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皇太极就听到自己的耳边传来了尖锐的金属撞击声音,战场经验十分丰富的他不用看也能够知道了,这一定是哪个明军趁自己不备袭击了自己,幸亏被多尔衮发现,这才及时地救了自己一命。
果然,皇太极发现,刚刚确实有一个明军小将攻击自己,这个明军小将看起来比多尔衮的年纪也大不了多少,现在一击未成之后,正勃然大怒地杀向了多尔衮——眼看着就要砍下皇太极的人头,立下头功,结果却被他人横刀阻拦,害自己白白错失了一个绝佳良机,现在皇太极的周围又有了好多建奴亲兵的护卫,已经没有机会轻易得手了。那明军小将现在对多尔衮可谓是恨到了极点,恨不得能一枪刺穿多尔衮的胸膛,好好地出上一口恶气。
“呔!兀那建奴,吃我侯拱极一枪!”
“侯拱极?没听说过,本贝勒从不与无名之辈交手!”
多尔衮也不是平庸之辈,自然不会让那小将轻易得手,并没有费多大力气便闪过了对方的攻击,但他却并没有恋战,也没有只顾着跟那小将缠斗,反而对周围的大金勇士们大喊着,“尔等速速保护大汗突围,本贝勒断后!”
有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战斗进行到了这个份上,多尔衮早就看出,大金一方想要取胜已经基本没有了可能,尤其是在皇太极这个大汗就在这里亲自作战的情况下。
若是皇太极不在,那这里不过就是一小股大金勇士,多尔衮大可以带着他们一同死战到底,就是全都被明军杀害了对大金来说也并没有什么太严重的后果,反而可以尽可能地争取时间,让皇太极这个大汗有充分的时间去集结部队,做好战斗的准备。
但眼下皇太极就在这里,虽然人数不多,但却已经是大金的绝对中枢,现在敌弱我强,皇太极若是真的有了一个闪失,这个绝对的中枢被攻破的话,那对大金来说将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尽管这个大营里还有好多好多大金的勇士,但却不能指望他们能及时赶来增援,大金在眼下这局部的战斗之中就是明显地处于劣势,而皇太极若是有了三长两短,那大营之中其他的勇士再多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而皇太极若是能够成功突围,随时都可以再次召集起相当的军队来,那些听了明军散布的“皇太极已死”谣言的大金勇士们看到了他们的大汗,马上就能重新鼓舞起士气,成为又一支精锐的队伍——毕竟大金到处都是勇士,皇太极到了哪里,哪里就是绝对中枢,大金一方也就不会战败。
多尔衮没有必要为什么“威望”这样虚无缥缈的东西来操心,所以他的思路就十分清晰,实际上此时的多尔衮在各方面都远不及皇太极,他能想到的皇太极自然也能想到,但毕竟是“当局者迷”,皇太极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要考虑,所以反而没有多尔衮那样果决。
事实上此时的皇太极仍然不想放弃,毕竟对于他这个大汗来讲,亲自带领着亲兵勇士结果却被明军打到了不得不逃跑的程度,这将无疑对他的威望带来很严重的影响,他内心的骄傲也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尽管皇太极不愿意,口中仍然高喊着“本汗无事,随本汗杀敌!”但刚刚皇太极险些被明军袭击得手的情况很多亲兵勇士们全都看到了,为了他们大汗的安全考虑,亲兵们这次并没有听他这个大汗的命令,而是选择听从多尔衮的指挥,把皇太极围在中间,朝着明军薄弱的地方杀去——或者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保护着皇太极逃命去了。
皇太极的护卫亲兵终究还是勇武过人,即便在战斗中处于下风,但保护着皇太极撤退突围还是不在话下的,很快就从明军力量薄弱的地方杀了出去,留下仍然被多尔衮拦住去路的侯拱极,只能远远地望洋兴叹。
很快皇太极便在亲兵的保护下走远了,留下来断后的多尔衮也不恋战,一枪挑开了侯拱极又一次的攻击之后,趁侯拱极还没来得及再次攻击的时候,便调转马头扬长而去。
“给我追!”眼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奴酋皇太极跑了,那个断后的贝勒也没有能够留下,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侯拱极恼羞成怒,大手一挥就要带着人继续追击,说什么也要。
不过他的追击命令很快都被他的父亲,大明宣府总兵侯世禄给制止了,“拱极勿要穷追,建奴兵多,我等兵少,继续穷追不舍我军未必能占得便宜!”
“将军!一举击杀皇太极,我等就能大获全功!”侯拱极显然对他父亲的阻止很不甘心,仍然辩解道。
“那皇太极是何许人也?方才错失了一次机会,他又怎么会再给你第二次机会?”侯世禄摇了摇头,指着另外一个方向继续说道,“先不要忙着追皇太极了,那边还有一位锦衣卫上差被围,你赶紧带人随这两位上差一同前往营救!”
“是,将军!”侯拱极即便心中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父亲说的话没错,想要再找到击杀皇太极的机会确实很难,而且这大营之中其实到处都是建奴的军队,自己一方现在占据优势也是因为趁乱的缘故,若是让建奴反应过来,那形势对自己一方就相当不利了。
而且那边还有一个锦衣卫上差被困,这个锦衣卫上差心里装着很多关于建奴和张家口商人贸易的情报,他们此次出兵之前就一再被要求一定要保护锦衣卫上差安全回去,所以侯拱极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立刻就带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