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昭云御驾亲征,士气高昂,大军主力按照常规的行军速度,抵达上郡的三川城外,安营扎寨,挖壕沟,立倒刺,建立行辕与箭塔等,井然有序。
原本魏晋隋唐时期,门阀氏族盘根错杂,君王要驾驭地方和权贵,有很大困难,很容易被掣肘、架空,但罗昭云戎马十年多,如今三十岁左右,正值壮年,沉稳刚猛,带兵打仗无往不利,因此不论在军中的无敌威望,还是对门阀权贵的威慑,都是相当大的。
故而,陛下亲征,全军上下众志成城,军纪严明,哪怕北上要面对二十多万的匈奴铁骑,也并不胆怯,反而觉得这是在陛下面前立功表现的大好机会。
“报——前方奏报!”
前来送情报的斥候,经过一层层稽查、对口令,然后被带到了皇帐之前,账外侍卫接过了奏报,转身进入了账内。
军营刚设置完毕,罗昭云正与几名武将和大臣商议排兵布阵的细节,侍卫带着前方先锋军的奏报呈递上去。
罗昭云接过之后,摊开一看,是关于先锋军大破突厥的捷报。
“哈哈,不错,裴将军幸不辱命,在昨日大破了突厥先锋,消灭两万敌军,俘虏数千,获得战马牲畜上万头,兵甲也不少,目前在前面整军,等待我军主力感到汇合。”罗昭云将捷报的内容说了出来。
来护儿、萧瑀、史大奈等随行的武将、文臣,都高兴起来,担忧前面先锋军战况的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果然是大捷,裴仁基父子,这次算是立下大功了。”
“然也,这可是大胜,三万突厥先锋骑兵,可都是兵强马壮,善于马战,却被裴将军正面击败,没有令人失望。”
“事关重大,对战局影响深远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皆是在赞许、祝贺,都是没有嫉妒、上谗言之人。
暂时大华国初立,加上罗昭云知人善用,赏罚分明,懂得平衡各基层势力,倒是还没有形成党争,所以,大臣之间还没有因为军功、职位等,恶意中伤、进谗言。
罗昭云微微点头道:“朕与诸位在京城时就反复论述过,第一战至关重要,如果大华骑兵输了,短期内无法补上骑兵军团,对抗后面二十万骑兵大军,就是一句空话,很可能这次北伐也会失败。”
“只有大胜,消灭突厥先锋军,扬我士气,壮我声威,消灭突厥精锐力量,打击敌方的锐气,才能为后面的大战,做好准备!所幸的是,我们取得了开门红,这场大捷,终让朕放心了不少。”
“陛下圣明,早就有了对付突厥的办法,这次大捷,恰恰说明了陛下提前布局的准确性,让臣等佩服!”黄门侍郎萧瑀,此时不忘为皇帝贴金,为天子争功。
“陛下圣明——”其它人闻言后,也都异口同声地喊了一句,这也是为官之道所需。
罗昭云自然听得出了,这是臣子们有意捧赞,虽然谈不上溜须拍马,但也类似,但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许多时候,领导明知那是属下的逢迎和虚捧,心里不信归不信,但仍会觉得舒坦。
他没有在这一点上深挖,继续围绕作战的话题道:“突厥先锋军覆灭,会对突厥后方主力大军,造成一定的士气影响,双方此消彼长,对我军士气的凝聚,稳定后方,都有一定作用,大捷消息,今晚各军营都要传开一遍,另外,萧侍郎替朕拟笔一封大捷诰书,派人送回京城,张贴在京城内,让百姓知晓,安稳民心。”
“臣遵命!”萧瑀、来护儿等人拱手领命。
“大军明日渡河,然后全速开拔,争取落日前,与先锋军汇合,继续向北推进,等待与突厥主力的交锋。此外,各军抽调一些懂骑术的士卒,或是骑兵备用的骑士,与先锋军汇合后,多出的战马,都能及时使用,掉过来对付突厥主力......”罗昭云审时度势,根据目前的情况,当机立断,做出一些战略的微调。
.........
突厥大军二十多万人马,奔腾起来,声威壮大,兵甲锵锵,旌旗飘展。
远远望去,沙尘、战马与人混杂成天地一色,那种金戈铁马、万马奔腾的雄浑气势,苍凉中带着无比的震撼,
始毕可汗亲自带兵南下,就是打算奔袭大华的长安城,如果能击败大华留在京师的主力军队,拿下长安,彻底改写中原的命运,到时候,很可能大华瞬间崩塌,群雄割据再次上演,阻扰中原统一,这样突厥人才有利益瓜分,而且不必担心被讨伐。
另外,草原因为去年冬季的雪灾,各部落也有不少困难,所以需要战争,来转移草原上的矛盾,集合兵力南下,以战养战,哪怕无法攻克长安,收兵返回时,还能在上郡、延安郡、朔方郡等,狠狠捞一把。
“大汗,有紧急军情,从前方传来。”
始毕可汗在坐骑上看过后,脸色沉下来,甚至带着一丝铁青,怒喝道:“先锋军覆灭了,多少草原勇士埋骨在中原,不斩大华的皇帝小儿,誓不罢休!”
m.