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已经和史家恢复了来往,贾琴算起来还是她的堂嫂,两个人坐在一块说话。
“听说刘大人把他乡下的老婆孩子接回来了,明儿请了人去暖屋,你收到贴子了吗?”史湘云说的是自家老爷向希生的同年,几个境况差不多的人,互相走动的很勤。
“收到了,正想着送些什么才好。”贾琴因史湘云关系处的不错,所以也搭上这条线,经常和向家熟悉的人来往。史远现在已经务实了许多,贾琴总想着再过几年,手里有了银子疏通,就求向大人给他寻个差事做一做。做生意有她就够了,男人还是应该有更广阔的空间去闯闯。
“刘大人为了买房子一直过的紧紧巴巴,别送花哨的东西,送些实用的就好。”史湘云从来没想到,有一天跟她走礼的人家,是几刀腊肉,几罐茶叶就能打发的。可就算这样,她也十分知足,总比呆一个小院,孤老终生的强。
“店里新进了几匹好绸锻,送两匹给刘夫人裁衣裳穿可好。”贾琴反倒极适应现在的生活,可以称的上是如鱼得水。
“这就极好了。”史湘云笑笑,又说自家的三个女儿,最大的一个这两年也该说亲事了。
不光是他们,其余宾客也各自聊着,反正都是亲戚,互相熟的很,只好趁着来坐客松泛一日。
除了黛玉,几乎没人跟这位薛大奶奶说话。实在是这位薛大奶奶太出乎大家的预料,准备了一肚子的话,几乎没有办法用得上。
比如说,这种场合,总要问问仙乡各处,父母兄弟都是做何营生的。到了她这儿,通过宝钗的插话,明摆着成了禁忌。
再问你平常都读些什么书,做什么消遣。好像,已经没有问的必要了。
“这花开的真好,山上的野花也美,却不会长的这么大这么富贵。”山槐揪下一朵芍药,插到了发髻上,顺手将发髻上一支金步摇取了下来,扔给了身边的丫鬟,“收起来,晃来晃去的,晃的人头疼。”
是真的扔,就手抛出去,丫鬟扑上前双手接住,看丫鬟委屈却不意外的表情,应当不是第一回遇到这种事了。
“嫂嫂。”宝钗斜了她一眼,薛大奶奶立刻举手道:“好了好了,我再不扔了。”
走的时候,贾琴特意等着黛玉,一脸笑道:“不知姑奶奶哪天有空,我想去请个安。”她是贾家人,嫁了人也一直用着贾家这边的称呼。
要说起来,林家和贾琴也没那么深的感情,可是在她坚持不懈的走动下,总算是对了贾敏的脾胃。每回过来讲些市井中的新鲜事,带些新出的小玩意儿,每回哄得贾敏喜笑颜开。
“我回去帮你问问,再让人给你下贴子。”黛玉也喜欢她的伶俐,很是认得清自己的身份,就算是精明,也是不让人生厌的精明。
等隔了几天贾琴过来,便带来了有关这位薛大奶奶的消息。
“听说是薛蟠去外头行商时,错过了宿头,半夜走山路,被山寨里的好汉连人带货掳到了山上。山寨里的大王就是现在的薛大奶奶山槐,想必是见惯了泥腿子,乍然见到一个公子哥,便要嫁了他为妻。薛蟠急于脱身,也只得允了,等成了亲,不知怎么劝的,竟让这山大王自愿去向当地官府投诚。薛蟠从中斡旋,竟保了山寨众人平安,收编的收编,不能收编的,由薛蟠买了良田请他们耕种。谁都以为这是脱身之计,谁料得到,他竟带了山槐回老家上了族谱,真个儿拿她当了正头夫人看待。”
贾敏听的无言极了,“这这,薛太太就任由他胡闹?”
“娘,帝王将相都宁有种乎呢,人家一个女子,妻凭夫贵又有什么不可以。我看薛大奶奶只是不通风俗,缺点礼仪,人倒是不坏。”黛玉再怎么装,一个现代人的灵魂,注定了看法会和他们不一样,对这种事的接受程度也要高得多。
“你们是年轻,不知道轻重,山大王是干什么的,杀人掠货无恶不作。”贾敏觉得自己受到了挑战,这样的人居然挤身进自己身边的亲戚圈子,细思极恐。
“这些我也不懂,只是茶余饭后听来的一点,当个笑话听呗。反正,薛家这位大奶奶也不在外头走动,横竖以后难得碰到。”贾琴不动声色的换了话题,捡了贾敏爱听的说道:“我弟弟也大了,他又不是科举的料,跟着我在铺子里帮忙,进货出货,最远还跑过西北。我想着,这段时间为妹妹置办嫁妆一定需要人跑腿。我这个弟弟,别的不说,人还算老实,有什么差遣,您吩咐一声就是。”
这话贾敏的确爱听,林家什么都好,就是人少。人多虽然也有人多的烦恼,但人少的确也是一桩愁事。特别是置办嫁妆的事,跑到外地,哪有那么简单方便的事呢。事前定的缠枝莲,临去了可能发现缠枝莲没货,又或是有更好的。管事的办事都是只求稳妥,很多情况之下,不敢擅自作主。
若是自己家的人,哪怕是亲戚呢,办起事来,总是比管事要方便的多。
“好好,那我就先谢谢你了。”贾敏笑眯了眼,把之前薛大奶奶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
嫁妆里头分几处大项,一处是衣裳绣品,包括床上全套的铺盖,已经请了绣娘住到玉兰院赶工,一处是家具,也已经下了木料请了人在赶制。另有两处,一是金银首饰,二是室内摆件。
金银首饰并不单指钗环之物,还有胭脂水粉,香熏等物。这些贾敏已经攒了部分,但是还想去江南富饶之地捡些最时新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