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我的明末之旅>第一百五十八章 那是驸马爷

在码头上干活,大家对三千料蒸汽运输船,三千料蒸汽动力战船等都不陌生,但铁甲舰还是第一次见。

第一次看到铁甲舰,很多坐着休息的人都站了起来,正在扛包的人也停了下来,大家的目光全部集中在这两艘铁甲舰上。

铁甲舰,威武不凡,很具视觉冲击力,尤其是那冒着黑烟的大烟囱,船上那一门一门大炮,以及那刚毅的粗线条,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那船不是木材建造的,好像是钢铁建造,好大啊!”

“看上去比三千料战船还大一些。”

“快看,码头那边来了一大队兵,这次肯定是来了大人物。”

大家口中的大人物,自然是张丰,而过来迎接则是独立旅旅长宗德超,宗德超带着一个警卫连的战士,快速跑步进入码头,警卫连的战士们在码头上整齐的站好,宗德超则目光看向其中一艘铁甲舰。

待着铁甲舰靠岸,张丰的身影就出现在铁甲舰的甲板上,张丰这次来天津卫,除了看一看天津卫和独立旅,张丰还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去做。

张丰走下舷梯,踏上码头,宗德超就快步走过来,立正,敬礼,朗声的道:“总兵大人,您好!”

张丰回了一个军礼,微微点一点头,知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挥手道,“走,回旅部。”

张丰在天津卫呆了三天,视察了整个独立旅,现在的独立旅可谓兵强马壮,有一个步兵团甚至全部换装清一色的后装枪,在独立旅下辖的五个步兵团之中,这个团是第一个完成换装的。

除了视察一番独立旅,张丰还看了在天津卫城内的三家丰收粮号,丰收粮食连锁不但在松江府、苏州府、常州府三地开设了超过二十家门店,在天津卫也看了三家,此外,京城也刚开了几家。

江南本来就盛产粮食,再加上从朝鲜、琉球等地运回来的粮食,松江府、苏州府、常州府三地粮食已经供大于求,一石粮食价格已经降到二两银子左右。

北方饥荒,不但粮价格飞涨,而且还发生了人吃人的事情,考虑到自己粮食库存比较多,再加上能从朝鲜不断的运来粮食,张丰考虑到北方卖粮,一方面能赚到钱,另外一方面能造福百姓,让大家能吃上饭。

京畿地区各府,各县,包括京城,粮价已经涨到了一个比较离谱的价格,徐良益于一个月之前就来到了天津卫,现在则在京城筹备丰收粮号开业事宜。

在天津为呆了数天,张丰前往京城。

一身便装,轻车简行,只有一辆马车,数名随从,不过,这几名随从可不简单,这是几名战队队员。

董武平的战队组建时间也不算短,二、三十名队员一个比一个厉害,这次来天津卫,张丰挑了几人带上。

张丰抵达京城,下榻松江会馆。

现在的松江会馆,相当于张丰的“驻京办事处”,一般不对外营业,主要为张丰,以及来京的松江各级官员提供服务。

徐良益早早的就到了京城,忙碌筹备丰收粮号,基本上已经忙得差不多,在京城一共开六家店,每一家店规模和位置都不错,只等开业。

“总兵大人,各店营业准备已经差不多,明天的日子也不错,可否明天正式开业?”

听了徐良益的请示,张丰道:“那就明天开业,丰收粮号的事务你自己做主,非重大事务,可以不用向我汇报。”

张丰这是相当于放权了,主要是徐良益能力确实不错,再加上比较忠心,这样的人张丰放心,所以几乎一切事务全部交给徐良益去弄。

想了想之后,张丰道:“粮食卖得比别人便宜,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你们可以亮出我的名号,告诉大家,这些粮店幕后老板是我。”

当初在苏州府开粮店,因为粮价便宜,居然有人敢上门来砸店,这次,张丰可不想有人上来找麻烦,所以亮出名号是必要的,起码能镇住一些人。

徐良益连忙点头同意,“总兵大人,如此一来,最好。”

…………

皇宫大内,寝宫。

崇祯脸色微微憔悴,崇祯勤奋一点不假,不过,明朝已经风雨飘摇,只有三十几岁的崇祯居然两鬓出现些许白发。

周皇后心疼的道:“陛下,又在为国事操劳。”

崇祯道:“内忧外患啊,辽东满清囤积了重兵,对锦州实行了包围,形势比较严重啊。”

周皇后道:“陛下,不是派了十三万大军出山海关救援吗?”

崇祯叹息,“十三万大军,这远远不够啊。”

十三万大军,应该是明朝能抽调的最大兵力,因为国内农民军造反,李自成部克洛阳,张献忠部克襄阳,农民军牵制了大量的明军,不然的话,肯定不是派出十三大军,可能是二十三万,甚至三十三万。

周皇后沉默,虽然是女流,但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崇祯又叹息道,“国内到处饥荒,粮价飞涨,就是京畿地区,每一石粮食涨到了四、五两银子。”

京畿地区这么多人要吃饭,以前还有漕运,江南的粮食通过漕运运抵京城,现在,到处造反,漕运也不顺畅,能运来的粮食有限。

这样下去,估计军粮都成问题,这让崇祯非常忧心。如果辽东的军粮也出问题,那会影响军心,形势会更加不利。

周皇后安慰道:“陛下,不用太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听茹儿说,从昨天开始,京城同时开了好几家粮店,粮价格很便宜呢。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八章 那是驸马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