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青春校园>道墓天师>第四五六章望乡台

五人在三生石的地方,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继续向前走去,走了没多远,突然发现了一个台子,这个台子极其的怪异。

建造结构相当奇异,上宽下窄,面如弓背,背如弓弦平列。

“神哥,这又是一个什么东西怎么看上去这么怪呀和前面的那个石头一样的怪!”小乞丐疑惑不解的问道。

“这个应该是传说中的望乡台吧!”苗伟强站在旁边猜道。

“没错,这就是传说中的望乡台!”周天翼说道,

“我怎么感觉我们在一步一步地走进地狱呢,这里的一切都是仿照的阴间,恍如感觉走进了地府一般!”董廷华说道。

“没错,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这里应该是,地府的入口,这个地方一定有进入阴间的通道!”周天翼说道。

“神哥,你是不是疯了,竟然想去阴间?不是只有死人才能去阴间了吗!”小乞丐满脸震惊的说道。

“传说中的酆都鬼城一定就藏在阴间,如果我们不去阴间的话,根本就找不到传说中的地狱酆都鬼城,所以说,不管怎么样,我们这一次都要闯一趟阴间,看看阴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周天翼说道。

听到要闯入阴间,苗伟强,董廷华,小乞丐的脸上还是十分的震惊,双尾蝎的脸上相对来讲显得比较平静。

“这是不是有点太刺激了,我们竟然要上阴间走一趟!”董廷华转而有点兴奋的说道。

“至于去不去阴间,别先说那些没用的性格,谁能给我讲讲这个望乡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吗?我想知道这个望乡台的作用!”小乞丐面带疑惑不解地问道。

“这种事情你还是问神棍吧,你问其他的人,其他的人也不一定知道!”董廷华说道。

周天翼眉头微皱,这一路上小乞丐的问题还真多,要是这一路上把地府中所有的东西都给讲解一遍,那还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就是一两天也讲不完呀。

但是他既然问了,就不能不讲吗?无奈之下,只好讲出了关于望乡台的传说。

望乡台,原指古代久戍不归或流落外地的人为眺望故乡而登临的高台,既可能是人为建造的,也可能是自然形成的。

后来,随着道教鬼神观念的成熟和佛教地狱体系的引入,道教逐步把望乡台从现实建筑演变为虚幻存在﹐成为神话传说中,进入地狱的鬼魂们可以眺望阳世家中情况的地方,有时也借指阴间。

关于望乡台的来历,还有着很多传说。

相传民间有对双胞胎兄弟,大的叫戈矛,小的叫戈盾。兄弟俩虽是一胎所生,但性格截然相反。

戈矛成天悠手好闲、不务正业,惹得乡里乡亲皆不欢喜,隔三差五总有人告他的状,令人望而生畏,侧目视之。

戈盾品貌端正、眉清目秀,性情温和、举止大方,从小爱好书棋琴画,十九岁上中了头名状元,令人十分羡慕。

看在戈盾的份上,老百姓对戈矛总有几分让谦。

在他们四十七岁那年初夏的一天中午,忽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雷声过后有人发现戈矛忽然口吐白沫,没有等人反应过来,他已两眼发直暴死在街头。

戈盾在外做官多年,从千里之外赶回来后痛哭了一场。因为他哥哥在生前做了许多伤天害理之事,竟哭得死在街头,或许这就是天意吧!正好城隍爷手下的黑白二鬼,俗称“黑白无常”巡逻人间。

他们披着长发、吐着长长的红舌,面目狰狞,令人毛骨悚然。他们手持勾魂令牌和锁链,把二人的亡魂勾到城隍庙,经过“六曹”判官查核,二人阳寿已尽。

因为戈矛一生作恶多端,判为恶鬼;而戈盾一生求进好学,判为好鬼。

相传他们死后都在“望乡台”上停留了三日,以回眸自己曾搏击一生的美好世界,最后望一望家乡,并观察自己的子孙、亲戚在自己死后的表现,去辨别“孝悌亲情”的真伪。

传说戈矛悔恨自己生前所做所为,还在“望乡台”偷偷哭泣,但已为时晚矣。

到了第三天,六曹判官将二人之善恶资料以文牒形式随本人之魂发往“丰都鬼城”,交阎王爷依法予以惩处,这也就是现今人们所说的“烧纸”。

也就是在第三天晚上二更时要举行“行魂礼”,把鬼魂发往“丰都鬼城”,即“丰都府”。

由司礼人持引魂灯笼在前引路,孝子扶持他们,入殓前枕过的土坯和哭丧棒由众亲朋友扶着哭呼带路。

他们生前的亲戚朋友也焚香哭泣随行,也有鼓乐哀曲相送,还沿路抛洒些纸钱以打点鬼卒和散济游魂,这大概也是现今人们说的“买路费”吧。

相传,死者在出殡前还喝了由守卫阴间最后一道关口的“孟婆亭”的孟婆熬的mí_hún汤,喝完这种汤后会忘掉生前种种琐事。

孟婆还要猛踹死者一下,让它们记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到了出殡那天要顺着“烧纸”的路线前往坟地,埋葬以后使尸魂相随。此礼之文化内涵即在于“孝悌为人生之首”。

“望乡台上再望乡,回首故国泪茫茫”,望乡台的传说寄托了远国游子和背井离乡之人对于故里的无限思念。

可能有人觉得望乡台之类的神话建筑是先人们构造出来的虚幻存在,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是有望乡台的,日前。

民俗文化和地方史志专家发现位于江津支坪街道真武山顶的庙宇式古建筑,系湖广填si川时客家移民


状态提示:第四五六章望乡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