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国之重器>第218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对该结清的帐单,希特勒在这方面比裕仁正直、爽快多了。

德国的工业体系比日本更完善,工业产能也比日本更强一点,技术积累更是比日本强出一大截。除非是程功硬性规定要买多大量才会把有关技术资料打包转让,希特勒一般情况是不会从程功手里采购大批的武器装备的。

但即使这样,300架f8f战斗机、300架p51战斗机、300架ad-1攻击机、300架b29轰炸机、300架c54运输机还是让德国为之支付了2.58亿亚元巨额款项。

另外,两个装甲师的t34/85坦克、63式水陆两栖坦克、63式履带式装甲运兵车、m41自行火炮总计1200辆坦克战车,500艘xxi型潜艇,48艘基林级驱逐舰,则让德国为之付出总价值10.9亿亚元的机器设备、工业产品。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希特勒跟程功基本上是钱货两清。米4直升机、59改主战坦克和暴风雨鱼雷这三种技术,则是程功以奖品形式付给德国和日本的雇佣军军费报酬。

在程功在力推动下,轴心国阵营的飞机、坦克、半自动步枪、突击步枪、冲锋枪、通用机枪等武器装备形成了统一的制式装备,零部件都能通用。

这使得德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在后续装备维护使用及授权生产方面节省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无形中使得这些国家的战争潜力提升了几分。

在飞机、坦克、军舰等重装备研发项目节约了大量资金和时间的德国人,把这笔资源全都用于电子管数控机床的仿制和改良,极大地提高了德国工人的生产效率。

希特勒现在是踌躇满志,否则,他是绝对不会轻易动让德国公海舰队冲破英吉利海峡,杀入地中海这一原本不切实际的念头。

对希特勒和裕仁正在谋划的德军和日军会师苏伊士运河这个战略计划,程功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声称这才是轴心国应该有的战略高度,必须要站在这个高度,才有可能跟英法为首的同盟国竞争世界霸权的胜算。

程功指出,只有实现这个战略目的,德国和日本方有能得到非洲、中东波斯湾地区丰富的石油和矿产资源,以支撑德国和日本各自国内的工业需要和战争消耗。

同时,程功强调,英国和法国并不可怕,美国才是轴心国真正的敌人!

也不知程功是故意的,还是忘记了,竟然对苏联的战略动向只字没提。

打发完欢天喜地的希特勒和裕仁,程功再一次把注意力放在美帝头上。

日军在东南亚势如破竹的攻势,是真把美国政府吓坏了。

英国·军队和法国·军队有多强,美国人是非常清楚的。日军竟然能够在东南亚同时对抗英军和法军,而且还打得英军和法军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那日军得有多强大多可怕啊!

本正这种心理,白宫多次致电全权负责菲律宾防务和军务的麦克阿瑟,措辞严厉地要求他不得招惹日本人。

驻扎在关岛的美国海军也收缩了巡航海域,生怕与台湾的日军舰队发生冲突。

日本已经向英国和法国宣战,这头凶残的恶狼会放过菲律宾这块美丽的蛋糕吗?日本政府会容许在本土与南洋殖民地之间横隔着菲律宾这么一个不稳定的安全隐患?

白宫的幕僚和战略家们,经过反复论证和分析,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他们是日本人,肯定会对菲律宾动手!

这么一来,一个难题摆上了罗斯福的办公桌。

美国政府要不要为了菲律宾而向日本宣战?

美国本土往来菲律宾、关岛、夏威夷等地所有电文,没有一道能逃得出“天眼卫星”系统的监控。破译美军的密码,对程功而言更是小菜一碟。

在众多的美军电文中,程功发现,罗斯福把美国是否要对日本宣战的决定性因素,确定为东华的态度。

如果东华与日本结盟,美国在太平洋地区跟日本作战,无异于自寻死路。

如果能让东华与美国结盟,美国太平洋舰队肯定可以把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揍得摸不清东南西北。

退一万步,只要东华能保持中立,美国为了履行盟国的义务和责任,肯定会向日本宣战,以缓解英国和法国面临的巨大战争压力。

如果进入南太洋战争的七十万日军现在还被华夏军队拖在华夏战场那该多好啊!这是包括罗斯福在内的所有美国政府军政高层的集体心声。

鉴于日本现在还占据着华夏东北四省和台湾,美国国务卿赫尔提出一个建议:

对华夏政府提供军事援助。只要北平抗日民主政府出关收复东北失地,南京国民政府南下收复台湾,肯定能给日本人造成巨大的麻烦。

另外,赫尔认为美国与华夏结盟还有一个好处,切断东华帝国从华夏移民的根源!避免东华帝国人口基数大增后萌发对外扩张称霸世界的野心!

赫尔的这个建议,得到了罗斯福等人一致认可。并委任赫尔为美国总统特使,于近日公开出访华夏。

得知了美国人这个阴谋后,程功对赫尔这个老王八蛋恨得那叫一个牙都痒痒的。

玛勒格壁的!绝对不能让美国佬的这个计划得逞!必须让赫尔死在华夏!

很快,程功将专线电话打进了东华帝国国防部二厅厅长办公室。

东华国防部二厅,还有一块牌子:国防部军事情报统计调查局,简称军统。

此时的国防部二厅厅长办公室中,皇家陆军中将厅长戴雨浓,正兢兢


状态提示:第218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