奇特的法子几乎拯救了半个帝国的麦子,从此以后,让万千农户头疼无比的蚜虫问题,终于不再可怕。

各地官员个个唯恐人后,纷纷把自己治下辉煌的抗灾成果一层一层往上汇报,其中不约而同都提到了同一本书,那就是《治蚜录》——不把这本书写上去的话,这整件事马上就会变得无根无据,难以让人信服。

朝堂之上个个都是人精,他们显然也是感受到了这本书的厚实份量,所以在早朝上杨坚一说要重赏此书的编撰者,马上便迎来一片赞成之声。

可以说,这次抗击蚜灾,法子虽然是黎青山想出来的,不过陈若兰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个层面来说,她的作用甚至不亚于黎青山。

所以黎青山的话,是发自内心的,并非客套。

她显然是个有头脑有能力的女子,应该也有着善心吧,她对蚜灾之事的热情,远超过黎青山所知道的任何人。如果说黄老邪的热情是基于为黄蚁村的村民着想,那么陈若兰显然想得更为长远。

而且她道枨嗌揭埠芟不叮甚至偷偷的学习,能跟她一


状态提示:第八十二章 当时隐而未发之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