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青春校园>深层心理学>第十七节 从理论转向记忆
可以用记忆还原。

这就是我为什么强调患者加强回忆最早时期的最健康状态。因为那是他的根基,不需要依赖任何人的根基。

当然,这也只是我的表面陈述,到底记忆是否真有这么神奇,大家的先天感觉应该能够知晓.

可以这样说:在人格方面,除了父母,没有任何人敢妄称老师.

所以,接下来的篇章,就是把复杂的心理症状、理论化的心理分析还原为患者曾经真实的生活经历;具体来说,是与父母有关的生活经历。

没错,前面的例子无不围绕和父母生活经历展开。

但都是在心理分析者的引导下挖掘,患者只是为疾病和父母的逻辑联系而感觉到豁然开朗。

从前对疾病的困惑与茫然似乎已荡然无存。

混乱的人生终于得以理顺。

但是,他依然无法自主。

因为这一切都是借助心理分析者的力量。

就像一个人听到一个怪声,很害怕。

这时有位长者告诉他,这只是蛙声。

他的恐惧立刻烟消云散。

似乎这个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不需要再讨论。

但事实并非如此。

长者为他解释怪声的来源,只是消除了他此次的恐惧。

等到下一次新的未知因素产生,他又会恐惧,而又需要长者再次解释。

心理分析也是如此。

所以,要消除心理分析者的影响,让患者自己理解恐惧的来源,才能真正消除症状。

没错,前面说过,心理分析者即患者父母的影子。

患者应该能够将心理分析者的理论融会贯通,吸收为自己的。

就像孩子吸收父母的因素一般。

但是,父母和心理分析者还是有细微区别的,并不能完全等同。

因为,父母是不会像心理分析师那样有条理和逻辑地帮他解决恐惧和焦虑。

所以,父母和心理分析者在患者心中并未完全融合。

现在要阐述的,是更深层的父母关系,会渐渐地把心理分析者的影响消于无形之中。

只剩下父母的声音。

现在,就每种症状与不良情绪,与父母经历一一对应起来。

就某例而言,某抑郁强迫症患者s男子,经过长久地深层心理分析后,已感觉自己再无任何心理问题。

但是,当现实中突然出现一个如“科学家研究,抑郁症来源于人脑中xx成份……”

他会瞬间感觉心理分析是如此的苍白无力,似乎反复多次深入内心的心理分析,在一份科学报告下,再无任何价值。他又陷入了无尽的绝望中。

通过上面简单的阐述,大家应该知道了:这应该是他对科学家的过分崇拜和妥协所导致。

这可以从他读书时期的心理状态看出。

他从一开始读书,就对老师的严厉毫无抵抗力。

老师的任何一句话,都能决定他的意识和行为。

也就是常人所说的“乖学生”。

只不过他这种乖巧太过了,遵守纪律到完全失去了本能的冲劲。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老师权威的妥协毫无减弱的迹像。

老师批评他笨、智力低下、反应迟钝,他也只能全盘接受。

仿佛这些字眼就像永远的铬印,封印了他本能的创造力和智慧。

他对老师的负面评论几乎已无免疫力。

尤其是在理科方面。

因为他文科成绩较好;理科成绩很差。

正如老师所说的:反应迟钝、智力低下。

无论他怎么努力地去听课,温习,也总是跟不上老师和一些理科优生的步伐。

仿佛“反应迟钝”的评论已成宿命。

这样越来越造成他的自卑,总觉得在理科优生面前,是如此的渺小。

他的生活中似乎除了学习,再无其他。

学习上的劣势,已经影响到他整个人。

他会渐渐否定自己,认为自己的心智不健全。

甚至他在每次考试时,都会宿命般地认为自己一定会发生意外,考不出预料的成绩。不管他事先准备得有多充分,多有把握。

即使事实证明他考到了预期的成绩,下一次他依然保持这种无故怀疑的态度。

一直到他坚信自己天生缺少理科生的素养,再努力也白费。

相对的,他有时会突然爆发出一种幻想:幻想自己能力超群,成绩突飞猛进,甚至超过老师。

这种想要成功的yù_wàng原本并非病态。

在没有妥协时,他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常态的、平稳的。

但因为强行入学、过度妥协,导致愿望强烈反弹,极度膨胀。

就像一股柔和的水流,如果没有障碍,他会细水长流。

但如果严重阻碍它的流动,总有一天会爆发洪水。

可见,抑郁强迫症患者的完美主义,就源于此。

演化到生活中,就是他坚信自己的心灵缺少了某一种要素,再怎么弥补,也是有缺陷和障碍的,永远比不上别人健康。

相对的,一旦好转,他又会无限夸大这种效果。

还是回到他读书的问题上。

一个人的精力关注如果全部集中在读书上,他也就只有绝望的路。

因为他似乎忘记了,他到底喜不喜欢理科,喜不喜欢读书这个问题。

如果不喜欢,理科成绩好不好就无甚意义。

这个问题在前面已经讨论过。

现在只为找到他是否喜欢读书的真实记忆,而不再是心理推测。

原来,在他的记忆中,确


状态提示:第十七节 从理论转向记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