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景虽然以前从未来过宁府,可他对宁家的女眷们倒是甚为了解,他的这些了解都是从母亲于氏口中得知的。而于氏所知道的事情,则是听她的妯娌,李姨娘所说。
李姨娘平时能够回娘家的次数寥寥,但她寄回去的书信却不算少,她常常会在信中向她的哥哥大吐苦水,无非都是在抱怨自己的处境有多艰难,宁老太太对她太过苛刻,宁锦云又给她添了不少堵,诸如此类的。
她与哥哥李大老爷的关系很好,和嫂嫂于氏相处的也很融洽,所以自然会毫无顾忌地在信里说些心里话,可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她随意写下的这些话在她的嫂嫂于氏眼中,却是大有文章的。
在李元景和李元谦来宁府之前,李夫人于氏特地把大儿子叫进了屋,说了不少嘱咐的话。
其中,于氏还格外提及了宁锦云。
“元景,你的年纪也不小了,宁家又正好又四个女孩子,我想你这么聪明,应该能够明白娘的意思。这次,要是你能从这四个女孩子中给李家找到一位长媳,那就是再好不过了。只是你要知道,宁家的二小姐是嫡女出身,身份要更加尊贵些,要是能把她娶进门,定能给咱们李家长脸,而大小姐宁锦华,她既是长女,又是你的表妹,性子也还可以,她倒是也勉强够格。至于三小姐和四小姐,你就无需太过在意,她们俩一个性格太不稳重,一个年岁又太小,对于长媳这个位置来说,是不大合适的。”
于氏当时说的这番话,时常的会在李元景的脑海里回响,他心里清楚,母亲对他寄予了厚望,他一向对爹娘的吩咐言听计从,很少有让他们失望过的时候。
也正因如此,他从一进宁府的那天起,就对宁锦云格外地感兴趣。
宁锦云对他而言,除了有吸引人目光的姣好面容之外,还有一个金灿灿的嫡女身份。
想到这些,李元景不免有些愣神,沉思了一小会儿。
宁锦云的心情却是不怎么好,她抬头望了望面前这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心里的滋味很是复杂,显然,她对李元景已不可能再有情,但却还是免不了要在日后的生活中有所来往。他们之间的这些交集,只会给她徒增烦恼。
宁锦云暗道,既然同住宁府,见面已是避无可避,那还不如直接把丑话说在前面,倒也一了百了。
她极力控制住了情绪,面无表情地看着李元景,沉声道,:“李公子多心了,你我二人本就是点头之交,现在这样的称呼可不是客气,反而是再正常不过了。更何况你也知道男女授受不亲的道理,我要是对你太过热络,那就不得体了,所以还望李公子不必太过在意这些,你我之间还是应该保持着距离。”
回过神来的李元景,听到这话之后,觉得有些哭笑不得,他不过是随口闲聊几句而已,怎就能引起宁锦云这么大的反应。
他不好多说些什么,只能失笑地点着头,应和着:“好吧,这么说来是我想的不够周到,倒给二小姐添麻烦了。”
宁锦云没有再接他的话茬儿,回道,:“若是李公子没有别的事,我就先走一步了。”
“那你不继续找你的镯子了?”李元景挑眉问了句。
镯子?还找什么镯子……宁锦云只想着快些离开。她蹙眉摇了摇头,福了个身之后,就转身往红芍院的方向走去了。
只留下了李元景独自一人站在原地,不免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他总觉得宁锦云对他怀着抵触的情绪,就好像他得罪过她似的,但是事实却又并非如此。
“或许是因为姑妈她们的缘故,所以才连带着我也被她讨厌了吧。”李元景暗自嘀咕着,他思来想去,也就只有这一个可能了。
宁锦云一回到了红芍院,青芸就笑着朝她走了过来。
“小姐,您怎么去了那么久,方才四小姐过来了一趟,还送了剥好的杏仁过来。”
“那她现在人在哪里,回绮兰院了吗?”宁锦云环顾了一圈,没有看到宁锦瑶的身影,便问道。
青芸拿了张攒靠背玫瑰椅过来,:“四小姐去蕙兰堂学琴去了,今天是她跟着元娘子学琴的第一天,方才她过来时还想着跟您诉苦呢,她说她不想学琴,而且元娘子又严厉,她心里烦的很。”
蕙兰堂,有蕙质兰心之意,它处在宁府的后院,是宁家女眷们专门学习的地方,宁老太太请来了城里几位顶出名的女先生,来传授四位小姐们在读书,女红,还有琴棋书画等方面的知识。宁锦华和宁锦云已经学了三年的琴艺,如今已算是出师了,只有宁锦娆和刚刚开始的宁锦瑶,仍需跟着元娘子继续学习。
宁锦云坐了下来,接过青芸递过的一小盒杏仁,嘀咕道:“瑶儿到了该学琴的时候,我怎么给忘了。”
她低头看着盒中的杏仁,一颗颗都是白白净净,已经去过了皮的,想来应该是宁锦瑶亲手剥的。
宁锦云小声喃喃着,:“瑶儿还真是个孩子,每天想着的不是吃的,就是害怕元娘子讨厌学琴这种小事……”不像她,心里要装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青芸没大听清,把耳朵凑了过去,问道,:“小姐,您说什么?”
“没事。”宁锦云抬起头,岔开了方才的话,若有所思地说:“对了青芸,咱们院子里的月香是不是家中出事了?我见她总是红肿着一双眼睛,好像常常哭过一样,听卫婆子说,貌似是她的娘生了重病。”
青芸听后,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