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事情,变得真是有些奇怪,有些超出了李花儿的理解范围。
她纠结地想了很久,而李果儿和张玉儿两个小丫头,却还在那儿不知愁地玩着。
待去了布庄,买了东西回来的时候,她二人还缠着要李花儿停车,非要买街边一个货郎的浆果吃。
李花儿只得停了牛车。
两个小妹妹马上跳下车,跑到货郎之前,叽叽喳喳地挑着果子。
因着那货郎买的浆果有好多种,所以二人挑得也久些。
李花儿依旧在那儿那儿纠结着,突然就听见有人叫她。
“李大妹子。”小喜抱着个布包袱,冲着李花儿走了过来。
李花儿见是他,收敛了之前的情绪,冲她一笑——不过笑得,却有些无奈。
“大哥安。”她问了声好。
李果儿认识小喜,忙也道:“小喜哥哥安。”
说罢,又给张玉儿介绍了人。
张玉儿在陌生人面前有些腼腆,低着头也问了好后,就继续和李果儿挑浆果了。
小喜先和李果儿二人问了好,而看向李花儿的时候,脸上故意带了害怕的意思,小心翼翼地问:
“你不生气了?”
李花儿记起那天的事情,也不知道是个怎样别扭的感觉,只得笑道:“我只是生你家公子的气,可没生大哥的气。”
小喜听她承认地如此干脆,反而不会接茬了,只得摇摇头,无奈道:“罢了罢了,今天我也不该和你打招呼,偏又惹你生气。”
李花儿被他说得有些莫名,反问道:“大哥这话好没道理,我今天哪儿生气了?”
小喜笑言:“你不生气,怎么还皱着眉头?”
李花儿听见这话,不自主地笑出了声音,忙又肃容道:
“不是生大哥的气,而是觉得事情总是太巧了。”
“哦?这话如何说?”小喜不解地问。
李花儿叹了口气,说起了刚才遇见吴灵均的事情。
“每次我进城的时候,总要遇到些熟人或者事情,方才撞见了县令大人,现在又碰见了大哥……唉,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说了,就是觉得怪怪的。”她笑言。
小喜听见这孩子般的话,愈发巨额的好笑了。
“你也是这县里有名的大掌柜了,”他摇头道,“走在哪条街上没人和你打招呼?怎么看见我们,就能愁成这样?依我说,下次你再进城的时候,还不一定能遇见什么熟悉人、不平事呢。”
李花儿听见这话,连忙呸了三声,由衷道:“可别再遇见什么事情了,还是太平些好,否则心累。”
“心累”二字,说得小喜愣了片刻。
自家公子也说曾感慨过“心累”二字。
他叹了口气,安慰道:“大妹子就是心思多,其实何必呢?看果儿妹子这样,想得少些,也是挺好的。”
李果儿正将一个桑葚塞进嘴里,听见这话,还对着小喜笑了笑。
李花儿看见这样,也笑了,又问小喜:“大哥出来是买东西的?落脚地可找好了?”
小喜佯装生气:“你不是说,要给我们找落脚地吗?”
李花儿脖子一扬:“可别怨我没带你们去,我都说了是柯掌柜家的产业了人。”
一脸理直气壮,旁人听了,像是小喜无理取闹了一样。
“自然已经去同柯掌柜说了,已经也住进去了,”小喜说不过她,只得道,“我今天出来,是帮着我家公子修个东西。”
说着,将怀中的包袱打了开。
里面是一副其上有个“期”字的马鞍。
李花儿微微一顿,道:“这副马鞍,我好像见过……”
小喜理所应当道:“花儿见过我们家公子骑马吧?他一直用的。”
“看起来,挺久的。”李花儿似是无意地说了一句。
小喜点点头,眼底有些忧伤:“嗯,这副马鞍也有快二十年了吧。”
李花儿看着那副鞍子,心下茫然。
这副马鞍,两年前李花儿就曾经见过。
那时候不记得了,只是如今再见,却又想了起来。
期,是大伯父的字,而这副半旧的马鞍,正是当年大伯父的遗物,本来是挂在姐姐的屋中。
当年关、沈两家定亲后,一次沈珩翻墙跑到姐姐院子的时候,正好看见姐姐在那儿整理这副鞍子。
沈珩看见,便问关大小姐讨。
关大小姐自然不肯。
为了这副马鞍,沈珩缠了关大小姐一年有余。
最后还是老东海公去求了祖父,这副马鞍,才到了沈珩手中。
而后二人新婚,沈珩来迎亲时,骑马用的鞍子,就是这一副。
不过这些都是前世的事情了。
却不想今生,两家闹成了那个样子,沈珩依旧将这副马鞍留在身边。
想想前世的结局,想想那天的争吵,再看看这副马鞍。
李花儿更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沈珩这个人了。
如果真是无情,今生这番举动,又算什么?如果真是有情,那前世姐姐的死,又算什么?
真奇怪。
今天的她,真是总遇到些奇怪的事情。
而且,总也绕不过一个情字。
是因为自己渐渐长大了,所以这些事情,就都要遇上了吗?
李花儿更想不通了。
小喜见她忽然发愣的样子,更觉奇怪了。
他抬手,在她面前晃了一下,问道:“大妹妹?”
李花儿回过神来,一时没有掩去眼底的难过。
小喜吓了一跳。
那种带着茫然、难过、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