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青春校园>大时代之1983>第270章 接档《大国崛起》
兮兮的向戈文苦诉自己这两天的磨难。

就是因为大前天当面让许浩下不了台,自己接下来的两天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参与“一年回顾”节目关于《大国崛起》稿子的编撰和汇报,简直把他累惨了。

“得了吧,别得了便宜还卖乖。要不是许部看你和戈文熟,这编稿工作哪能轮得到你!你不看编辑部其他编辑的嫉妒……”张霞没好气的白了刘长乐一眼。

“嘿嘿……”刘长乐不说话了。

在戈文眼前的录音室并不算大,三面都是通透的玻璃,只有一面背景贴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字样的砖墙。

透过玻璃,戈文可以清晰的看到录音室里有一个扇形的工作台,工作台上布满了线路,最中间是一块各种按钮的仪器,仪器两侧立着两个能够调节的话筒,此时话筒上还挂着两个有线耳机。

这还是戈文第一次看到80年代的录音设备。

虽然没有后世酒吧混音台那么先进,不过该有的功能竟然一个都不少。

即将要开始录制节目,刘长乐和张霞简单的和戈文说了下接下来的工作流程,录音就正式开始了。

带上耳机,将话筒伸到嘴巴跟前,然后当玻璃墙外刘长乐用手势比划着倒计时为零,张霞的声音在录音室里响了起来。

……

……

1984年10月2日下午3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频道“小说播讲”节目准时播出《大国崛起》第一集。主持人富有磁性的男中音,透着一些深沉、粗犷与豪放,随着电波传来了: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从10月2日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说播讲”节目便以每天播放半集的篇幅,向全国的听众连续播出了24天的《大国崛起》。在广播是20世纪80年代的重要传媒、传统的小说播讲是中国民众文化消费的重要通道的情况下,《大国崛起》的传播效应可想而知。

《大国崛起》的播出,形成人人争着听收音机的情况。

当时,从城市到乡村,从厂矿到学校,从机关到军营,每天下午3点,人们都会自觉地围在收音机边,静静地收听主持人演播的《大国崛起》。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国崛起》是沙漠中的甘醴,是美好的精神食粮,给无数普通人带去温暖、带去奋斗与前行的希望。

《大国崛起》自开播到结束,在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数不清的听众来信像雪片一样飞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来信者中有学生、教师、工人、农民、军人、离休干部、待业青年等,他们共同表达这样的心情:听了《大国崛起》,让他们懂得了前进的方向,让他们学会了思索,让他们明白了如何才能为中国的崛起贡献自身的力量……

在听众来信中,有很多十分感人的描述。

一位学员来信告诉电台编辑,他们系有3个队270人住在一幢四层楼房里,约有100部收音机、录放机,在下午3点都会同时收听《大国崛起》。

一个新疆建设兵团的军人,在收听《大国崛起》的时候如痴如醉,每天都用盒式录音机录下来,24天一天不落。他平日里只要一有空,就反反复复地听,许多精彩片段他都背诵下来……

《大国崛起》赢得了中国的亿万普通听众,而亿万听众也在《平凡的世界》中获得巨大的精神能量。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测算,《大国崛起》的直接受众达3亿之多。

就这样,《大国崛起》乘着广播的翅膀,在中国的天空中飞翔了起来。

……

……

“所以,大国的崛起将不再是封闭舞台上自我演绎的故事了?”

“没错,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球终归会变成一个村落,相互的注视、融合和冲突,势必会影响着所有剧情的走向。当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同步知晓天下事的时候,世界就会变的很小很小。”

戈文想到了后世的互联网,想到了那个资讯爆炸的时代。

一个女明星穿条透明内裤,等不了一小时就会被全国人民知道!

纽约证券市场上的一个喷嚏就会引起全球经济的浮动!

东半球一个农民打个电话就会要来西半球的种子,西半球的一个学生上上网就能知道东半球正在发生的事情。

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走走?其实只要有网络,走与不走又有何区别。

“你在《大国崛起》中国篇里说中国想要崛起除了经济和科技发展外,还需要发展华夏的思想文化,你认为文化的影响力也是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之一?”

“没错,我记得英国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一个国家要崛起,它思想必须要创新。如果全是老思想,国家能崛起吗?崛起不了。思想如果都束缚住了,能创新吗?创新不了。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就在这里!”

戈文想到了后世的中国,仅仅是经济发达充其量只是人的一条腿,一条腿能走路吗?能走稳吗?后世几届国家领导人针对


状态提示:第270章 接档《大国崛起》--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