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我有皇帝分身>第111章 一连窜的新发现!

“竞然还能在水里呼吸?我去,这让穿越前,做为旱鸭子的我,情何以堪?”很快,朱子龙又有了新发现。

龙在水中能避水,移动速度很快,除此之外还能在水中呼吸,水压对朱子龙的作用也减轻了不少,当然并不是完全减掉。这让前世不会游泳的他,在海中立刻无比激动起来。

撒欢一般的在这附近的夜色海水中,狂飙左右。

不过也不是完全无限制性的,比如说快速移动,就要消耗龙气做为能量基础。(能量守衡原则!)

好半天,玩够了朱子龙才冷静下来。

然后试着去寻找那渔民嘴中说过的,黑珍珠出现区域。结果也不知是他们说的地点太模糊,还是这种产黑珍珠的贝壳太少,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只得暂时做罢。

在陆地上朱子龙都拥有夜视能力,做为半龙人在主场的海水中自然更是夜视能力加倍。

转眼间,换个方向他就看到了一处海底礁石群有不同之处,仔细一看,眼珠立时圆了。

黑珍珠没找到,但是却撞见了它们。

竞然是鲍鱼种群?

朱子龙游了过去,围住转了一圈,在礁石群上一共发现了只少百多个双头鲍,还有几十个一头半鲍,以及十几个单头鲍。

而且,还是有鲍中之王之称的网鲍。

时至如今,21世纪的2020年那边。哪怕是16头网鲍也要hk$41,800/斤,以次类推的价格约为:7头网鲍─hk$52,800元.斤。4头网鲍hk$110,000元./斤,3头网鲍─hk$165,000元./斤。

而双头鲍则是有价无市,基本上只有最尊贵的客人内部消费了。

(注:hk$是指港元的意思。1港元约为人民币八角钱,当然了,据说这个价格还在涨,所以就当是人民币的价格也不会错多少)!

也就是说,如果朱子龙把现在眼前个头大点的鲍鱼都拿下,只少能在现代那边换到数百近千万元。

为什么它们会如此值钱?

一是因为炒作原因,二是物以稀为贵。

因为,鲍鱼的生长是十分十分慢的,一年左右的贝壳大体可达2—3厘米,二年后大的可达4—5厘米。壳长10厘米以上的鲍鱼大约要长六、七年,而且壳长达10厘米的还不一定是双头鲍,正常情况下,双头鲍大小要达到十年左右生长周期才行。

像那十几个单头鲍,估计得生长几十年才有可能。

就这,还是理论数据。野外各种情况之下,要加上让其它鱼吃掉的,意外死亡的,生病中途挂掉的,让人发现提前捉走的,等等等等。这么算下来,也就难怪人们会说“千金难买双头鲍”了!

甚至于,有历史资料介绍,当时古代沿海各地大官朝圣时。大都进贡干鲍鱼为礼物。一品官吏进贡给皇上单头鲍,七品官吏进贡七头鲍,以此类推,鲍鱼与官吏品位的高低挂钩。

朱子龙试着用手去捉鲍鱼,结果发现就凭借他现在这么变态的力气,竞然还无法捉下来?

这才记起来一个传说,好像是说捕捉鲍鱼时,只能乘其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铲铲下或将其掀翻,否则即使砸碎它的壳也休想把它取下来。

鲍鱼靠着粗大的足和平展的跖面吸附于岩石之上,爬行于礁棚和穴洞之中。

一个壳长15厘米的鲍鱼,其足的吸着力高达200-400公斤。任凭你狂风巨浪袭击,都不能把它掀起。

朱子龙只得硬捉了几只小点的鲍鱼,准备回家尝个鲜,其它的暂时不动了,反正一般它们不会换地方。等带了工具,有的是时间来捉!

临回程时,他又发现了许多大龙虾。这在现代21世纪那边也是好东西,瞧瞧那边那只超级大龙虾,有一米多长。应该是传说中的锦绣龙虾吧?

锦绣龙虾还有个别名,在古代被称为“神虾”。

在历史太平县志中,有过这样一段描述:宋天圣元年(北宋时),渔者得于海中,长三尺余,前二钳可二寸许,末有红须尺余,首如数升器,若绘画状,双目,十二足,文如虎豹。大率五彩皆具,而状魁梧尤异。中使吴仲华绘其像以闻,诏名神虾。

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a、c,而且脂肪含量很低,有补肾壮阳、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等功效。不过,过敏性体质和患有痛风的人,最好是别吃!

(2014年11月12日,21世纪那边浙江温岭石塘的一名渔民,下海后捕捞到一只色彩斑斓的“神虾”。重量在*斤左右,最后让一有钱富商,以百万元人民币现场收走。)

放眼一扫,只要用心去寻找,这种神虾绝对不少。这种画面在现代是绝对看不到的,古代时吃海鲜的人少,一般只有沿海的人吃一些,海中生物的数量,对比现代21世纪。何止是多数百倍,多万倍以上都不止!

古代的大海真是活生生的聚宝盆呀,才下来这么一会,随随便便就能成为千万富翁。

朱子龙在感叹之余,越发的对大海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回到朱家庄后,朱子龙把鲍鱼煮成了鲜汤,美美的一张嘴。

当鲍鱼肉入胃消化之时,他突然分明的感觉到有一股热流从心中涌出。然后转来转去变成了一丝很特别的能量存于体内,当然这个量很小很小罢了。

刹那间,龙珠里像是又撞到合适触发的隐藏信息提示要求一样。

一股信息涌入了朱子龙的头脑之中,让他当场又愣住了,紧接着脸上就是一阵狂喜的模样。


状态提示:第111章 一连窜的新发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