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权臣攻略>第二章 春风不送暖

像多年来每个清晨一样,李兰五时醒来,即时睁眼,用半刻时间醒神静意,翻身起床,套鞋穿衣,铺床叠被,开始洗漱。阳光从枝桠中,窗格里透射进来,留下斑驳的光影。李兰深深吸了一口清新空气,背着双手,缓缓走进光影里。

他渐渐开始熟悉了这个古代的世界。秦淮风月佳人苑,士子留香肆意泼墨挥毫,前世看过灯红酒绿,叹过节衣缩食,却从未留意过那些生活中的美景,回忆对他而言枯燥而乏味,细想来似乎没有任何愉悦的亮点。无人相思,无人相伴,无人相守,如此“波澜不惊”的生命不值得他留恋。

日光下移,侍女小月儿早已打扫好院子,重新换了崭新的铺陈,热茶热水也准备停当,整个院子显得极是温馨,倒看不出一向少有人来往。

金陵城百姓早餐吃得稍晚,隔阂消去,所以主仆两人一起在桌子上用早餐。米粥和腌菜刚端上来,小月儿突然想起来了什么,问道:“少爷,听张家大叔说,过不久便是放榜的日子,在虞山书院苦读的张家大郎好像也参加了这次朝试,我们要去看看嘛?”

按大周朝制,秋试放榜定于初春时节,届时无数士子会在“登第楼”下翘首以望,一跃化龙还是零落成泥便会分晓。贡院是他们通往富贵功名的必由之路,在这之前,须忍受青灯墨卷与孤独寂寞之苦,并且贡院三日,对士子们来说不啻于蹲三日地狱。

因而,每当开科取士之时,四方士子纷至沓来,便会以吟风赏月陶冶情操的名义举办大小诗会,诗文酬酢,交朋结友。实则是趁机结交未来的新科探花榜眼,笼络人心,前几日秦淮河的风花雪月糜景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那些利欲熏心的富贾盐商们更是普遍撒网,重点培养,前程似锦的登科进士们亦需富贾府里的钱财,来攀附朝中权贵平铺青云路。常言道我偷君子之桃,君掘我祖坟一遭,你好我好大家好,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整座金陵城似乎忘了太傅梅老先生的得意弟子,忘了这个曾经风光无两的年轻人,树倒猢狲散,便是“登第楼”那边也没有一封请帖送来。秦淮两岸依旧fēng_liú热闹,相较之下,李兰自然不会怕这种被孤立的无聊感,曾经的阅历足以让他如今轻松面对一切情况,但退一步说,当然也没有人喜欢或是追求这种感觉,他如今对懒散生活食髓知味,倒也不用去在意这些琐事。利益勾结,勾心斗角,至少暂时没有波及到他身上来。

李兰伸手摸了摸小丫头的脑袋,笑道:“他们愿意争那功名利禄就让他们争去,咱们呐,搬个小板凳吃着瓜看看就好,没必要掺和进去。等下从箱子里拿几部前贤讲义送到张大叔那去,权当是贺礼了。”

“嗯,用过早饭我就送过去。”小丫头很是乖巧,不忘提醒道:“少爷,粥都凉了。”

等主仆两人用完饭后,麻利地收拾干净妥当,这时小丫头从厢房里拿出几本诗集讲义往百花巷尾的张家去了,小丫头与张家小妹乃是闺中密友,两人聚在一起自然有说不完的话,公私兼顾,李兰倒也落得清闲。

梅老先生学博天下,收录的文集墨卷自然不在少数,甚至不乏有珍世前贤手稿在内,老太傅辞世后未留万贯家财百顷良田,独独留下几大箱子书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这一点来看,真乃不可多得的名师。巧得是,若是想更多了解大周朝的风土人情,最益凭借那些记载着奇闻异事人文民俗的墨卷了,所谓读万卷书似行万里路,大抵如此,不无其道理。

艳阳高照,春风送暖,李兰手执书卷,正缓步慢踱,若有所思。大周朝文字与华夏没太大区别,便是遣词造句曲调词阙亦几近相同,譬如李太白、柳三变,都可以在很多文人墨客身上找到影子。

“真的很像啊……”李兰不由得展颜一笑,那种熟悉感从内而外得舒坦,阳光的斑点从树叶缝隙间落下,晃晃悠悠在他脸上跳动着,愈发显得那个笑容生动之极。

话音刚落,院门开合的“吱呀”声想起,李兰回头看时,院门口此时竟静静地站立一个身着浅蓝云裳的少女。她容颜生得极是漂亮,可惜眉眼间仿若有着一抹浅淡的媚意,令人不免生出厌恶之意。

李兰顿时冷起脸,站在原地未动,目光如同是固体一般直直地射向那处,整个人好似就这样变成了雕塑。

在书生残留的记忆里,对方姓高名秀秀,是书生青梅竹马的“未婚妻”,是金陵城富贾高员外的小女儿。在老太傅受召教习诸皇子时,高员外便早早定下了这门亲事,其目的不言而喻,无非是想趋炎附势抱其大腿。当时老太傅名重无两百官敬崇,又岂是一个区区员外能够攀附,不过是念在过世的高老太爷当年的一饭之恩罢了。有这样一层拐弯抹角的关系在内,高家日益飞黄腾达起来。后来老太傅被贬为白衣,郁郁而亡,书生亦不再热衷于功名利禄,高员外心思便活络起来,大周朝亦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况只是随口一诺,婚约就此作废。

青梅竹马总归是有些情意,而高家小姐却是落井下石,姑且不谈断绝来往,还报官诬告书生吞并高家家产,若不是金陵城府尹大人曾受教于梅老先生,恐怕书生早就身陷囹圄。

书生已然是看透了高家父女的丑恶嘴脸,明白这些年高家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所谓恩将仇报之徒,大抵便是这种人。书生经不住恩师辞世的痛苦,死在


状态提示:第二章 春风不送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