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仙侠修真>神探孟雨之难解的刀痕>第四0二章 皇后?菲儿?

应少言惊道:“姑父,为什么?他们合兵不是兵力更强了吗,为什么不分别把他们击溃呢?”

孟定国道:“狄英现在占踞的地形有利,沈炯烈肯定想跟他合兵。但希望他们能忽略一点,沈炯烈从东南边来,他的给养会比较充分,而且有沈赫昌的手下支持。而狄英从北边偏僻地方过来。他又主政河东时间不长,而且在河东被三大派和史延峰在后面兜着打,给养根本没有办法保证,一旦沈炯烈放弃京城南面,而到北面与狄英会合,那两支队伍的给养就更困难了。我已经派人绕到狄英后面支持三大派和史延峰,事实上如果没有沈炯烈,狄英就是孤军深入了。所以你不要直接撤,与沈炯烈接上火,佯装打一阵就走,省得他怀疑,然后放他进来与狄英会合。”

应少言很是佩服姑父:“姑父您分析得太对了,可是沈赫昌去了西玉州,北燕不像大夏,北燕的国君就是和沈赫昌有勾结的,如果他们两面夹攻西玉州,我们这边必须速战速决,然后去驰援。但狄英占据的那个京西重镇,城高墙厚,护城河也很宽,我们要攻就会打得很惨。”

孟定国笑笑:“少言,你真是个有头脑的孩子。沈赫昌去西玉州,明显是要向北燕借兵,到时候北燕会和沈赫昌夹击西玉州,就像沈炯烈和狄英一起夹击京城是一样的。并且一旦攻破西玉州,他们会合兵一处,再向京城进逼。你爹爹给我的军情奏报,说让我放心护卫京师,西玉州不用担心。但我知道他一定会打得非常艰苦,那里是边关,也是万不可失的。而且狄英根本不满足于占据京西镇,他一定会继续突进。但我们目前的情景,必须强攻迅速解决他们。”

应少言也感觉到形势有些严峻,他不由问道:“隆玮没有消息吗?”

孟定国微笑一下:“他不会有问题,当时我并没有托付他什么,但是太皇太后去世之前曾经郑重地托付他,国朝有难他一定要出手,因为他的封地最大,而他也是所有皇上堂兄弟中,最懂兵法韬略的。但湖广路途遥远,他还是罪臣身份,要与其他亲王联系也不容易。好在他手里有我给郑领卫的密信,只是郑领卫不能调动湖广军队,必须隆玮回去。而且只有给隆玮军权,他才会替我们去联络其他亲王。这是一环扣一环的,只是时间不等人。所有的事,全是坏在狗皇上手里,他如果不是心胸狭窄得罪这些亲王,今天的仗也打不了这么艰苦。”

应少言点头道:“幸好大夏这边姑父已经搞定了大夏的国君宁西王,否则如果大夏兜过来支持狄英的话,那就太麻烦了。”

孟雨一直在旁边,却一直不说话。孟定国知道孟雨对这种打仗的事并不感兴趣,也并不擅长。但孟雨脑子里一定在想什么,孟定国和应少言谈军情没有避着他,也是必须要他知道内情,这样孟雨一定会在最危急的时候,替他这个父亲解决最棘手的问题。

狄英和沈炯烈果然合兵一处,沈炯烈皱着眉。他对狄英并不很熟,但也没有不好的印象,大比武时两个人对阵,又联手攻丁风,也有些惺惺相惜。离开苏北之前,他和沈赫昌一起来京,问一旦起事,妹妹在宫中怎么办。沈赫昌让他不要担心,只管与狄英合兵,但是真在狄英这里看到妹妹,他真的有些怒了。沈炯烈有一种被欺骗瞒哄的感觉,而且他人虽然憨厚,但一向兵法韬略不缺,形势他也看得很清楚。他知道爹爹之所以与狄英合作,是因为自己的力量难以取得颠覆国朝的那种胜利,这中间肯定是妹妹在穿针引线,爹爹也是无奈之举。然而得胜之后呢?妹妹是向着自己爹爹,还是向着自己的情人?狄英是真的全心只爱妹妹,对权力没有任何期许吗?而且他们这种情人关系本身就是一向保守而固守礼法的沈炯烈接受不了的。

沈端华看出哥哥不高兴,她心里忐忑,她苦了这么多年,一是为了偿父亲心愿,二是为了与情人相聚。但她忽略了人都是有自己感受的,沈炯烈从前没有大哥的名份,对着她这个皇后娘娘只是诚惶诚恐。他起事也只是为了不违拗父亲,但看到妹妹竟然与狄英早有私情,一向作人憨厚正派的沈炯烈真是十分生气,甚至觉得脸上无光和羞愧。

但狄英也是为了与妹妹重聚,才出兵助自己父亲,而且牺牲了十几年的青春,他也说不出什么。只是心里想,这些人,还是自己的亲人,为了权力真是什么都可以不要。

他十分不理解妹妹,既然当年与狄英相好,就成亲了又如何,非要为了荣华富贵去当那个皇后?但想自己有今天也都是父亲和妹妹给的,尤其眼下更不能责怪他们什么。他不想看他们重逢后的各种腻味,除了和狄英商量一下作战事宜,连妹妹也懒得见。

沈端华才意识到哥哥是这场战局中至关重要的人物,之前因为爹爹强势,自己竟然忽略了。沈炯烈也没和沈端华多说什么,只是问她打算如何处理太子。

沈端华只好小心地说:“谨儿是我的独子,在哪里我都要带着他的。”

沈炯烈冷冷地说:“他也是那个皇上的儿子,放在狄英身边我不放心,我带走他吧。”

沈端华脸一下变色了:“大哥,我只有谨儿了,让他陪着我吧。”

沈炯烈无语,他很想说你不是还有狄英吗?但他是个厚道人,对一向提携自己的妹妹说不出这种刻薄的话,他也知道因为父亲的暴虐和专断,妹妹在宫中要面对皇上的不满


状态提示:第四0二章 皇后?菲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