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下书>军事历史>唯我中华>第九十章 四汌五年发展规划——农业篇

“听说没有?镇子里有官老爷发小麦种子,只要咱们地里种上官老爷发的小麦种子,一亩地能收获四、五石小麦。”农民甲对农民乙说道。(石是容积单位,比如说一石米大约重125斤)

农民乙:“一亩地收获四、五石小麦,怎么可能?就咱们这破地,一亩收获一石半就不错了。”

农民甲:“这是真的,临越县那边都种植这种小麦,听说最高的一亩收获七石多小麦,这是我那临越县的二叔让人捎信过来的,要我赶紧去领种子,你去不?”

农民乙:“有这样天下掉馅饼的好事怎么不去,你等一下,我回家拿个口袋装种子。”

农民甲:“对了,别忘了把你家的户口本带上,要是没有户口本,官老爷是不会给你发种子的。”

“我知道了。”已经跑出十多米的农民乙回头喊了一句。

之后农民甲和农民乙高兴的前往镇子里领取小麦种子。

这是1883年10月中旬在宁远市境内一个农村发生的一幕,事情也确实如农民甲所说的那样,镇政府给农民发高产小麦种子,不过不是免费的,发的小麦种子不要钱,但是小麦收获后,在原本一成的税收下还要再加两成小麦种子的费用。

不管怎么说,农民都是赚了,能够不用花钱就得到高产小麦种子,代价只不过是两成收成,交完全部的三成粮食,剩下七成粮食都是自己的,比往年自己能够得到的粮食起码翻了一倍多,一家人终于不用担心再挨饿了。

高产小麦种子怎么来的?

答案很简单,是源河市种子培育基地出产的,更确切的说是在冯青山(颜学义第一批毕业的学生)和宋明哲(颜学义第二批毕业的学生)的带领下建立源河市种子培育基地,培育出来的。

冯青山和宋明哲一个是普通的农家子弟一个是佃户子弟,小时候也经历过很多次吃不饱饭的日子,要不是他们的家在颜家堡,有颜氏帮助,说不定他们早就饿死了。

慢慢长大后,冯青山和宋明哲心中都有了一个想法,要是地里长出来更多的粮食,那一家人是不是就不会挨饿了?

抱着这个想法,在颜学义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冯青山和宋明哲两人了解了“生物遗传学”,后来通过颜学义给予他们的书籍,两人对“生物遗传学”了解更加深入,从而知道如何让一块土地能产出更多的粮食,那就是培育出高产种子。

两人离开教育岗位后,源河市多了一个种子培育基地,随后更多有相同想法的人都加入到这个种子培育基地。

第一种高产小麦种子在四年后诞生,精耕细作,一亩地最高产八石小麦,之后这种小麦在临越县小范围耕种,但是为了预防被外界特别是外国势力得知这种高产小麦,高产小麦的种植面积一直没有扩大多少,直到四汌省被颜氏政权统治,颜学义才下令将高产小麦种子推广,于此同时,种子培育基地出产的其他高产种子也进行推广,采取先免费领种子,等到收获后缴纳两成收获的种子费用的模式。

没用多长时间四汌省就有接近五分之一的耕地都种上各种高产种子。

然而短时间里,源河市种子培育基地的高产种子产量只能供应这么大的区域,要想将四汌省所有的农耕地都种上高产种子,必须扩大高产种子的培育数量。

在颜学义正式称王后,颜学义根据四汌省目前的发展情况,然后用随身空间中的量子计算机进行模拟,制作出一份《四汌省五年发展规划计划书》,确定今后五年四汌省如何发展。

当一份厚厚的多达数百页的《四汌省五年发展规划计划书》交到总理颜学才手中后,颜学才就彻底呆住了。

“王上果真非凡人也!”颜学才浏览一下《四汌省五年发展规划计划书》,心中发出这样的感慨。

很快,《四汌省五年发展规划计划书》被大量复印,内阁成员纷纷仔细将《四汌省五年发展规划计划书》阅读一遍,然后在总理颜学才的指挥下,认真开始进行《四汌省五年发展规划计划书》中的各项任务。

其中《四汌省五年发展规划计划书》有一个专门的农业篇,写着未来五年四汌省的农业规划:

除源河市种子培育基地外,还要在四汌省建立五个特大型种子培育基地,使得六个种子培育基地培育出来的各种种子能够满足整个四汌省的需求。

目前四汌省耕地面积在四千五百万亩(之前写的给没土地的老百姓分土地分得有点多,已经更改),产出的粮食只勉强满足四汌省四千多万人口食用,要知道在后世四汌省耕地面积高达一亿亩,所以,颜学义在农业篇中明确写到,今后每一年,四汌省都要开荒,至少增加两百万亩耕地,五年就是一千万亩耕地。

影响耕地粮食产量还有一个缘故,那就是土地的肥力或者说营养不够,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解决这个方法也很简单,用化肥就可以。

源河市有化肥厂,不过刚开始建立化肥厂生产出来化肥的时候,并没有人购买使用化肥,毕竟普通老百姓手中没有多少钱,如何去购买还不知道效果的化肥。

直到颜氏一族名下的土地使用化肥获得更高的产量后,才有一些老百姓尝试购买使用化肥,之后化肥才在临越县以及周边各县扩展开。

颜学义在计划书中明确写到,将在四汌省各个市建立大型化肥厂,生产出足够多的化肥满足全省耕地使用,这样


状态提示:第九十章 四汌五年发展规划——农业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