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乱世扬明>第七百一十六章 广渠门之变

大学士王应熊笑道:“阁老,陈侍郎虽然入京不久,确实不可多得的实干能臣。任宁前道兵备佥事期间,大凌河新城被包围,援师云集,出战、修城等事全靠他处理,井井有条;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时,亲自到边防墙堡去视察,全面掌握了兵马伤亡、城堡倒塌及弓箭等兵器的损坏情况,报请朝廷整饬,一改武备颓废状况,边防有了保障。如今这样的人可不多了。”

温体仁笑道:“春石说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往后朝廷是这些后起之秀的天下,我们这些老家伙等过了这个非常时期,都应该急流勇退了。”

陈新甲谦虚道:“阁老折煞我也,大明正值危难之秋,正要靠阁老这样的股肱之臣支撑大局,我们这些后生晚辈,也就跟在阁老的后面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呵呵,陈侍郎过谦了。”

寒暄之后,温体仁正色道:“诸位,今夜将你们请来,是有一件大事请你们参与。如果害怕,现在就走,本官也不怪你们。”

够资格被温体仁邀请的,都是五品以上的高官,最低也是侍郎,可谓京城官场金字塔尖的人物,能够混到这个地位的,谁也不是傻子。在这样的非常时期,所谓的大事,无非就是和改朝换代有关,联想到关宁军南下勤王、琼海军大军压境,那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众人想清楚此节,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大顺政权能不能站稳还很难说,再说没皮没脸地投效过去,背上了“贰臣”的骂名,还未必得到重用,假如首辅大人指条明路,搏一搏,说不定有个更加光明的前程。富贵险中求,成功了就一飞冲天,成为力挽狂澜的功臣,失败了,无非就是身首异处,至少也博了个后世的名声。温体仁等待了半响,没有一人离开。

果然不出众人所料,温体仁开口就是石破天惊的消息:“先皇虽然罹难,但是上天庇佑我大明,太子幸免于难……”

“轰”的一声,众人炸开了锅,七嘴八舌问道:

“阁老此言当真?”

“太子现在何处?”

……

温体仁不慌不忙地回答:“蒙平南侯襄助,太子现在藏在一个安全的所在,流寇绝对找不到。现在有个机会摆在大伙面前:过了今夜,京城要发生巨变,一切顺利的话,流寇会被驱逐,平南侯会率大军入城,掌控大局,恢复大明正溯,各位所要做的就是拥立太子登基,成为新朝的功臣。”

众人听得喜上眉梢,这么好的事情,傻子才会拒绝。

温体仁又悠悠地补了一句:“不过事先和各位说清楚,新皇即位,百废待兴,需要一个强势的人物来震慑宵小,辅佐新皇中兴大明,这人必须是忠于大明、手握重兵、英明睿智之人,想必各位心中一定会有合适的人选……”

在座的都是人精,听到这里都明白了。这是利用政局动荡的机会谋求类似于顾命大臣的位置,而这合适的人选,除了领兵入京平乱的平南侯,还能有谁?

不过权衡下来,似乎也没有更好的人选了。论麾下部队的实力,论胆量气魄,当世谁能和平南侯比肩?这可是与倭寇、流寇、鞑子都硬碰硬打过仗未尝一败的牛人,而且惹毛了他连皇城都敢围困。相比之下,南下勤王的吴三桂似乎也不够看,其他的总兵就更别提了。

陈新甲很识趣,率先开口:“这样重大的责任,除了平南侯,舍他其谁?”

其余人纷纷附和:“正是,唯有平南侯才能担此重任!”

温体仁满意地说:“既然各位意见一致,本官也就听大家的,拥立太子登基后,请平南侯入京主持大局。”

王应熊忍不住问:“敢问阁老,那咱们在座的这些人,是不是能够官复原职?”

温体仁豪爽地一挥手:“那还用说,事成之后,诸位都是功臣,位极人臣指日可待。”

众人喜气洋洋,所谓位极人臣,要么入阁,要么升任六部尚书,比起现有的职位,个个都能前进一大步,放在以往,熬资历得熬到猴年马月去了。而且作为从龙之臣,必然会被新皇倚重,比起崇祯时代的朝不保夕,随时都可能被罢免,强上十万八千里。

在夏天南的示意下,温体仁召集一群大臣就拥立太子和以他为核心的未来政治格局达成了一致意见,官场和舆论的铺垫已经做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差武力驱逐大顺军的最后一步了。

黑夜,广渠门城楼。

黄猛甲和一名大顺军的守军将领在城楼中边喝酒边闲谈,酒过三巡,两人都有些微醺。

这名守军将领醉眼迷离地指着桌上的酒瓶,结结巴巴说:“老弟这……这酒够劲,老……老子在陕北从没喝过这样的好酒……”

黄猛甲摇晃了一下空酒瓶:“这是咱们琼州出产的天涯香,味醇劲大,喝得过瘾。老兄要是没尽兴,再开一瓶如何?”

“这个……是好主意,那就再来一瓶……”

黄猛甲试探着问:“老兄身负守城之职,要是喝醉了,怕是不好交代吧?”

“怕……怕求,老子也是跟随皇上从陕北出来的老人了,谁……谁敢说老子的不是?再……再说了,城外有琼海军牵制关宁军,加……加上老弟的这些大炮,广渠门固……固若金汤,没……没啥好担心的,咱们尽管喝……喝酒!”

“老兄说得在理。既然如此,咱们继续喝!”

又一瓶天涯香见了底,守军将领再也支撑不住,一头倒在桌上,呼呼


状态提示:第七百一十六章 广渠门之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