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明官方媒体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宣传口径:
即现在的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校是一位古往今年第一难的的爱民之君!
当今陛下宁愿对不起祖宗也不愿对不起百姓,理由就是拒绝了礼部侍郎温体仁修葺太庙的奏疏而答应了受干旱地区真定、河间两府的赋税免除建议。
除此之外,当今陛下宁愿自己过苦点,也不愿意苦了天下百姓。
例证自然是将谏言自己翻修乾清、坤宁两宫的光禄寺正卿李建泰直接下狱。
而且,还出资让民间说书人下乡进行宣传,甚至还拿当今辅钱谦益做对比,言及当今辅钱谦益每顿饭食比要三十六道菜肴,每旬必然是天下十大名菜轮一个遍,而当今陛下之日常膳食不过是五菜一汤,逢自己寿辰等需要设宴的重要节日也不过加一倍。
老百姓对数字不敏感,但对这种吃喝拉撒的对比却最能理解。
一下子,钱谦益虽然背了锅,再一次成了被百姓们谩骂天下官员没一个好东西的典型外,作为皇帝的朱由校却因此再次被抬高了地位。
无数人开始选择相信当今大明皇帝的的确确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陛下今日有微服私访某处街道被一卖馒头的小贩现,然后亲自假扮成平头百姓扶老太太过马路的义举被巡城的兵丁现等这样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现在报纸上或者说书人的嘴里。
总之,朱由校的作秀和刻意宣传让一干本掌控了舆论向导的乡绅们不得不感叹现在已经没办法把控代表底层庶民的言权了。
在之前的晚明社会,上面之决策下面是必定会反对的,而现在却是,只要是大明皇帝的旨意明文刊载在了报刊上,天下百姓们就没有不听的,不认为这是好的。
而一众官员士子们只能跟着附和,高歌当今陛下之决策英明,否则必将被天下百姓冠以不忠之名。
甚至在南直隶苏州府还生过一举人因酒后失言说当今陛下有些沽名钓誉而被酒店的小二直接打死的事件,甚至最后那店小二反而无罪,盖因在大多数百姓们知道后都觉得店小二打得对,因为那举人白读了圣贤书,竟敢诋毁当今圣上。
可以说,在刻意地宣传和引导下,朱由校开始渐渐的被神化,底层百姓对朱由校已经彻底的顶礼膜拜。
而对于地主阶层和新兴的市民阶层也还没有被朱由校这个皇帝给严重剥削的感受,更何况朱由校的几张有利于他们这个利益阶层的画饼也让他们在现在还能忍耐得住,没有因为自然灾害的加深而对朝廷彻底失去信心。
如此一来,也就是说,在此时的大明国内,即便小冰川气候继续加重,干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且越来越扩大,朝廷对外作战的频率与规模越来越大,但老百姓的生存压力并没有增加,民心不但还没有失去反而进一步得到加强,内部将继续安稳下去。
东南沿海贸易开始顺利进行,国内局势趋于安稳,朱由校也就能完全腾出手来应对北方的军事形势变化。
建奴和尾大不掉的林丹汗依旧虎视眈眈的在关外,罗刹国的哥萨克骑兵对大明北亚一带的领地占据依旧是咄咄逼人。
但现在最要紧的是后者,一旦庙街和外兴安龄龙山卫一带的广袤领地被哥萨克骑兵占领,那么大明将不仅仅是失去五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地那么简单,甚至会直接导致罗刹国与建奴联合在一起,对自己大明北方产生更大威胁的结果。
甚至更糟糕的是,再加上一个林丹汗,到时候大明不得不同时应对三个敌人。
所以,庙街和龙山卫一线不能丢!
为此,剿灭郑芝龙海盗的战争一结束,朱由校便立即让兵部将南方的禁卫军66续续调回北方,甚至大部直接通过北海舰队海运到北方。
一系列物资运转也转移向关外。
建奴和蒙古林丹汗见此也不得不加强了戒备之心,而渐渐打消了想趁着南边有战事时趁机在大明背后捣捣乱的想法。
事实上,他们也没料到大明南边的战事会结束得这么快,大明禁卫军调回北方的度会这么快。
这自然是跟工部尚书霍维华之前就已经开始进行交通道路的大规模建设有关,而朱由校当初舍得砸许多钱在这上面,自然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即当初修建大道也不仅仅是为了给百姓一个就业岗位,而是在战时更利于大军调派。
从南京到北京的两京大道,以及漕运和海运,三种运输途径可同时将原本需要数月的大军运输时间缩短一半。
这就给正固守庙街和龙山卫的毛文龙和朱正国等人多争取了一分援军早日到达的时间。
此时的庙街和龙山卫一带,天气依旧是寒冷异常,瑟瑟冷风直接往人的脊梁骨里钻,哥萨克骑兵试着攻了几次城,但无赖效果并不好,裹上一层严冰的庙街城和龙山卫城越的坚不可摧。
与原本历史上生在康熙年间的雅克萨之占有些相似的是,此时的大明帝国的军队和罗刹国的哥萨克骑兵所形成的局面同样是进攻的一方将守城的一方一直包围着,而且也同样是僵持不下的局面。
只不过,与当时是清军因为忌惮其火器之利而奈何不了固守雅克萨的罗刹**队不同的是,此时固守庙街的是大明的军队,而围城的却是罗刹国的军队。
而且,更为相反的是,是罗刹国畏惧大明军队的火炮之厉害,即便是在如此严寒的天气下,没有因为热胀冷缩而生较大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