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足坛,技战术的改革让这项运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现代足球总是非常强调传球,但在足球起源时代可并非如此。
早期的足球是建立在过人的基础上,球员在拿球之后会迅速带球向前突破,此时球队的其他人会专注于在拿球人丢球之后迅速夺回球权。
考虑到球员接球之后的第一想法,19世纪的足球其实更像橄榄球,而非现代的足球:传球非常罕见,如果传球也只是迫不得已。
但传球的打法却在日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一支名叫女王公园的球队统治者苏格兰足坛。1872年苏格兰同英格兰的比赛中,这支球队为国家队提供了很多优秀的球岳级拥那蛟备加强壮,也开始体现出现代足球的初步风格。但苏格兰球员看起来却更像一个整体,他们在进攻时不会选择单打独斗,而是会用传球撕扯对手的防线。
这样的打法让英格兰球员感到震惊,因为这是他们完全陌生的概念——球竟然可以传给位置更好的队友,这是他们此前从未考虑过的。不出所料,这种团队的打法让球员们的能力最大化,并创造了一直更和谐的球队。此后,这样的想法传遍了整个英国,也传遍了整个欧洲。
虽然当时的球队经常改变战术和阵型,但在战术发展的过程中,各支球队更关注的是打法风格而非阵型。
但“阵型”的诞生可以说是一个例外。
这种金字塔式的体系其实就是2-3-5,上世纪20年代中期,由于越位规则的改变(球和对方门将之间防守队员不足三人位越位改为不足两人为越位),这一阵型开始达到统治地位。20世纪初,各支球队开始了解越位陷阱的价值,但这样的改变其实远非完美,各支球队在造越位时变得更加困难,更加冒险。
阿森纳传奇主帅赫伯特·查普曼意识到球队必须适应新的越位规则,于是他决定让球队的中卫(之后是三中场其中之一的球员)的位置更加靠后,位于两名边后卫之间,组成三人的防线。这彻底改变了防守的性质,也让球队有了一个稳定的基础。
但由于这名“中卫”的后撤,球队中场人手不足,因此内锋不得不回撤帮助中场,前场只留下一名中锋和两名边锋,此时球队的阵型变成2-3-2-3,也就是常说的阵型。此时球队在防线上拥有足够的人手,中场也可以得到充分的支援,这也意味着球队不再只是单纯地强调进攻了。
1953年匈牙利6-3大胜英格兰可以说是足球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比赛,匈牙利的战术部署完全处在英格兰之上。事实上,匈牙利出色表现的核心原因非常简单:球队中关键球员所扮演的角色完全让英格兰球员摸不着头脑。
尽管不是球队的明星人物,但匈牙利中锋南多尔·希代古提却是匈牙利出色表现的催化剂。英格兰球员认为身穿9号球衣的他自然会出现在射手的位置,并且参与到和中卫的身体对抗中。
但事实并非如此,他的位置回撤得很深,并且成功地将英格兰中卫哈里·约翰斯通吸引出来。比赛中更多时候他扮演的是一个中场的角色,不会直接威胁英格兰的球门,而是会用传球帮助球队的其他前锋破门。
呃,这是不是古典前腰的雏形?
除了进攻,匈牙利在防守方面也显得与众不同,球队中场约瑟夫·扎卡里亚斯也会积极后撤,成为球队的第二名中卫,这样的做法也将边后卫的位置进一步推向边路(和现在边后卫的位置差不多)。
这种想法很快传遍全世界,四后卫的阵型逐渐成为全世界通用的战术体系。但匈牙利的贡献还远不止于此,他们的打法让攻击手们学会更好地利用空间,而不是莽撞地直接和对手的防守球员对抗,这样的艺术同样得到了快速的传播。
到了20世纪60年代,链式防守的出现改变了球队的整个防守方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改变了清道夫的概念。
奥地利主帅卡尔·拉潘是第一位尝试在防线身后安排清道夫的主教练,此后,意大利主帅内雷洛·罗科在执教特列斯蒂纳时让这一打法在意大利流行起来,虽然他会经常改变球队阵型,但清道夫这一角色是始终存在的。
链式防守由于在防线上人数占优,所以使用这个打法的球队最为关注的是如何不丢球,所以导致很多时候比赛场面十分沉闷和无趣。
里努斯·米歇尔斯,将全攻全守战术发扬光大的伟大教练,或许是足球史上最伟大的战术改革。
没有固定的位置,不断换位牵扯着对手的防线,每个人似乎都可以胜任防线、中场和前场的角色。
无冕之王荷兰队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可以在前场就开始防守,并且可以从后场就开始发起进攻。
很多人认为这种战术就是球员可以根据喜欢跑到自己喜欢的位置上,实际上这种战术对球员的要求非常高,体能,战术理解能力和执行力。
这个体系的关键是总能找到球场上的空间,但足球是十一个人的团队运动,约翰·克鲁伊夫只有一个,所以难以做到真正的全攻全守的荷兰队在世界杯三次未能夺冠。
此后多少战术大师想创新和改革,却发现总是绕不过全攻全守的影子,哪怕是21世纪的今天,巴塞罗那和西班牙创造的tiki-taka,也只是建立在全攻全守的基础上,实现了部分功能。
这个战术特别重视球权,特别追求中场的控制权,所以他们很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