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屠夫凶猛>第三百六十三章远东的危机

淞沪战役的爆发,无疑宣告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这其中也包含莫斯阔。 ? 火然?文 ?? .?r?a?n??e?n`

的确,七七事变发生之后,密切关注东方战场的战争进度,大胡子终于松了口气,日倭的军事目标还是在东方,不会也没有力量对远东构成威胁。

尤其是淞沪战争的爆发,大胡子确认,远东的局势安然无恙,没有必要继续关注。

要知道,此时的欧洲也不安定,大胡子更关注欧洲的局势。

此时,西班牙内战还在继续,欧洲各种力量都在脚力,莫斯阔也没有置身事外,意识形态决定了他们的立场,没有少输送武器弹药。

欧洲这个火药桶随时都可能爆发,家门口的动态不能不让莫斯阔绷紧神经,同时,欧洲战争爆发,同样也会产生机遇,大胡子也不可能放弃这个机会。

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司令布柳赫尔元帅大舒一口气,莫斯阔要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司令部戒备来自日倭的威胁,布柳赫尔元帅原本就有点不屑一顾,认为有点小题大做。

再加上日俄签署了友好条约,怎么会发生战争昵?

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好了,现在日倭军队大举进攻国民政府,不担心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威胁到关东军就不错了,哪里还有兵力东进。

现在嘛,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该干嘛干嘛,天下太平无事。

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司令官布柳赫尔元帅不知道的是,此时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的对面,日倭军队正在秘密行动,即将发动一场突袭战。

绵羊放松了警惕,恶狼却潜伏在暗中等待最佳时机,随时都可能扑上来咬断绵羊的脖子。

自从七七事变之后,日倭远东司令部司令板恒征四郎一直在焦急地等待,按照日倭陆军参谋本部的作战计划,淞沪战役爆发之后,远东司令部要做好战争的准备,抓住战机,突袭苏俄远东地区。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八日夜晚,远东军司令部下达了作战命令,各师团秘密行动,抵达预定地点,做好凌晨发动进攻的准备。

而早已经准备好的穿插部队立刻行动,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完成任务,实施突袭。

为了这一天,日倭远东军司令部也不是准备一天两天的时间了,就等待这一最佳时刻的到来。

夜晚,日倭远东军司令部内,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两位主谋,司令官版横征四郎以及参谋长石原莞尔还在司令部研究地图,讨论一些战术细节。

“帝**队凌晨六点发起总攻,第十二师团以及第七十九师团、第一零二师团、第一一二师团组成北进集团,沿铁路线向北攻击,阻断露西军队的南下支援。

由第十七师团、第十八师团、第一一七师团、第一一八师团组成南线集团,消灭双城子以南地区的露西军队,再加上第十九师团从半岛北进,快速围歼南部滨海地区俄军。

从兵力上讲,大倭帝**队兵力不弱于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的兵力。

此时,露西人还沉浸在日俄友好的氛围中,帝**队正在进攻国民政府,想必露西人以为帝**队不可能再分出兵力威胁远东,可以放心睡大觉了。哈哈哈......”远东军司令部参谋长石原莞尔在地图上指指点点,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司令官版横征四郎频频点头,这一次日倭陆军参谋本部真是豁上老本了,神不知鬼不觉在苏俄边界布置了一个强大的兵团,趁世界目光吸引到河之北、商海之时,声东击西拿下远东地区。

苏俄远东特别集团军是苏俄远东地区的战役军团,1929年8月组建。总部机关以西伯利亚军区第18、第19步兵军的机关为基础组成,下辖远东边疆区、布里亚特-西伯利亚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州的驻军,以及从中部地区调来的第21、第35步兵师,并负责指挥远东区舰队,司令为v.k.布柳赫尔。

此时,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的总兵力不少,有第22师、第39师、第40师、第59师、第231师、第300师和第365师,坦克第75旅、第77旅和第257旅,独立坦克第48团,第6团和第112团,以及炮兵、高射炮兵,工程兵等兵团和部队。配置237门火炮,285辆坦克,另有250架飞机作为空中支援力量。

其中,在双城子布置有第四十师以及第三十九师的机械化第二旅、坦克第七十七旅。

而在滨海地区距离哈桑湖最近的军队是第二十二师和第三百六十五师,以及坦克第七十五旅、坦克第二五七旅,防止日倭军队越过哈桑湖进攻滨海地区。

而远东方面军参谋长,军级指挥员施特恩,被任命为滨海地区的总指挥,指挥部就设在双城子。

看着地图,石原莞尔点了点双城子,说:“最关键的是小笠原的第二十三师团穿插部队是否能在今夜完成任务,天亮前按时抵达双城子,突袭滨海地区指挥系统。

一旦完成这一目标,露西军队必然产生混乱,指挥系统失灵,帝**队必将一口吃掉滨海地区的露西军队,整个沿海地区必将掌握在帝**队的手里。”

远东司令部这一手非常阴险,在发起总攻的前夜,命令小笠原中将第二十三师团派出三个联队趁夜色穿插进入远东滨海地区,一个联队负责袭击双城子指挥系统,另外两个联队主要任务是袭击坦克部队、炮兵部队以及机场,并制造混乱。

可以想象,一旦开前方战,后方却被日倭军队袭击,


状态提示:第三百六十三章远东的危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